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鸣 滕玉莲 张立青
(1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妇幼保健站中医科,甘肃 兰州 730050;2 兰州大学校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3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甘肃 兰州 730050)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为围产期的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39%,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也是导致围生期胎儿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之一[1]。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FGR患者4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者进行对照分析,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探索出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医院住院的外因不匀称型FGR孕妇78例,孕30~34周,平均(32.1±2.6) 周;年龄21~36岁,平均25.4岁;均为单胎妊娠。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孕期经过及妊娠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详询病史,核定孕周,(1) 产前检查宫高、腹围、体质量3项中,至少有1项连续2次检查(每周1次)低于相应孕周标准值的第10个百分位,或至少有1项连续3次检查(每周1次) 无明显增加[2];(2)B超:胎儿双顶径低于相应孕周正常标准值的第10个百分位[3];脐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D) 比值 (S/D 值) ≥3[4]。
1.3 治疗方法 常规取左侧卧位、必要时吸氧及营养支持。2组均给予:(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10% 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 2 g+三磷酸腺苷20 mg+辅酶A 100 u,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中药六五四合方:熟地黄18 g,炒山药12 g,制山茱萸12 g,泽泻9 g, 茯苓9 g,牡丹皮9 g,桂枝8 g,猪苓9 g,炒白术9 g,当归15 g,炒白芍15 g,炒川芎12 g,党参15 g,丹参15 g,炙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2组均7 d为1个疗程,间隔3~5 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3~4个疗程。
1.4 指标观察 每周监测孕妇体质量、宫高、腹围;彩超检查胎儿的生长情况和脐血流量变化;测定新生儿的生长情况。治疗开始后每3 d复查孕妇血常规、凝血功能,每7 d复查肝肾功能。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孕妇宫高、腹围增长较快,双顶径增长>1.4 mm/周,新生儿无窒息、死亡及并发症为显效;治疗后孕妇宫高、腹围有所增加,双顶径增长<2 mm/2周,新生儿无窒息、死亡及并发症为有效;治疗后宫高、腹围无增加,胎儿双顶径增长<1 mm/2周或无增长,新生儿出生后有并发症或死亡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5]。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 х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 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分别为 (3007±351) g与(2784±328) g,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孕妇指标及胎儿B超检测结果 治疗组孕妇宫高、腹围、体质量的每周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胎儿股骨、腹围、双顶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 1~2。
表1 2组孕妇高宫、腹围、体质量每周平均增长速度比较()
表1 2组孕妇高宫、腹围、体质量每周平均增长速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宫高(cm) 腹围(cm)治疗组 42 1.19±0.28※ 1.29±0.31※对照组 36 1.08±0.31 1.16±0.28体质量(kg)0.97±0.24※0.82±0.26
表2 2组胎儿股骨、腹围、双顶径每周平均增长速度比较(,cm)
表2 2组胎儿股骨、腹围、双顶径每周平均增长速度比较(,cm)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股骨长 腹围治疗组 42 0.29±0.08※ 0.92±0.22※对照组 36 0.17±0.06 0.74±0.21双顶径0.34±0.07※0.27±0.08
2.3 2组孕妇治疗前后胎儿脐动脉血流检测结果 2组S/D、PI和R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治疗组变化尤为显著(P<0.05)。见表 3。
表3 2组孕妇治疗前后胎儿脐血流变化比较 ()
表3 2组孕妇治疗前后胎儿脐血流变化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PI治疗组 42 1.31±0.27时间 S/D治疗前 3.32±0.87 RI 0.88±0.17治疗后 1.85±0.34※#对照组 36 治疗前 3.37±0.96 1.32±0.29 0.89±0.19治疗后 3.09±0.88 1.29±0.31 0.86±0.17 0.51±0.14※# 0.52±0.13※#
2.4 2组孕妇不良反应 2组孕妇治疗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检测均无异常。
研究表明,FGR发病机制与子宫胎盘血流速度降低密切相关[6]。发生FGR时,孕妇子宫动脉可出现急性粥样硬化现象,从而降低胎盘血流量,出现绒毛发育迟缓、炎性反应、梗死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剧绒毛缺血缺氧,甚至产生胎儿围生期缺氧、窒息等并发症,增加其死亡风险[7]。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胎萎不长”范畴。中医学认为,“胚胎乃精血所化”,养胎本乎气血。凡先天禀赋不足,平素体虚或孕妇高龄气血虚弱,或宿有痼疾,耗气伤血,或孕后恣食肥甘厚味,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或曾胎漏,血下日久,血气不充等,均可致胎失所养,萎而不长,此为本虚;脾虚则生内湿,气虚而致血瘀,此为标实之象。据此认为,该病病位主责于肾、脾,表现为精血亏耗,兼以湿阻血瘀。六五四合方为自拟经验方,由六味地黄丸、五苓散、四物汤及四君子汤化裁而成。六味地黄丸(汤)重在补先天肾精,精能生血,故使气血充调,胎元得养;五苓散(汤)重在渗湿,助脾健运,以复气血生化之源;四物汤功专补血,正所谓“血足则胎自濡,血足则胎自安”;伍以丹参意在活血化瘀;“气为血之帅”,故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方中白术“活血、利腰、长胎”,通达冲任,为安胎圣药。综上,四方合一,补肾健脾,气血双补,渗湿化瘀,标本兼治,补中寓利。药理学研究证实,当归、丹参具有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抗凝、镇静作用;当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能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对于纠正贫血,维持妊娠具有重要作用[8-9]。本研究表明,运用六五四合方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其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胎儿生长速度增快,脐动脉血流异常能得以显著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六五四合方可能通过改善母体的血液流变性,降低子宫-胎盘-胎儿血流阻力,改善胎盘功能,缓解血管痉挛等发挥多靶点效应,因此疗效更为突出。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