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丽
[摘 要] 科学设置情境、适当变式、及时评价反馈能使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得到激发与保持,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以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条不紊、活而不乱.
[关键词] 参与;情境;变式;评价;主导
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其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一话题一直备受关注,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对这一问题也作出一点思考.
情境激发学生参与
1. 课题引入凸显“奇”
不管引入课题时采取什么手段,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是这一环节的关键,迎合学生心理特点并能够紧扣学生心弦的新奇设计往往能够迅速燃起学生的烈火,使学生的思维状态迅速达到最佳状态并很快进入角色.
(1)设计悬念. 课堂开始之初的悬念设计往往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使学生特别渴望获得问题的答案. 比如,教师在“排列”这一概念的教学之中,首先可以设计“数字1,2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这一问题,学生运用列举法求得答案并不困难;教师接着可以再提出“1至9这九个数字又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九位数”这一问题,“列举法是否可用?”“会有简便算法吗?”等问题会因此涌上学生的脑海,有的学生则会束手无策地等待教师给出结论,但不管怎样,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引入了课堂内容的探究之中.
(2)动手实验. 挖掘题材内涵并借助直观实验操作进行教学往往能令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学习消除畏难情绪,吸引学生参与的同时也帮助学生降低了知识接受的难度. 比如,教师在“数学归纳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之初,首先可以设计一个演示实验供学生观察:将一些长方形木块立于桌面并使其一块接一块地全部倒下. 伴随演示提出问题:“假如桌上的小木块有无穷多块,使它们一块接一块地全部倒下有哪些方法呢?”学生纷纷被问题吸引并开始了讨论和亲手实验. 学生利用自己的课本进行实验并归纳出了两个条件:第一块木块必须倒下以及相邻两块木块间的距离恰当并能砸倒后面的木块. 教师在学生实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再学习抽象的数学归纳法也就不难了,学习参与度自然也会提升[1].
(3)引入实际题材. 引导学生在实际题材中进行数学思考,能使其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并展开积极的思考. 比如,教师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可以举出如下实例:建筑工人在砌墙时都会用到一根系着重物的线,这是他们检测所砌墙面和水平地面是否垂直的工具,墙与水平地面相互垂直时就会令该系着重物的线紧贴墙面. 大家觉得这一检测方法是否可靠呢?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会更加投入地进行教学活动的思考與钻研.
2. 授课过程凸显“思”
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并设计出精彩的思维情境能帮助学生激发出更为积极的思维动机,使学生在迫切需要解决疑难的渴望中进行学习的探索活动. 比如,教师在“二项式定理”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a+b)n的展开式应该是怎样的?大家会写吗?”察觉学生无从下手之后再让学生写出(1+x)n(n=1,2,3)按x的升幂排列的展开式,接着再提问:“大家可有发现什么规律?比如在项数、x的指数、各项系数上可有什么发现?”教师启发式的教学与提问令学生的思维逐步活跃,教师此时可以再问:“继续这样做下去会有一般性结论产生吗?”学生很快发现,式子在n越来越大之后已经很难直接展开了,可有解决办法呢?教师可以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继续点拨:换角度进行思考是否行得通呢?
变式维持学生参与
教学方式的长久不变必然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失去新鲜感,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方式的适当适时改变,为学生创造出更多讨论与动手的机会以及新的刺激. 比如,教师在一般的概念课教学中可以首先引入课题,然后再出示阅读提纲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争辩的过程中适时点拨和讲解并最终得出结论. 而在有一定难度的概念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进行点拨和分析并适时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并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再比如习题课教学,首先可以把能够突出基础知识、解题方法的典型练习挑选出来,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练习和讨论中进行分析、探索和归纳. 事实上,授课方式的灵活运用确实能够维持学生的课堂参与情绪并获得更好的效果.
评价提升学习激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其过程的动态平衡. 调控教学的关键在于及时的评价反馈,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会因为恰当的评价反馈而得到保证.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滞后评价、内隐评价等艺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生的认知偏差和错误,教师仍应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并促使学生淡化失误时的自卑意识,转而集中精力进行纠错的思考. 再如,教师在学生思维受阻之时,首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并从新的角度设问,使学生能够在启发性、辅助性的问题中克服思维障碍并获得解题成功. 教师面对学生获得正确结论或近似正确结论之时应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品尝学习的乐趣. 学生在及时获得的评价反馈中往往能够积蓄新的学习动力并激发出更多的参与激情,更显主人翁姿态的同时也会在学习活动中更加全身心地投入.
注意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认知和思考,将自己置于同学生“同一起跑线”的位置,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并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心智体现获得更为准确而到位的把握,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探索的教学情境和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贴近“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探索中获得更多参与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2)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活跃的思维并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气氛热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严密组织和灵活应变,妥善驾驭和控制信息并把持好学生思维和问题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养成喜争辩、好追问、善思考的好习惯. 面对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但学生的情绪仍旧需要考虑和维持. 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能使课堂活动得到适当的调控并令教学进程有条不紊.
总之,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营造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因此获得更好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才翰,章建跃. 中学数学教学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祥兆. 基于问题提出的数学学习[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