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堂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迅速增长,社会也在和谐稳定中快速发展,法律意识在公众心中生根发芽,但是依旧有很多人素质低下、法律意识单薄。保障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实现依法治国,实现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基础。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其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法律以及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每一位老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小学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成效,希望可以给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情境;学习兴趣
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储备,而应该是对孩子全方位的提升,这包括给予学生大量的文化知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知法懂法的优秀公民。因此,学校同教师都要充分重视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质量,不断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通过情景模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能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带来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和法治的教学中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占据主导地位,领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去学习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了自主探索的乐趣,只有被动地接受。但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大部分知识是无法通过定义或公式来表达的,这需要学生一点一滴地去思考、去体会。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才能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十分枯燥无味的,但同时它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其中较多的是理论层面的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能掌握的,更多的是一种理解。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变通,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但在我国小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较为死板,将道德与法治同其他科目一样,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课堂效果微乎其微。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方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我们带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也贯彻到了各个领域。活动情景模拟就是指,给学生建造一个符合本节课所传授知识的相符的情景,以此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更加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声音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思路逐步深入时,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在进行《天气虽冷有温暖》的授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冬天下雪的视频,或在教学PPT中使用冬天的背景,让学生融入其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这样就能加深学生的知识的理解,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二)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情境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普遍较小,但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每一寸土地都十分了解。因此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可以通过他们身边的环境,给学生更直接的感触,就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使其获得更深的感受,同时,学生也能更加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到的道德與法治的知识,在其脑海中形成道德与法治的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课本的知识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在进行《花儿草儿真美丽》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带学生去室外、花园等地感受真正的花花草草,让他们感受到这些花花草草的生命力,在微风下沐浴阳光,伴随着阵阵清风不断舞蹈。阴雨袭来,在寒冷中互相取暖,让学生体会到每一株花草都是一颗值得重视的生命。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玫瑰花,告诉学生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是安全的,要注意对自身的保护。利用形形色色的生命去让学生体会课本中枯燥的知识,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让学生有了新的不同的感悟,这才是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活动情境的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影响学生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红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8(11):188.
[2]和炳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5):77.
[3]刘祥金.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55.
[4]沈婧婧.小学德育课程情境的创设价值: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8(11):94-96.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