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导促思”的策略研究

2019-09-16 02:40邵海波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也越来越受关注。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上不少教师都采用导学作业的形式,他们往往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来展开教学,而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深入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从创设“导”的情境,捕捉“导”的时机,关注“导”的深度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核心素养;以导促思

作者简介:邵海波,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教师。(浙江  杭州  3100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9-0070-02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重形式而轻内容,导致语文缺失了本来的味道,因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的“导”仍是重头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一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教师也要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顺学而导,以导促思,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该如何引导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呢?在余文森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三个铁律——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会了才有兴趣”理念的引领下,在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设“导”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捕捉“导”的时机来加强学生的思维力度,关注“导”的深度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创设“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动力、强化和调节。创设导的情境,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并发挥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笔者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概括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的:

课前活动:播放云南民歌《赶马调》《弥渡山歌》。

師(幻灯展示云南风光的照片):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少数民族的人能歌善舞,在那些没有文字的地方,人们还用以传歌的方式,把文化传承下来。据说那里打官司的时候,被告、原告都是用歌声来申诉自己的理由,裁决人也是唱着歌来判定输赢的。今天我们学习《云南的歌会》,同学们预习过这篇课文,看看写了几种场合的歌会?

生:三种。

师:那么,刚才课前我们一起听的两首歌分别适合在哪个场合唱?请结合课文内容说。

由此,教师便创设了导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潜入文本,根据文中相应的词句来进行判断。教学《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在导入时出示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初读感受进行辨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辨别过程中,学生还能初步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带着思考阅读文本,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又如,教学《香菱学诗》时,学生探究“香菱为何要痴迷学诗”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用《叹香菱》的洞箫曲为背景,用幻灯片补充香菱的身世背景,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捕捉“导”的时机,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度

余文森教授强调,“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学生思想碰撞的首席顾问,而不是“讲师”。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生成点,引导学生进行点评、补充,甚至驳斥,让每位同学都在倾听、评价、较量的互动中获得启发,完善自己的观点,加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也要适时给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笔者在执教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中讲到买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是否大方时,是这样处理的:

生:我觉得这对母女很小气,体现不了人美,文中说她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

师:是吗?别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她们不小气,反而很大方,后面写到她们送花给各家,一个七寸的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

师:哦,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观点正好相反,其余同学怎么说呢?

生:她们不小气的,文中说她是怕他们乱摘,也就是说,只要好好摘还是允许的。

生:我也觉得,乱摘和摘不一样,这里不是小气,反而看出了她对缅桂花的爱惜,她们很善良。

师:是呀,我们知道云南四季如春,鲜花到处都是,再平常不过了,对这样普通平常的东西,还如此爱惜,你们看到的是怎样一对母女啊?

生:爱花,爱生活,大方热情,开朗的母女。

师:很好,这样“乱”字大家说得不错啊!阅读汪曾祺的散文,我们一定要细细品味。

看似平淡的一个“乱”字,抓住契机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而学生的独到见解擦出了师生间的思想火花,真是从平淡之处见精神。当然,学生对于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不是从头到尾感兴趣的,也不是一开始就不感兴趣的,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抓住学生有可能感兴趣的地方,有意识地为学生学习做好铺垫,还要抓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适时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努力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也得以激发,思维品质也得以有效提升。

比如,笔者在教学《范进中举》时,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情节”导入,在交流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发疯时范进的夸张表现,笔者就抓住了“噫!好了!我中了!”这一句,先让学生体会范进中举时的心理;然后再通过阅读文本,筛选品读“好了”的具体表现,感受范进的可笑、可怜之处;最后结合资料,让学生思考“中了是否真的好了”,体会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理解作者救世醒世的苦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捕捉学生回答过程中的生成点,并结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文本深处,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关注“导”的深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完全放任学生学习,这样的教学必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而如果教师一言堂地“导”“讲”,教学效果肯定也好不了。因此,教师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引导,才能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才能让课堂变得灵动、有实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正如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所说,要把教学建立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在学生自主思考之后,教师应当在巡视中发现学习有困难、观点有争议的地方,做学生的指导者,参与他们的讨论,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他们互相启发,最终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

比如,笔者执教《落日的幻觉》一课时,在分析落日产生幻觉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到了这句话,“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在天空中呈现出蓝灰色的暗弧。”以下是课堂实录:

师:作者这样解释你能理解吗?

生:(笑着摇头,没有回答。)

师:那你为什么找到了这个句子呢,是哪些词语给了你提示?

生:由于,所以,再加上。

师:很好,当我们阅读说明文碰到无法理解的句子时,我们就可以抓住关联词,把长句分成几个短句。这位同学,你是否能结合这三个关联词,试着分点概括这里的原因。

生: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弯曲,所以光线减速,再加上地球影子,所以有蓝灰色暗弧。

师:这样一来,大家对这个句子都没问题了吧。

生齐:没问题了。

师:老师有问题了,这里的“其距离远大于高层”中的“其距离”是什么距离?

学生先是沉默,然后开始小声议论,笔者接连叫了几位都说不出来,大家感到非常困惑,课堂遇到了瓶颈。于是,笔者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讨论没有结果。接着,笔者提醒学生是否可以把文字描述的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一位学生板书,其余同学补充纠正,经过近八分钟的思考、讨论、交流,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等待,对“其距离”具体指什么这一问题的理解,花时长达八分钟。一般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不上来时,都会选择自己进行解说。说明文指代意义的考法中有要求,而这个问题又恰恰是学生的难点,教师就应该大胆花时间进行研读,这正是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学生的能力,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与指导中不断提升的。

综上所述,以导促思,即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要注重教師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导,不是通过简单的追问来增加学生回答时的压力,而是要创设合适的情境,抓住合适的时机,关注学生回答的深度,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力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以导促思,让教师重新回归缺失已久的本色,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4]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蔡少军.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