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优化策略

2019-09-16 03:18石坎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歌唱教学优化策略小学音乐

摘   要: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偏重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学生实际情况等问题,一些学生也在课外疏于练习,导致音乐教学效果不佳。文章针对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原因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提出强化歌曲结构分析,注重情感体验;精选教唱方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化歌曲节奏指导,提升教学有效性等策略,以期为优化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石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音乐教学。(江苏  苏州  215200)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7-0085-02

小学音乐教学对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偏重音乐理论知识讲解,没有根据学生的嗓音及其他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些学生在课堂之外疏于练习,甚至只在课堂上学习音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音乐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积极学习音乐理论,扎实进行学情分析,开展分组分层教学,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小學音乐歌唱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和音乐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教师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注重歌曲内涵的解读。歌曲内涵即歌曲蕴含的内容和哲理,与歌曲形式相对,是一种广义上的可给人以内在美感的事物。具体来说,一首歌曲的内涵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内容、形象等,它们共同决定了歌曲的演绎是否会深入人心。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的问题,以课堂的歌唱教学为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节奏念歌词,或者进行律动表演、多样方式演唱、加入打击乐伴奏等,却没有仔细考虑是否需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是否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等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前未能考虑全面,歌曲的内涵与形式无法达成统一,歌曲内涵不显,形式美也将无从依托。诚如音乐家李斯特所说:“情感和形式的统一程度要彼此不能分开,互为表里,这一个就是另一个发出来的光。”小学音乐教师要采用有效方法,将歌曲的内涵与形式统一起来,使得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强化歌曲结构分析,注重情感体验

以小学五年级歌唱教学《故乡恋情》一课为例,学生基本学会演唱歌曲后,部分教师会直接要求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轻快地演唱歌曲,在学生没有充分理解《故乡恋情》所表达的情感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学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故乡恋情》的歌曲旋律来自泰国,风格恬静、安逸,歌词由我国词曲作家陈小奇填写,表达了远方游子对故乡的绵绵思绪,词、曲的意境完美契合。学生在初次体验时可以理解歌曲表达的游子思乡之情,但难以深入领会这种思乡之情的复杂性,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一起仔细分析歌曲的结构,逐步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复杂情绪。《故乡恋情》为ABA结构,A段四个乐节节奏相似,均为弱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就这样渐渐荡漾开去。A段的内容是游子初忆故乡,一切是那么美好,月色朦胧,晚风轻拂,唱起来是温馨而甜蜜的。随后,游子的思乡之情越积越浓,情感的爆发点为B段第一乐句的la音,歌词“故乡,故乡,我为你梦中喊千百回”处于旋律上行,只有放声歌唱式的直抒胸臆才能使音乐达到高潮。B段第二乐句“故乡,故乡,我为你望穿秋水常相忆,何日是归期”的旋律回落,可以感受歌者低吟浅唱式的内心独白。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整再现,但它表达的情感与第一乐段不尽相同,特别是在具有对比情绪的B段之后呈现,更显出内在情感的升华过程。因此,再次演唱A段时,要唱出几分凄楚和孤独,才能让人回味。可见,仅仅用单一的快乐情绪演唱歌曲,不足以细腻表达歌曲所展现的游子对故乡真挚、深情的呼唤与倾诉。

音乐家柏辽兹说过,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效果好坏,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揭示旋律起伏和节奏特点在音乐表现和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三、精选教唱方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现行小学音乐教材收录的音乐作品体裁多样、风格各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音乐作品的特点,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教师要设置真实的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还要兼顾音乐体验的特有形式。

以“苏少版”三年级欣赏课《映山红》一课的教学为例,为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歌曲旋律,教师带领学生跟着琴声用“LU”轻声哼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三年级学生的嗓音特点,不能按照歌曲的原调降B调进行教学,因为原歌曲一连串的高音使学生无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声断断续续,很难唱出歌曲节奏的舒展和旋律的美妙。

以《映山红》的教学为例,若教师坚持用原调演唱,明亮的女声以抒情的声音唱来,的确能让听者更好地感受歌曲表达的先辈们深切、坚定的革命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演唱能力和演唱条件,如若需要通过哼唱旋律的方式体验歌曲,笔者认为,可以在G调上让学生对比聆听演唱歌曲中的装饰音,歌曲中的装饰音使得歌曲更加委婉动听,充满了民歌风味。教师要理解编者意图,在保持歌曲原有风格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维持平衡。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设计的音乐活动,要为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服务,如果设置的活动不能促使学生深入体验音乐作品,活动反而会成为教学中的多余环节。

四、强化歌曲节奏指导,提升教学有效性

以《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这首歌曲的教学为例,该歌曲有大量的附点八分音符和切分音,且速度较快,学生在演唱时普遍出现了节奏不准确、歌唱不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唱准节奏,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念一念、拍一拍”,这种方法既费时,又低效,学生很难通过念节奏的方式掌握附点节奏。教师虽然重视技能训练,却忽略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是为给歌曲带来推动力而设置的。据此,教师可以试着去除歌曲前两句中的附点,改成均匀的八分音符,然后再与原曲作对比演唱,借此让学生获得一个清晰的印象,学生先用慢速体验,再使用原速演唱。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准确演唱,又能唱出可触可感的情意。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体会歌曲与生命之间的密切关联。这首歌以轻快流畅的音调、特点鲜明的节奏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歌颂了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如A、B两个乐段的对比非常明显,在节奏上A促B舒,两种节奏因重复使用而分外鲜明:A段由两个重复的乐句组成,四句相同的歌词突出了对妈妈的爱;B段采用跨小节的切分音和弱拍起前后延伸增加抒情成分,歌词则以诙谐的笔调描述了生活场景,音乐形象栩栩如生。教师要充分利用歌曲的特点,设计能使学生深入感知音乐节奏和韵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音乐形象,在音乐的熏陶中感知爱的滋养,发现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林.艺术圣经[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2]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曾轶维

猜你喜欢
歌唱教学优化策略小学音乐
聆听,让生命如花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