陈晞
摘 要:当前高校所采用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足以应对由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本文基于Richard Buchanan的“设计四秩序”理论,探讨了目前高校设计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转型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设计教育;设计四秩序;设计思维;系统思维
2019年是包豪斯建校后的100周年纪念,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教学模式和设计愿景,就如它在建校初期所倡导的:将重新设计和定义现代生活作为己任。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1]它对中国设计教育和设计体系的建立无疑是深远的,“技术+艺术”的双规制教学、师徒工作坊的建立以及“三大构成”的教授都成为中国设计专业的基本配置。过去20年,经过高校培养的设计师对色彩、造型和功能有着深刻理解,这促使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工作重点主要聚焦在外在形式的塑造、功能的界定、材料的选取和生产制作环节上。然而,当今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新兴设计学科和专业,诸如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新专业所适用的技能和传统设计专业所教授的技能大相径庭,它们对社会学、行为科学和系统观有着更高的需求。[2]
传统的包豪斯式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跟上目前科技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校的设计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软件技能、绘图技能和其他工艺技能的培训上,它应该着重于设计思维的塑造。[3]Richard Buchanan早在2000年就认识到设计思维对社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设计四秩序”理论。目前,国内基于该理论的研究凤毛麟角,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是目前唯一一所已知的运用该理论进行设计教育模式改革的。[4]本文对“设计四秩序”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阐述,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探讨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模式转型的方向。
1 设计四秩序
2001年,R.Buchanan在Design Research and the New Learning一文中探讨了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所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其中提到了设计的“产品”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参与的比重变化,设计领域已经和将要经历的“四个秩序(Four Orders)”。这四个秩序分别为:以图像、文字为主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以实体产品为主体的工业设计、以行为为主体的交互设计和以环境、系统为主体的设计。Buchanan强调这四个秩序的提出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设计教育的讨论和研究,而不要局限于其定义的表达。四个秩序之间有一定的历史时间关联性,但区别于它们的更多是通过设计的“产品”。后者秩序的出现不代表着前一种秩序的消亡,相反,它们既可以是独立存在但又能相互促进共生的。以下对四个秩序作详细的阐述。
1.1 第一秩序:以图像、文字为主体的视觉传达设计
在这个秩序中,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主要通过图像和文字(即视觉符号)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从最初的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到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专业名称的变化揭示了图像与文字的传播媒介从最初的印刷品发展到了现在的影像、电视媒体、动效等多种数码形式,同时也说明了在纷繁多样的传播媒介面前,人们意识到信息传达和交流才是这一设计分支的精华。
1.2 第二秩序:以实体产品为主体的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所研究的和关心的重点自然是有形的、实体的人造物。自20世纪中叶以来,雷蒙德·罗维作为美国工业设计的奠基人,工业设计师职业的开创者,以及工业设计的代名词,他将人们对于实体产品的想象和需求开启了新的篇章。自此以后,设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得以体现,设计师的地位得到提升,设计专业的开办得到普及。
1.3 第三秩序:以行为为主体的交互设计
设计师已经知道如何创造视觉符号,设计师也能构建实体产品,但无论是符号还是产品,如果想要在竞争中形成可持续的核心价值,那么它们必须对用户的行为和体验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这不代表符号和实体产品设计不重要,而是意味着作为设计师,除了要考虑如何设计优美的线条和特别的功能外,应该更加细心和敏锐地观察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特定产品背后的行为,以此分析出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
在这一秩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交互设计,因为交互设计考虑的是人如何通过某种媒介与其他人产生联系。这里的“如何”即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这里的“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形式的“产品”,无所谓实体与否,常见的是实体产品与虚拟数码的结合,即视觉符号与实体产品的完美配合,如智能手机和各类APP。第三秩序是包含了前两个秩序的内容,这使得它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阔。
1.4 第四秩序:以环境、系统为主体的设计
从上述三个秩序可以推论,第四个秩序是在之前所有秩序基础上更全面和系统的重组和优化。这里的“环境”包含了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系统也不单单是物质系统或事物的系统,而是基于各种信息交换、实体产品以及各种生活中交互行为的整合,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系统观或者系统思维的提出并不是创新,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能够互相渗透,这使得系统思维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在系统中,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受地域的限制,社会也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作为设计师,单一的思维和视角会被摒弃,有着全面系统观的设计师,他们能够意识到人们的生活体验是受到系统中所有人造物或自然物的影响和牵制,他们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理清事物之間的联系,抓住问题的要害,最终不失原则,灵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当前设计教育现状与问题
目前,设计领域已经在第三秩序和第四秩序之间探索和发展,但高校的设计教育却大多停留在第一和第二秩序上裹足不前。有一部分学生宁愿选择花钱在外接受培训,也不愿意在课堂上吸收知识,教育培养已经和现实严重脱节。
2.1 “产品内部属性”的教学内容不完善
在早期的设计理论研究中,产品的造型、功能、材料和产品的使用是关注重点。在包豪斯教育中,对材料、工具和技艺的教授与应用占最大的比重。在现代社会,同样工艺、雷同造型和相似功能的产品层出不穷,产品与产品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设计师的关注点从外部过渡到产品的“内部”——不是实体结构的“内部”,而是能影响用户体验的内部特征,实现产品更加有用、可用和想用的价值主张。这就意味着设计师的视角需要从宏观——整个社会、自然和文化层面,到微观——人的心理、行为和交流等方面都有更系统的把握。而目前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对于所有设计专业都适用的设计心理学、社会学、用户行为分析、市场调研方法论这些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实现设计产品“内部属性”细分的课程开设却只是凤毛麟角,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无论是什么样的设计专业,未来的设计师应该是以“产品内部”属性为学科基础的,而不单单只有关于造型和色彩的学习。
2.2 专业定位不能满足多元需求
纵观大部分高校,设计专业一般分为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等,这样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帮助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特定内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和其他相关设计领域知识之间的隔阂。曾经在面向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讲授设计美学的内容时引用了很多著名产品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师的作品,结果学生中几乎没人识得。很难想象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对设计体系的知识掌握得如此贫乏,更不用提其他学科知识。一款成功的产品必定是实体造型设计、包装设计、字体和界面设计、全线的服务设计、管理、工程和材料等各个学科的集合体。知识也是相通的,设计史上的各种风格和思潮的变迁是同时体现在各种设计媒介上的,各种设计媒介相互裹挟着前进才能促成现在如此多元的设计风貌。面对第三和第四设计秩序的到来,高校的设计教育也不能将每个专业之间完全割裂,“独善其身”必不能“百花齐放”。如何保持不同的设计领域专业性的同时,促进专业和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是当下面临的挑战之一。
2.3 设计教育跟不上设计师转型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传统的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刚刚起步的物联网时代,中国只用了20年。在这20年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领域已经跨越到第三和第四秩序,相应地,行业对设计师的能力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设计师面临的将是全链路的商业环境,设计的“产品”将是多元的综合体验设计方案,设计师的要求将会变得更高,设计师要增强多维竞争力。传统设计师经常被叫作“美工”,因为他们处理的主要是美化造型或者界面,但现在的设计师需要渗透到产品方案的各个环节,对市场调研、用户体验到系统优化都要有所涉猎。如果设计师只会程序化的作图,那么结果肯定是会被更加高效、更加精准和更加便宜的人工智能取代,阿里的鲁班智能设计平台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高校的设计教育对于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全链路视角的培养非常缺乏,学生只掌握了基本的作图技能,没有自己的设计强项,没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更别提对设计方案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意,最终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迟早被淘汰的“美工”。
3 现代设计教育转型建议
今天的设计与以往相比更加以人为中心,更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根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5]这是设计迈入第三和第四秩序的显著特点。传统的教学内容已不足以培养出称职的设计师,设计教育现在需要从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的角度转型,以确保学生在快速变革的社会和科技面前,能够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
3.1 “艺术+工艺”“艺术+技术”双轨制教学
Don Norman提出设计教育需要有诸如科学、技术、工程学和社会学课程的补充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人的需求,[6]但新课程的采用不代表要完全颠覆之前的培养体系。第三和第四秩序的出现不代表第一和第二秩序的消亡,它们依然存在,被包含于一个更大的系统范围内。设计教育需要更新和优化,但不代表我们要全盘否定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毕竟这个社会是向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缺乏能理解和服务于第三、第四秩序的设计师,但我们也会一直需要能够创造精美工艺产品、能够绘制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插画家和书法家。所以,未来的设计教育模式不能对所有学生“一刀切”,按照目前的趋势应该实行“艺术+工艺”和“艺术+技术”双轨制。“艺术+工艺”方向的培养主要针对艺术天赋高,并且倾向于专注单向思维的学生,他们所选择的课程应该着重创意思维的训练和个人风格的培养,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应该集中在视觉效果方面。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化视角的学生可能更适合“艺术+技术”方向,相较于之前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手绘能力和艺术天赋可能稍弱一些,但是对于以人为中心、强调具有观察力和同理心的设计工作和企业来说,他们是更加合适的人选。数学、技术和社会学的课程主要针对这群学生开设,相应的绘图技能课程不是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工艺”培养的绝不是只会作图的“美工”,而“艺术+技术”培养的也不是“文员”,它们的共同点是艺术审美的基础,毕竟艺术性是设计的精髓,是一件产品除了功能和服务外最令人愉悦和快乐的属性。学生需要掌握一部分科学和工程学的知识,但不代表他们要成为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必须保持设计中艺术的部分,这才是他们能作为设计师的特殊之处。
3.2 跨专业的学科合作
很多人在选择艺术设计类专业时,一般都会优先考虑专业美术院校,这离不开专业美术院校更加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更专业的艺术设计实力。在综合类大学里,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已成为一种惯例和补充,其设计教学能力普遍来说比较薄弱。然而,综合类大学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丰富的学科内容和更多元的人才储备,面对以技术为主要创新力的新时代,任何专业的创新都离不开设计专业的赋能,设计专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加持。如前所述,双轨制教学模式需要更多课程的引入和规划,新模式的实施肯定不能闭门造车。目前,编程被认为是当今产品世界的基本技能,设计专业通过与软件专业的跨学科合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新更好的展示媒介,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开发出严格、严谨的理论设计要求。能够在跨学科团队和多元文化下创造性地、有效地工作是未来成功设计师的素质,也是设计教育成功的主要体现。
4 结语
商业的变革、技术的进步和体验经济的发展推动着设计领域向第三秩序和第四秩序加速转变,也鞭策着设计师转型。面对21世纪设计师的轉型要求,高校不能继续依赖20世纪的教育模式和设计思维来教育学生。高校设计专业的转型可以建立在对“设计四秩序”的形成机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双轨制教学和跨学科合作来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以应对未来多元化转型的挑战。但如何在跨学科教学和合作基础上保持艺术审美力的培养将是一个挑战。双轨制的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未来合格的设计师肯定不会从那些为了逃避高考的“艺术生”当中产生,设计专业的录取门槛必然会提高,这对中国艺术专业录取的方式和批判标准都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所以高校设计专业的转型之路还需要更多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加入与践行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理查德·布坎南.布兰兹的困境:现代文化中的设计[J].设计问题,2014(1):3-20.
[3] 马志辉,何军达.设计教育与设计思维[J].设计艺术研究,2019(2):9-13.
[4] 马谨,娄永琪.基于设计四秩序框架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J].装饰,2016(6):108-111.
[5] 唐纳德·诺曼.设计教育必须改变[DB/OL]. http://www.333cn.com/grap-hic/hyzx/140818.html,2019-05-03.
[6] 唐纳德·诺曼.设计困境:沮丧与喜悦[DB/OL]. https://jnd.org/the_design_dilemma_dismay_vs_delight/,2019-05-01.
[7] 里查德·布坎南.设计研究与新启蒙[J].设计问题,2001(4):3-23.
[8] 阿里巴巴国际用户体验事业部. U一点料-新体验设计实践[M].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