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9-09-16 06:47闫慧鑫呼海燕刘继华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印模牙体言语

闫慧鑫,呼海燕,逯 宜,刘继华△

1.陕西省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口腔科(延安716000);

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延安716000);3.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西安710004)

牙体缺损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其是指各种牙体硬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质地、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主要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与邻接关系的损坏。该病不仅导致口腔牙列完整性被破坏,还会引起牙齿倾斜、脱落,从而影响咀嚼、言语功能,甚者会由于食物嵌塞在牙齿间隙或缺失牙位而引发口臭、龋齿及牙周病等一系列口腔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1]。相关研究报道,该病的患病率约为5%~10%,目前临床针对牙体缺损多采用填充或修复方法,而修复体的材料不同、制造工艺不同及结构特点等均会影响牙体修复的预后情况,既往针对修复体影响牙体修复疗效的文献较为多见[2-3],而对于修复体印模技术影响修复疗效的文献却鲜为少见,传统的印模技术为藻酸盐印模材和硅橡胶印膜材技术,但其在牙体修复制作牙冠时,取模、灌石膏、手工制作修复体等步骤较为繁多,制作修复体耗时较长,因而患者口腔牙体长时间暴露容易引起微生物交叉感染,同时,患者的生理舒适度较差,操作具有一定误差性[4],因此牙科临床正积极寻求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印模技术,近年来使用的数字化印模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制作椅旁系统,采集光学印模、数控机床切削修复体,因此可以节省中间环节的耗时,有助于减少误差,提高修复体的精确性,同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5],既往关于两种印模技术比较的文献报道较为鲜见,且多比较两种印模技术对于修复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影响,但对于咀嚼功能、言语功能等比较却未见相关文献报告,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口腔科收治的90例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比较两种印模技术对于牙体修复效果、咀嚼及言语功能、操作时间、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口腔科收治的90例牙体缺损患者并开展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因牙体缺损于我院行全瓷修复;临床确诊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且经根管治疗后需进行全瓷修复;未合并其它口腔疾病;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通过。排除标准:患牙周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造血系统疾病;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合并影响治疗或日常口腔维护的心理及精神疾病患者;种植区骨质高度及宽度不符合要求患者。随机分发数字号码牌于以上研究对象,将90例依据单双数不同分为数字组和传统组,数字组45例,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18~62岁,平均(33.41±6.52)岁;缺失牙齿数1~10颗,平均(4.11±0.65)颗;缺失部位:第二前磨牙19例,中切牙15例,侧切牙11例;安氏分类:I类25例,II类15例,III类5例。传统组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18~63岁,平均(34.16±7.03)岁;缺失牙齿数1~10颗,平均(4.5±0.52)颗;缺失部位:第二前磨牙17例,中切牙17例,侧切牙11例;安氏分类:I类23例,II类16例,III类6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均衡性良好(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口腔牙齿面行、牙弓、缺牙、牙齿错位、牙轴倾斜、覆领及覆盖情况等全面检查,拍摄X线片明确缺牙位置及数量,针对性进行清洁措施。

2.1 传统组采用传统印模法,采用美国3M硅橡胶印模套装及藻酸盐印模材料,依据硅橡胶两步法制取印模,将重体型硅橡胶基质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放入合适的不锈钢托盘中,在口内制取初印模,然后于预备体表面及周围和整个初印模内注射高流动性精细硅橡胶,托盘在口内就位,取得终印模,并调制藻酸盐印模材制取对颌印模。医师在制取印模时操作动作应轻柔,避免压迫牙龈或拉伤患者口角。另外,患者口内需放入体积较大的托盘和凝胶状的印模材料,具有明显的异物感,护理人员须提前向患者做好安抚工作,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指导其进行深呼吸,积极配合医师完成取模。取出印模后,采用卡瓦消毒液喷涂印模5min,然后采用超硬石膏灌制模型。

2.2 数字组采用数字化印模法,采用德国CEREC-AC椅旁口内扫描仪,启动椅旁口内扫描仪后,按照要求录入患者姓名、年龄、门诊ID等基本信息,以及牙位、修复体种类、设计模式、材料等信息,然后进入取像界面,首先采用执笔式握住手柄摄像头朝向远中,以邻牙作支撑摄像头支架,移动摄像头,分别获取近、远中邻接关系及邻牙信息,每移动1次须小于8mm及30°,并确保50%数据重叠。拍摄时医师须保持手部稳定,影像置于视野中部,拍摄方向与牙体长轴垂直。同时,拍摄前护士须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取像时维持头部不动,不可随意变换体位,扫描对牙,并在颊侧扫描咬合关系。

3 观察指标

3.1 临床效果:修复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牙体恢复情况,显效:患者的咀嚼功能、言语功能及外观全部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口腔外观基本恢复正常,咀嚼功能及言语功能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的修复体发生脱落,咀嚼功能及言语功能未有明显好转。总有效人数为显效及有效之和,总有效率=总有效人数/总例数×100%。

3.2 边缘密合度:依据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正标准制定修复效果标准[6],检查修复牙体的边缘密合度,A级:探针在牙体边缘不卡或稍卡,但修复体与基牙之间无间隙;B级:探针在牙体边缘较卡,能够进入间隙,但牙本质或基底未暴露;C级:探针能够进入间隙并探到牙本质。其中A级与B级为合格,C级为不合格,总合格人数为A级与B级之和,合格率=总合格人数/总例数×100%。

3.3 言语及咀嚼功能: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评估两组修复前后的言语功能及咀嚼功能,言语功能调查问卷主要评估患者的发音,共包含10个问题,每个问题计分1~5分,分值越高表明言语功能恢复越良好;咀嚼功能调查问卷包括稳固度、咀嚼时有无异常、对食物的影响、自愿程度、咀嚼食物情况、进食的食物类型、对消化功能的影响等方面,计分1~5分,分值范围0~50分,分值越高表明咀嚼功能越良好。

3.4 取模护理操作时间及言语、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的取模护理操作时间及言语、咀嚼功能恢复时间。

3.5 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恶心不适、疼痛、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有效率、边缘密合度合格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采用无序分类卡方检验;咀嚼及言语功能等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则使用秩和检验,检验标准α=0.05,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

结 果

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数字组的临床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传统组(82.22%)(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例(%)]

2 两组边缘密合度比较 数字组的边缘密合度合格率(100.00%)显著高于传统组(84.44%)(P<0.05),见表2。

表2 两组边缘密合度比较 [例(%)]

3 两组言语及咀嚼功能比较 修复前,两组的言语功能与咀嚼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后两组的言语功能与咀嚼功能评分均有上升,且数字组的言语及咀嚼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言语及咀嚼功能比较分)

4 两组取模护理操作时间及言语、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数字组的取模护理操作时间及言语、咀嚼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取模护理操作时间及言语、咀嚼功能恢复时间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数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显著低于传统组(26.67%)(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讨 论

牙体缺损多由龋齿、外伤、磨损、酸蚀及发育畸形等病因所致,患者通常会表现为牙髓刺激症状,甚者还会表现出牙髓炎、坏死及牙周病变,不仅影响牙体形态、功能,还会导致邻近关系异常,危害牙髓与牙周组织的健康,若患者不予以及时修复治疗或修复不当,亦会引发牙龈萎缩、牙髓炎及咬合创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口腔健康[7]。针对牙体损坏严重的患者,临床口腔科往往采用修复方法治疗,而该方式对于修复体材料、修复体结构、修复体制造工艺等均具有一定要求,若修复技术不合格,亦会影响患者的牙体预后恢复。

传统的牙体印模模型是采用藻酸盐、硅橡胶等材料制作,期间医护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实施采取、制作、消毒、灌注等操作,且制作工艺繁琐复杂,因此,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印模的频繁使用加之与患者血液或唾液的接触,会加大病原微生物交叉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医师的操作熟练度、患者的配合度及张口度等均会影响最后印模的精确度,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恶心不适等问题无法配合,会导致印模不完整、缺陷变形或者模型具有气泡、损坏、断裂等,影响最后印模成型及修复效果[8]。数字化印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数字印模采集与修复制作技术,其主要利用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制作椅旁系统,相较于传统印模技术,具有高效、操作简单、精准等优点。数字化印模技术能够实现流程简约化,省去制作印模、消毒、灌注等繁琐操作环节,有效避免传统印模制作过程中患者因印模制作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感染及吸入材料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9]。而其运用数字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精准高效的制作,降低印模制作误差,使修复体与患者牙体更为贴合,有助于修复后牙齿及口腔功能恢复。

本研究显示,数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数字印模技术下的修复更利于牙体缺损患者预后言语及咀嚼等口腔功能的恢复,数字印模技术利用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制作椅旁系统,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印模技术更加精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作印模的误差,修复体与患者更加贴合,利于口腔功能的恢复;同时,数字化印模技术实现了流程简约化,避免过多繁琐制作环节,从而降低操作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提高其治疗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口腔的恢复[10]。而本研究通过观察比较两组的言语功能及咀嚼功能,发现数字组的言语及咀嚼功能均显著优于传统组,进一步佐证上述研究结果。边缘密合度是评估牙体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其与修复后的牙体、牙髓及牙周组织的寿命密切相关,而数字化印模技术的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其制作的修复体与基牙更加贴合,因此在咬合、邻近关系等方面具有更加显著优势,而本研究中数字组的边缘密合度合格率显著高于传统组,论证了上述结论。数字化印模技术省去诸多繁琐的操作环节,取模护理操作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印模技术,而在不良反应方面,传统印模法在制作印模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旋转进入或出托盘,增加局部刺激,使得患者具有明显的异物感,患者易引发恶心、呕吐扥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者无法完成取模,而数字化印模技术则是扫描探头深入患者口内进行扫描,探头在口腔内与牙体接触较轻,不会具有明显的异物感,因此不会引发明显的恶心不适等症状[11]。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上述观点相一致。

综上所述,数字化印模相较于传统印模技术能够显著缩短取模操作时间,有助于口腔功能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且操作更加简便,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时,数字化印模技术操作技术难度大,因此临床应予以予以重视,避免操作不当而影响图像数据精确度。

猜你喜欢
印模牙体言语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口腔传统种植印模精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
以苄索氯胺和异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对牙科印模精度的影响
无牙颌种植修复不同印模技术精度的研究进展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材料制取固定修复印模的临床效果分析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