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刚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高效课堂的创建成为教学的重点,也为初中体育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体育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促使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中,从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现如今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调而乏味
教师一贯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单调而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是阻碍高效课堂创建的重要因素。首先,从当前整体的初中教学来看,体育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培养,对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及师资力量投入较少,无法满足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要求。其次,初中体育教师没能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导致教学效率无法提升。此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扩充并不是很重视,教学方式也缺乏创新性,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2.缺乏“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当下初中体育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缺乏“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导致教学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及时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使高效课堂的构建止步不前。另一方面,教师对初中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的了解不是很透彻,没有制订人性化的教学策略,使体育课堂死气沉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热情的提升。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1.精心开展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在每一个精心制作的教学设计中实现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花更多的心思在教学设计上,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指导,使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将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满足他们的体育学习需求,这样他们才能主动融入其中。
例如,在训练50 m短跑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男女分组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一种单调的训练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敷衍的心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增强他们的训练动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合作竞争训练模式,将全班学生按照体能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开展接力赛,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其感受到体育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提升他们的训练热情;二是游戏教学模式,可以让男生采用运球50 m跑的形式,女生采用跳绳50 m跑的形式,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提升其训练兴趣。
2.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以人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这对提升其学习效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初中体育教师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应摆脱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真正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开展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首先,初中体育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对全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和体能较差的学生,适当为其降低训练强度,并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于身体素质和体能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升训练强度,使其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其次,教师还应对初中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进行调查,使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
例如,男生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篮球,教师可以同时开展这两项训练活动;女生有的比较活泼,有的比较安静,教师可以为性格活泼的女生安排排球训练,为性格比较安静的女生安排羽毛球或者踢毽子这种运动性较弱的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有效发挥,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3.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学内容的单调性是阻碍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只是单纯依据考试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难以提升。基于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如增加篮球课、足球课、排球课、网球课等球类项目,以及健美操、瑜伽等艺术性的项目,这样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应对自身重新定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这也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一大因素。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实现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教学反思,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以及专业素养,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现状进行分析,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精心开展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并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最终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赵新云,许金生.杨汉云.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1(21).
编辑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