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立平
摘 要: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及时代要求,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要积极探索活泼、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构建高效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关键词:学习兴趣;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中国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更要重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要求,教师需积极探索活泼、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构建高效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一、坚持问题导向,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强化核心素养
广义上讲,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其唯物史观是灵魂,时空观念是本质,史料实证是途径,历史解释是要求,家国情怀是价值目标,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诸素养的培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逐渐深化地认识历史,透过纷杂的历史表象洞悉其本质,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现实和未来结合起来,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文明进步而奋发学习的坚定信念。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为帮助学生认识并深刻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要让学生理清以下几个问题:林则徐禁烟及虎门销烟有何意义?英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清军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南京条约》包括哪些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何危害?结合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学生认识到腐朽贫弱的清政府抵挡不住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坚船利炮的进攻,战败后只能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社会的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以后,中华民族一步一步滑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列强及反动政府的双重压榨,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也风起云涌。学生通过学习及思考,不仅能够强化对之前所学知识的联系,而且能进一步提升对于历史事件的客观分析理解能力,形成时空观念,逐步形成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家国情怀,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发学习的坚定信念。
二、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作用,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历史知识,还应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广泛搜集实证材料,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走进历史岁月和历史人物,感受时空转换、斗转星移、治国方略和悲欢离合。学生通过置身历史场景,感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获得真实体验,在思考和论证的基础上获取知识、提升技能,感受历史学习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中有关“岳飞抗金”的内容时,若仅凭教师板书和口述,学生对岳飞的爱国情怀难以深刻理解。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用岳飞的《满江红》朗诵导入,结合电视剧《精忠报国》战争场面,以及国家领导人关于“精忠报国”的讲话精神图片等展示给学生,给予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岳飞英勇抗金、精忠报国的壮举,以及秦桧等投降派的丑恶。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并认识岳飞等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利益,是正义的,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和廉洁正直的品格。适时穿插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有关改革和强军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三、精心设计作业,切实提升学生历史综合素养
历史是鲜活的,透过历史现象,运用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来分析研判,揭示历史真相,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就是以史为鉴,借古示今,面向未来。为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应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的作业,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教学《内战爆发》一课时,让学生思考: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毛泽东为什么赴重庆谈判?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时,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称赞毛泽东的行动是“弥天大勇”,你同意柳亚子先生的评价吗?为什么?重庆谈判的结果怎样?重庆谈判后,蒋介石为什么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鼓励学生通过读书、上网,多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然后根据搜集到的相关史料对自身观点做进一步说明。这一过程不但能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也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总之,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教学随之跨入了一个崭新时期,我们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落到实处,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萧致治.鸦片战争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2]潘強恩.重庆谈判[M].远方出版社,199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