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定宏 王利斌
在儿科小儿哮喘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变应性鼻炎,在这种情况下患儿的鼻塞等不适加重,同时会增加发作哮喘的频率,两种疾病互相影响,推动了病情的进程[1]。现阶段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激素类药物仍然占主导地位,虽然此疗法拥有一定效果,但仍然有许多患儿疗效不够理想[2]。本文比较升阳益肾汤联合普米克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100例,取得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04例对象,均为2016年9月~2017年8月就诊于张家港市鹿苑医院有限公司儿科并确诊为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实验组52例,治疗期间实验组2例患儿突发腹泻退出,1例患儿不配合治疗,1例患儿中途退出,最后完成48例研究。
1.1 入组标准
本研究的对象入组标准:①研究对象年龄5~14岁;②实验前2周患者未发生呼吸道感染;③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和《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3];④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且处于非急性发作期;⑤并伴有变应性鼻炎;⑥在研究期间患者知情同意,并能完成相关检查和随访。
1.2 排除标准
本研究的排除标准:①患儿不能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法;②患儿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功能异常及其他不适宜该治疗的疾病;③哮喘危重度发作或哮喘持续状态者;③治疗前两周服用抗过敏药物;⑤随访资料不全。
所有患儿均给予补液、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平衡酸碱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O12O32O),每天1次,一次400μg。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升阳益肾汤(杜仲、白术、补骨脂、杜仲各10g,紫苏子、肉豆蔻各8g,桃仁、桔梗各6g,五味子、白芷、升麻、苍耳子、石菖蒲各5g),根据患儿体重及年龄相应增减剂量。一天一剂,水煎服。其他用药及方法同对照组。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禁止给予所有患儿其他抗过敏类药物。
①两组临床症状评分 根据《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4]拟定,按症状分级对患者的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涕计分为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在治疗前后评定。②各组患儿治疗前后都抽取静脉血5ml,高速离心分离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5],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的变化[6]。
共100例患儿纳入研究,均为2016年9月~2017年8月就诊于本科室,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得到确诊的患儿。实验对象划分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年龄为(8.64±0.37)岁,实验组年龄为(9.02±0.46)岁。包括性别、年龄等,两组对象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实验对象一般资料
两组患儿治疗前鼻部症状分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患儿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实验对象鼻部症状评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IL-6、IL-8、IL-10分别为185.9±2.25ng/L,162.9±2.22ng/L,10.44±0.33ng/L,治疗后IL-6、IL-8、IL-10 分别为 139.9±1.08ng/L,128.7±1.29ng/L,14.50±0.37ng/L。实验组治疗前 IL-6、IL-8、IL-10 分别为 187.2±2.43ng/L,165.5±2.48ng/L,10.48±0.32ng/L,治疗后 IL-6、IL-8、IL-10 分别为98.6±3.78ng/L,112.0±1.25ng/L,17.12±0.26ng/L,治疗后,血清中IL-6、IL-8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实验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8有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实验对象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
对照组治疗前FEV1为1.46±0.03L,治疗后FEV1为1.71±0.03L。实验组治疗前FEV1为1.50±0.04L,治疗后FEV1为1.80±0.30L,两组治疗后FEV1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实验对象肺功能FEV1
所有试验患者均未发生药物过敏及不良反应。
哮喘和变应性鼻炎都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其发生机制主要为通过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Th1/Th2比例及功能失调是发生该病的关键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当变应原进入特应性人体,在人体内就会有针对该变应原的特异性IgE产生,该IgE随后附着于肥大细胞表面,造成机体处在致敏状态,以后再有相同的变应原进入机体,这些变应原就会与以前产生的IgE结合,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同时释放缓激肽、组胺、白三烯等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它们能够作用于鼻腔黏膜,此时机体便出现流涕、鼻塞、喷嚏、鼻痒、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等临床症状[7]。该病的起病过程中,表达异常的炎性因子对免疫系统同样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IL-6一般由单核巨噬细胞、Th细胞产生,其功能主要为促进合成和分泌IgE,在炎症部位促使聚集中性粒细胞,该炎性因子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同时是发生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IL-8一般由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产生,在中性粒细胞参与的呼吸道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该因子能够靶向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从而诱发炎症和变态反应;IL-10一般由Th2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是一种抑炎因子,其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的功能,促进释放炎症反应[8]。
现如今变应性鼻炎及哮喘依然主要运用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用、口服抗组胺药、β2受体阻断剂是常用的治疗手段。虽然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阻滞变应性反应发生的各个阶段,拥有强大的抗水肿、抗炎功效,然而并不具有抑制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合成及释放的功效;能够阻滞腺体分泌、血管扩张,来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目的的抗组胺药,但改善鼻塞症状效果不显著[9]。中医将变应性鼻炎纳进“鼻鼽”,支气管哮喘纳进“哮证”或“喘证”,在西医中他们为两个病种,然而本质都为肺系统疾病。肺失宣降,外部症状是鼻痒、流涕、鼻塞等鼻鼽表现。内部症状是气道挛急,喉间痰鸣。所以诊治以宣肺化痰,降气平喘,补肺益气为首。升阳益肾汤中补骨脂补肾温阳,壮命门火为君药;五味子补肾纳气平喘,白术燥湿健脾,补益中气,共为臣药; 苍耳子、白芷、石菖蒲通鼻窍利肺,紫苏子降气化痰,桃仁活血化瘀,针对痰淤伏邪之标,杜仲、肉豆蔻温肾补脾为佐药;升麻、桔梗宣肺利气,引药入肺经为使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后,鼻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实验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L-6、IL-8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实验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8有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FEV1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升阳益肾汤联合普米克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能够显著缓解哮喘及鼻炎症状,改善患儿的肺部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