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海杰
[摘 要]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数学注重课堂过程、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注重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文章通过一节复习的课堂教学的一个“意外”环节的展示和反思,阐释了教学注重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关注课堂探索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重视导放结合、自主探究和注重师生角色有效转换.
[关键词] 案例分析;动态生成;探索过程
引言
通过几年的课改,在新的教学理念的熏陶下,我们的学生已经焕然一新: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他们在课堂上个个精神十足、火眼金睛,带着探索精神与教师的“权威”进行着抗衡;学生身上有着一个个不安分的细胞,一个个聪慧、睿智的脑袋,偶尔会在教师津津乐道之时,猝不及防地跃然而出,让你不知所措、欣然喟叹. 笔者的课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很享受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课堂和这样的思维碰撞. 前不久,类似的经历再次发生. 这是浙教版八上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的第二节复习课. 备课时考虑到上节课已经对基础知识进行过详细的整理与归纳,于是精心选择了几道寓方法性、过程性、探究性、操作性于一身的综合题,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
案例分析
课堂上,首先课件中展示了一道题:小章沿对角线将长方形纸片剪开(如图1所示),得到如图2所示的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片. 已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 cm,两个锐角分别是30°和60°,通过操作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3所示的形状,使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
小章同学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以下几个问题,请大家帮助他解决.
问题一:将图3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4的位置,使点B与点F重合,请求平移的距离.
问题二:将图3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5的位置,AF交DE于点G,请求线段FG的长度.
对于问题一,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很快解决了.
生1: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C的长,为5 cm.
“回答基本正确,只是几何证明格式上有些问题.”笔者追问道:“书写推理过程要规范,哪位同学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就更好了.”
生2:图形平移的距离是指一对对应点连线的长度. 所以,平移的距离是线段BC的长.又在Rt△ABC中,AB=10 cm,∠BAC=30°,所以BC=5 cm,所以平移的距离为5 cm.
这时笔者很高兴,已达到自己预期的第一个教学任务:几何证明书写要规范,顺利地进入了第二个问题.“老师,我好像知道了.”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平时总是不善言语的学生(生3)微红着脸蛋,眼睁睁地望着笔者,含羞地说着. 笔者心中暗自惊喜,想不到难得举手的她此刻也情不自禁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笔者毫不犹豫地把发言的机会给了她,让她讲解了起来.
考虑到她难得举手,虽然笔者认为其他同学考虑的时间还未充分,但笔者珍惜她这次难得的举手,便立刻向全班叫了“暂停”,让她来讲解.
生3:因为∠AFA=30°,所以∠GFD=60°.因为∠D=30°,所以∠FGD=90°.在Rt△EFD中,ED=10 cm,所以FD=5 cm.在Rt△FGD中,FG== cm.
“大家说,她回答得好不好?”笔者开心地问道.
“太棒了!思路清晰、干脆利落.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到.
“老师,我还有一种办法哦. ”声音洪亮地抢答着,笔者立刻请她(生4)来讲解.
生4:“在Rt△EFG中,求FG稍微简单些.”
大家仍然连声称赞:“这个方法也很好.”
经过这两位同学的积极发言,大家开始情绪高涨.“我来,我有更好的方法.”笔者一看原来是一位平时较调皮、有点小聪明的学生在下面咕哝着.此话一出,全班愕然,随即哄堂大笑,并有不少同学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笔者稍稍迟疑了一下,便面带微笑,请他把话讲完.
生 5:因为∠ A1FA=30°,所以∠GFD=60°. 因为∠D=30°,所以∠FGD=90°.又∠ EFA1=∠A1=30°,所以△EFA1是等腰三角形,所以EG是FA的中垂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所以FG== cm.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是一个较为“新奇”的思路!这引起了笔者足够的重视,所以笔者耐心地让该学生先说明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大家一起来讨论这种方法是否正确. 在赞赏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理解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对解法的质疑,旨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猜想和善于表达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虽然最后也能算出FG= cm,但这样的做法是否严密呢?不多久就有同学提出了异议.有学生提出:“如果△EFA1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点E 必在线段 A1B1上.点 E 为什么在线段 A1B1上?”顿时,许多学生在下面开始“爆吵”说:“是啊,是啊!”这无意中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三点共线”问题.
由于“三点共线”问题是平时接触不多的,且具有相关的技巧性的问题,所以大多数学生对此问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望题兴叹.这个“意外”笔者在课前也没有做充分准备,但课堂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應勇敢地接受这种动态生成性的课堂,应该理性地接纳这种始料未及的体验,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课堂. 正如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窃窃私语、议论纷纷,顿时教室气氛异常活跃.笔者借势引导学生对这个“意外”提出一些问题,最后我们共同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点A,E,B三点共线?
问题二:如果点E在线段AB上,那么点E是线段的什么点?
这时的学生有的思考,有的翻书,有的小声议论.笔者静静地站在讲台上,欣慰地看着学生们争辩,萌生一种“遥想公瑾当年”的欣喜.
我们的学生真的是非常高明,在片刻的沉默后,就有学生举手了.
生 6:因为∠B1=∠B1FE=60°,所以B1F=EF,所以△B1FE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EF=B1E=B1F. 因为在Rt△B1FA1中,所以E 在线段A1B1上,且点 E 是线段A1B1的中点.
生:……
铃响了,学生们余味未尽,教室里谈笑声正浓.笔者也陶醉在学生挑战权威,不迷信书本,勇于从书本出发深入探究的思维方式,不正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吗?
下课后,笔者与学生谈起今天上课的感觉如何,他们说:“这才叫学数学,要是天天这样上数学课就好了!”这就是学生的心声,同时也给笔者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案例反思
1. 注重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面带微笑,请他把话讲完”“欣慰地看着学生”“一阵掌声响起”“大家开始情绪高涨”“学生们余味未尽”“教师站在学生当中、倾听他们的讨论或参与他们的讨论”.这些都是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表现,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体现. 当老师成了学生的伙伴,成了学生的朋友后,在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时,学生便无拘无束,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为学生提供极大的创造空间,才会有之后学生精彩的表现. 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活泼地体现了出来. 这才会有这样的心声:这才叫学数学,要是天天这样上数学课就好了!
2. 注重师生角色有效转换
对学生而言,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学生总是被动地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他们像“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实践表明,学生经历实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证明等活动探究得到的知识,是深刻的、有意义的. 对教师而言,要跟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 教师不仅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且也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注重由“结果”向“过程”转变、注重由“转授”向“引导”转变、注重由“教”向“学”转变.
3. 创建知识“生成过程”的课堂
新課程的教学理念强调注重过程的教学,就是要突出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生成过程. 一个是“教”的过程,是外在的;一个是“学”的过程,是内在的. 数学课堂要更多地展现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让学生去体验、在体验中总结,继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数学课堂应是有知识“生成过程”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亲身经历知识生成、发展过程,那么这样才是有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