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兵
摘 要:课堂留白,是建立在教学基础上的,给学生一定思考的空间、合作探究的时间,找寻学习中问题解决的路径,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手段。对教师而言课堂留白,是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抓手,是教师课堂中讲授时间、知识到什么程度的调整。对学生而言,课堂留白是知识预习的需要,是课堂探究的过程,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留白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生成之间,会产生某些偏差。
课堂留白,是建立在教学基础上的,给学生一定思考的空间、合作探究的时间,找寻学习中问题解决的路径,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课堂留白的教育学、心理学的依据
从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角度来看,课堂留白就是根据地理知识的特点教师设定一定的空白,适度的模糊,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地填充空白,积极地思考,进而让学生在自主填白的过程中,地理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构建成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
课堂留白,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再思考,让学生对答案进行批判性思考。
课堂留白,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流程,融合在各个教学环节,是地理老师进行课堂设计中,导学案中的预设的教学目标,到课堂中学生的知识生成的结果之间的桥梁。
所以,课堂留白这一艺术的教学手段,能给学生更多的新鲜“空气”,可提高課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就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留白做了几点思考。
二、留白的方式
1.导入留白
一节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导入。在导入课程内容时,适当的留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有利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新内容的学习。例如必修1《洋流的地理意义》的导入,利用郑和下西洋、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事件,找寻没有内燃机的年代,是什么样的力量帮助他们渡过宽阔大洋的。
2.时间留白
时间留白包括课内时间留白与课外时间留白。地理教师必须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整理、提炼的时间。课堂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探究活动可激发学生思考的空间,点燃智慧的火花。
例如,讲授热力环流的知识点时,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甲、乙、丙三点的气压、气温、气流方向、等压线的抬升与下压,四个变量的关系。如:下图甲点对应的是(热、低压、气流上升、等压线下压)。让学生在留白中思考,思考中理解,理解中感悟,感悟中提炼。
课外作业也应适度,给学生留足自我学习与消化吸收的时间。
3.提问留白
课堂提问、追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课堂提问中应用好留白的艺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例如讲授《大气环流》章节时,学生学习了三个气压带、四个风带后,教师提问:高低气压带的成因是什么?哪些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引起的,哪些是气流动力因素引起的?哪些气压带风带多雨?哪些气压带风带少雨?给学生思考、整理、提炼的时间。
4.绘图留白
图形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把地理学的核心知识点落实到图形中去,通过绘制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事物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探寻地理学的规律与原理,实现知识点的图文转换,图图转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地理学的知识点。例如,在导学案中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热力环流示意图、三圈环流、三风四带、大洋环流等。学生绘制的图形要求正确、美观、熟练。
三、课堂留白的再思考
1.课堂留白不等于不管学生,相反留白期间教师要巡视、观察学生的学情,主动地发现问题,找寻学生自主探究的难点、突破点,为接下来的追问、讲授提供针对性的依据。
2.课堂留白的时机与分寸的把握,留白的时机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地掌握安排,一般以问题导入、探究活动、课堂练习、当堂检测的形式,穿插在整节课的教学中。留白的内容一般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学习的重点难点,但难度不易太高,以中等难度为宜。
3.课堂留白的时间的长短,如一节完整的地理课留白的时间,一般以2~3次为宜,一次3~5分钟为好。留白的次数太多,时间太短都不利于学生地理思维广度的扩散、深度的挖掘。
4.课堂留白期间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一般不宜过多干扰学生的思维为好。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别无意识点拨,一两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期许的眼神,巡视中指出的一点错误,等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高中地理教学需要留白。但留白不是一无所有,不是教师什么都不讲,而是在某些时候,教师有意不讲,给学生留下思考与想象的空间,从而达到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海良.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题复习课堂教学例谈[J].地理教育,2016(9).
[2]邱力俊.例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J].地理教学,2018(6).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