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勇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演变为肝硬化腹水,是一种以肝脏进行性弥漫性损伤为代表的病理变化,同时也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典型表现,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选择单纯西药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为此临床上建议联合中药共同治疗,以炙甘草汤合猪苓汤为代表,对消退腹水及改善肝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且药物安全性高[1]。我院为了探讨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1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合猪苓汤。观察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0.02±2.85)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0年,平均病程(5.02±0.41)年。对照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50.08±2.89)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0年,平均病程(5.08±0.47)年。2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均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经B超确诊;2)合并不同程度腰腹部膨大、乏力、纳呆等一系列临床症状[2]。
1.3 纳入标准1)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临床资料完整;3)无严重肺部感染等疾病;4)无认知功能障碍;5)无慢性肠炎或胃炎[3]。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保肝及利尿等药物,若是患者白蛋白低于30 g/L,则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剂量为10 g,一周2次,治疗时间为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合猪苓汤,药方中陈皮6 g,阿胶10 g,甘草6 g,桂枝6 g,杏仁10 g,楮实子30 g,庵闾子15 g,茯苓10 g,火麻仁10 g,麦冬10 g,猪苓10 g,泽泻10 g,太子参30 g,生地黄30 g,炙甘草6 g。每天1剂,清水煎煮,分2次服用,疗程为1个月。
1.4.2 观察指标观察及评估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腹水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肝区疼痛消失时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4.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经治疗后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完全消退;有效:腹水症状所减少,减少程度大于60%,且肝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且加重[4]。
2.1 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腹水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肝区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肝功能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LT、AST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例,%)
表2 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例,
表3 2组患者的肝功能比较 (例,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是由乙型肝炎所引起,属于慢性进行性肝病,患者可伴有广泛性肝细胞变性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形成纤维隔等,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发展为肝癌,继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中医将该病纳入“腹胀、水臌”范畴,且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精血亏虚、脾肾阳虚、脾肺气虚、阴虚血瘀及气滞血瘀等具有密切联系,而该病治疗原则在于调畅气机、疏泻肝胆及促进脾胃运化。目前临床上选择西药治疗,通过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及给予保肝及利尿等药物缓解肝硬化腹水症状,但是治疗效果令人不满意,为此我院建议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合猪苓汤,药方中含有陈皮(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桂枝(利尿、镇静、降血压)、杏仁(抗癌)、楮实子(补肾清肝、健脾利水)、庵闾子(行瘀、祛湿)、茯苓(利水消肿、健脾止泻、养心安神)、火麻仁(通便利尿、益脾补虚、养阴润燥)、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消炎抗菌)、猪苓(利水渗湿)、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抑菌)、太子参(益气健脾)、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诸多中药联合应用可起到化湿消饮、消瘀清热、健脾益气等作用,为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6];若是配合西药联合应用,则能够更好地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对改善患者病情及提高总有效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看出观察组腹水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肝区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丁杨斌学者[7]研究结果一致,即猪-炙组患者的腹水消退时间(10.32±1.25)d、腹胀症状消失时间(10.08±1.37)d、下肢水肿消退时间(8.14±1.03)d、肝区疼痛症状消失时间(8.51±1.02)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选择以上药物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对促进腹水的消退及改善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应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