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童心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群的校本化建构与实施*

2019-09-14 02:41蒋成荣
中小学校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学校

□蒋成荣

一、 课程缘起: 一场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的谈论与思考

2014 年3 月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以及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其主要内容都突出了学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在全国各地学校中掀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潮。 站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口, 我们不禁思索: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我们为何?” “我们向哪?”“我们何为?”

(一) 站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口,明晰“我们为何?”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资源丰富, 站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 我们明晰为什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 文化传统、 思想观念、 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 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 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 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传统文化教育旨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者, 我们应引领学生从民族文化宝库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培养学生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和坚定民族自信心。 在传统文化知识、 技艺技能的学习传承中涵养品格, 形成完善人格。

(二) 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明晰“我们向哪?”

传统文化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 我们应通过传统文化浸润, 让学生学做一个好人, 养成君子人格, 有一定的理想境界, 追求成为真善美统一的人。 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 让学生喜欢听仁人志士的中国故事, 喜欢诵优美的中华诗词, 喜欢读中华经典, 喜欢过传统节日吃中华美食, 喜欢琴棋书画等, 在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中渐渐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

(三) 审视学校课程建设的基地,知悉“我们何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亟待课程化, 站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地基上, 我们要知悉做什么, 即应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进行顶层设计。 学校基于自身条件和地域特色, 从传统文化主题教育、 现行学科教育的关联渗透、 多彩社团的建设、 实践体验活动的规划等方面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进行顶层设计、 总体规划, 并尝试纳入学校原有的课程结构。 学校构建目标明确、 内容适切、 实施有序、评价恰当的传统文化课程群, 让诗词歌赋、 诸子百家、 京剧锡剧、剪纸陶艺、 琴棋书画等成为一门门课程, 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浸润滋养童心, 让这一门门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犹如一粒粒种子播入孩子的心田,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中逐渐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雅的审美情趣、 质朴的道德操守, 从而为学生打上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色, 使他们具备传统的文化底蕴。

二、 课程建构: 一套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的课程和活动体系

学校基于自身条件和所处的地域特色,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 选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材和拓展读物, 整合资源开发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 与学科关联渗透形成完整体系, 逐步形成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群。

(一) 选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材和拓展读物

学校要根据实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和读物进行有主题、 有层次、 有序列的整体建构选编。 例如, 我校选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题教材在地方课实施。 该套教材小学部分6 册, 按九州风景、民间故事、 风流人物、 八方习俗等为主题单元组织序列建构, 螺旋上升。 同时选择了 《成语故事》《史记绘本》 《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 等一批为普及读物。 学校对儒学等国学经典、 优秀古诗文的主题教育选择了 《12 岁以前的语文》1—12 册系列读本。

(二) 开发与现行教材关联渗透的传统文化微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突出了综合性, 与现行强调知识系统建构的学科类课程存在较大不同。 因此, 学校要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融入学科类课程。 道德与法治、 语文、 数学、 美术、 体育、 劳技等学科, 都要深挖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开发关联渗透的传统文化课程。 例如, 《语文》 (苏教版第八册) 第一单元 《走, 我们去植树》 《第一朵杏花》 《燕子》《江南春 (古诗)》, 结合这一单元的教学, 我们关联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 开发了 “校园植物与二十四节气” 微课程。 传统文化课程的校本化建构, 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完善发展过程中, 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课程理解和实践经验, 对既定课程进行加工重组和自我建构。“灯谜课程” “七巧板课程” “校园植物与二十四节气课程” 这些融合学科教学开发的 “小传统” 课程,真正让学科教学拥有了浓厚的中国文化味。

(三) 创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和多样社团

从学校、 社会、 家庭三个维度开发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编写校本教材, 创建多样社团。 挖掘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邀请有传统文化专长的家长、 民间艺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根据学校实际和地方特色汇聚多方力量创建琴 (古筝、 二胡、 笛子、 锣、 鼓……)、棋 (象棋、 围棋)、 书 (毛笔字、硬笔字)、 画 (国画、 版画……)、戏 (锡剧、 京剧……)、 绣 (十字绣、 刺绣)、 编 (竹编、 线编)、 剪(剪纸、 纹样)、 塑 (泥塑、 陶壶)、刻 (陶刻、 印章) 等多样社团。 我们尽可能提供多种社团课程,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例如, 我校根据地方特色创建锡剧社团, 作为民间的高雅艺术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情趣。

(四) 构建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体验和实践活动

有效利用地方博物馆、 艺术馆、 名胜古迹等承载传统文化课程的社会场所和重大传统节日, 构建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体验和实践活动。 具体包括: 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体验活动; 乡土文化的“探” 访活动; 场馆的参观活动;欣赏戏曲、 书画的展览活动。 比如,文物古迹众多、 名人乡贤辈出俗称“教授之乡” 的宜兴就是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库, 更是一个 “活” 的天然博物馆, 这为传统文化研学体验和实践系列活动校本化建构提供了实践场所和广阔空间。

三、 课程实施: 一项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大多为古代典籍、 物质遗产或生活习俗,与当今小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 因此, 我们要用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的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 实践性学习。 建构 “浸润童心的传统文化” 课程群, 并与学校课程体系融合实施(见表1), 将历史文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细节中的存在, 在实践与体验中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内化,从而为学生打上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色, 使他们具备传统文化的底蕴,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 以美好的教的方式,播下热爱传统经典的种子

改变单一知识传授的说教方式, 用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的方式, 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以 “说书” 的形式, 启迪探究的欲望; 以“展示” 的形式, 启开探秘的兴趣;以 “竞赛” 的形式, 启迪探索的情趣; 以 “游戏” 的形式, 启发探讨的乐趣, 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以美好的学的方式,播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 起点应凸显学生的 “学”, 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 一是诵与读, 诵读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能感受经典的气势和气韵与语言的优雅与精致。 这也是一个养气浸润的过程, 更是一个积累内化的过程。 二是习与练, 学习汉字, 练习书法, 在习与练中感悟汉字文化的魅力。 三是探与访,探寻地方文化古迹 (古石桥、 石牌坊等); 探访地方非遗文化传承人 (盾牌舞、 猴棍等); 探究地方传统风味 (杨巷葱油饼、 俆舍小酥糖等), 让儿童与乡土文化深度遇见。 四是游与赏, 参观游览地方的综合和专业的博物馆, 如: 陶瓷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 茶文化博物馆等, 欣赏各类书法展、 国画展, 在参观与欣赏中感悟中华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表1 “浸润童心的传统文化” 课程群的建构与学校课程体系的融合实施

(三) 以美好的生活方式,播下传统文化闲情逸致的种子

传统文化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细节中的存在, “陪爷爷喝茶”“跟奶奶听戏 (锡剧、 越剧等)”“屋前围观叔叔下棋” “看街坊哥哥吹笛姐姐弹琴” “随大伙儿放风筝”, 这闲情逸致的生活理念从小嵌入我们的日常; 春节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元宵节吃汤圆、 赏花灯、 猜灯谜, 中秋节赏月、 吃月饼、 盼团圆, 重阳节插艾草、 登高、 敬老, 这样的节日意识传统观念已深入我们的心田, 我们应用这美好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 “信念与信仰” 并且 “体认和践行”。

(四) 用美好的践行方式,播下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种子

传统文化强调 “知行合一”,以个人行为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习俗。 中华美德精神的传继以文化认知为基础, 以生命体验为核心, 须经由生命个体由点到面、由一而百的文化体验—认知—实践的过程, 才能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要让学生求知, 更要引导他们实行。 让播入孩子心田的 “与人为善, 为他人着想” “诚实守信”“孝亲敬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美德的种子, 外化为着眼小处、 日常践行, 外化为持久、 稳定、 自觉自愿的笃行, 外化为 “日用而不觉” 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四、 课程评价: 一段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的成长与跟踪关注

评价是一面镜子, 能照出每个孩子的生长状态。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评价, 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 更要重视学生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发展。 突出运用评价的及时性、 针对性、 激励性, 通过 “知行合一”, 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一)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学习“学而知”的目标评价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践行优良传统美德, 提升国学素养。 学校制定了 《范道小学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素养显性指标》, 不仅注重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 更注重考查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参与程度、 持久程度, 考察学生的兴趣、 习惯、 态度和方法。 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素养显性指标: 一是经典诵读, 背诵120 首古诗词, 达到儒学等国学经典、 优秀古诗文的主题教育的目标。 二是汉字书写, 书写端正漂亮的汉字。 三是美德践行,知道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并践行。四是习俗遵行, 知晓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跟家人一起过传统节日。 五是知晓圣贤, 能介绍10位以上中华圣贤或民族英雄。 六是国艺技能, 至少参加一个社团, 掌握一项国艺, 如: 书法、国画、 民乐、 锡剧、 剪纸、 陶艺等。 七是研学旅行, 进行场馆学习, 参观博物馆、 艺术馆。 探寻乡土文化古迹, 游览九州风景,在分学段、 分阶段目标评价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二)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学习“知而行”的激励评价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学习重在“知而行”。 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指向传统美德好习惯养成活动的 “诚信” “勤学” “礼仪”“责任” “孝行” “志愿服务 (善行)” 等12 个核心主题, 根据训练要求提炼编制成 “传统美德好习惯养成过程积分表”, 结合学生表现开展争章积分活动。 学科教师、值周教师随时评价。 教师用五星评价专用章敲章的方式对学生的习惯表现进行奖励评价, 获得一个五星为一个学分, 表现失范要扣除一个学分。 家长根据孩子在家的表现, 在孩子的 “传统美德好习惯养成过程积分表” 上用带圈的五星章进行评价, 特殊奖励或惩罚也要在备注栏写明缘由。班主任在班会课对学生一周的习惯表现结合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进行补充汇总评价。 在班级争章积分的基础上开展 “传统美德好习惯之星” 评比, 按月汇总学校表彰。

(三)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学习“知而能”的展示评价

展示性评价不仅折射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 技能目标的达成情况, 更呈现出学生学习过程、 方法的形成状态和个性潜能的发展成果。 主要包括: 一是竞赛式展示,如: “一站到底” 读书知识竞赛、“汉字嘉年华” “诗词大会” “经典诵读” 大赛、 经典故事会等。 二是表演式展示, 结合学校艺术节、“六一” 庆祝等大型活动展示表演: 锡剧演唱、 古筝二胡笛子民乐演奏、 武术表演、 经典诵读,还有私人定制的个人演出。 三是展览式展示, 私人定制的个人展和学校组织的硬笔书法展、 国画展、 篆刻展、 陶艺手工展、 编织绣品展, 研学旅行习作展、 手抄报笔记摘抄展等。 一项项比赛、 一次次演出、 一个个展览如春风化雨, 化作涓涓暖流, 沁入学生心灵深处,浸润学生心田, 从而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学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学校推介
清明节的传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