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选穴规律分析

2019-09-12 07:29白振军邹德辉
关键词:攒竹膀胱经经脉

白振军,邹德辉

(1.山西大同大学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干眼症(角结膜干燥症)是指某些原因造成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或质的异常,以及泪液动力学异常而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自觉症状和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统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致病因素中干燥的空气、不规律的生活、过度使用空调、广泛普及的隐形眼镜、视频终端的使用、眼药的过度使用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过敏、感染、免疫性疾病等)使干眼症患者日趋增多[1]。干眼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有眼睛干涩、眼痒、有异物感、眼痛灼热感、畏光、怕风、分泌液黏稠、视力减弱等,双眼均可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泪液分泌量的异常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人工泪液、润眼剂等滴眼液对症治疗为主。由于大多数滴眼液含有多种药物成分或防腐剂,长期、过量使用会对眼表造成毒性损害;而针灸疗法具有创伤小和增加泪腺分泌、安全有效的优势,可以疏通经气,统调周身及局部气血运行,养血活血,具有一般药物和其他疗法无可比拟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2]。

1 资料及标准

1.1 文献遴选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中,以“干眼症”“针刺”“针灸”“电针”“腧穴”为检索词,检索时限为2004年10月-2018年10月,文献选取《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等相关刊物,筛选文献共计80篇。

1.2 纳入条件

①干眼症的临床病例研究;②治疗干眼症显效;③患者不限年龄、病因、种族、性别等但具有可比性;④以针刺腧穴为主,结合灸疗、电针、刺血、熏洗、中药等综合治疗;⑤一篇文献同一腧穴纳入1次。

1.3 排除标准

①综述文献、学位论文及个案报道;②动物实验;③非临床治疗;④样本数<10,未具体取穴或列出取穴不详的文献。

重复发表的文献,计为1篇。

1.4 资料处理

将纳入腧穴按筛选方法分类整理,设计资料提取表,录入文献,包括作者、病案数、发表时间、治法、穴名、穴数等。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按照归经、出现频次、所属部位等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纳入文献80 篇,用穴73 个,其中十四经穴52个,奇穴21个。

2.2 从选穴角度分析

选用73个穴位频数统计,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攒竹(65)、睛明(58)、太阳(56)、三阴交(44)、丝竹空(43)、合谷(43)、风池(37)、四白(36)、太冲(29)、瞳子髎(27)、足三里(26)、太溪(23)、百会(21)、承泣(17)、曲池(13)、肾俞(12)、肝俞(11)、丰隆(10)、外关(10)、阳白(10)、阴陵泉(9)、鱼腰(9)、光明(9)、照海(9)、血海(8)、迎香(6)、气海(6)、球后(5)、内关(5)、天枢(5)、尺泽(4)、大陵(4)、养老(4)、内庭(4)、中脘(4)、复溜(3)、脾俞(3)、下睛明(3)、少泽(3)、上星(3)、神庭(3)、行间(3)、列缺(2)、太渊(2)、足临泣(2)、肺俞(2)、关元(2)、天柱(2)、上健明(2)、上睛明(2)、印堂(1)、四神聪(1)、完骨(1)、翳风(1)、翳明(1)、耳尖(1)、下脘(1)、地五会(1)、神门(1)、膻中(1)、阳陵泉(1)、正睛明(1)、内睛明(1)、上泪点(1)、下泪点(1)、上明(1)、新明(1)、上目通(1)、下目通(1)、泪腺穴(1)、干眼穴(1)、攒竹下(1)、蝶腭神经节(1)。使用以上腧穴共计742 次,平均10.16穴次,高于平均穴次的穴位有17个,共计561穴次,占总穴数23.28%,占全部腧穴总频次75.60%。十四经穴52个,总频次为650次,占87.60%;奇穴21个,总频次为92次,占12.40%;其中攒竹使用频数最高,为65 次,占总穴数8.76%。出现频次较高的前 10 个穴位依次为攒竹 65 次(8.76%)、睛明 58 次(7.82%)、太阳 56 次(7.54%)、三阴交 44 次(5.93%)、丝竹空 43 次(5.80%)、合谷 43 次(5.80%)、风池 37 次(4.99%)、四白 36 次(4.85%)、太冲 29 次(3.91%)和足三里26次(3.50%)。

2.3 从所属经脉角度分析

对最终得出的73 个穴位进行归经。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153)、足阳明胃经(98)、足少阳胆经(88)、手阳明大肠经(62)、足太阴脾经(61)、手少阳三焦经(54)、足少阴肾经(35)、足厥阴肝经(32)、督脉(28)、任脉(14)、手少阴心包经(9)、手太阴肺经(8)、手太阳小肠经(7)。腧穴频数较高的前6位经脉如表1所示。

表1 前6位腧穴归经情况

2.4 从所属部位分析取穴

将人体分为头颈、胸腹、腰背、上肢、下肢5个部位,73 个穴位的具体位置依照5 个部位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常用腧穴人体各部位分布情况

3 讨论

干眼症属中医学“白涩症”“干涩昏花”“神气枯瘁”范畴。《审视瑶函·白痛》曰:“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不肿不赤谓之白,沙涩不爽谓之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热胜则肿,燥胜则干”。燥五行属金,为秋季主气,故白涩证多发于秋天。正如《审视瑶函·白痛》云:“秋天多患此,俗称稻芒赤目者”。干眼分为水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2种类型。前者由泪腺疾病或者泪腺功能不良引发,后者主要指睑板腺功能障碍[3]。正常人的眼睛会不断分泌泪液,泪液排出到结膜囊后,通过瞬目使泪液均匀分布于眼球表面,形成泪膜,对眼球起保护和润滑作用。泪液汇聚到内眦处,通过泪点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进入泪囊,再经由鼻泪管流入鼻腔。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泪液分泌或蒸发的因素均可导致泪膜的不稳定,进而引发眼表损害及干眼症[4]。

攒竹能宣泄眼部郁热而散结、通络明目。睛明穴又名泪孔、泪腔、目内眦,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起始穴,同是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交会穴,为治疗眼疾之效穴,取之以调眼部气血,滋阴清热[5]。王冰注:“谓睛明二穴也,在目内眦,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之会”,主要用于治疗一切急慢性眼病。攒竹、太阳、睛明、丝竹空、四白为局部取穴,四穴可活血明目通络,疏通眼部的气血,促进泪液的产生和分泌,加强泪膜的稳定性。风池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交会穴,为祛风清热、通达脑络和目系之要穴,能疏导头面气血,加强眼区穴位的经络疏通[6]。合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为远端取穴。合谷、太冲分别属于手阳明经、足厥阴经的原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行经及留注的部位。原气根于命门为肾间动气,是维持生命机能的物质基础,通过三焦布散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十二经脉之大主,故原穴是调节人体气机的要穴。合谷归属手阳明经,多气多血之经脉,偏于调气、活血;太冲归属足厥阴经,少气多血之经脉,偏于调血、养血。合谷配太冲,一阴一阳,一气一血[7],能平阴阳、通经络、调气血,相互为用,是一组阴阳齐平、气血共调、脏腑同治的针治处方。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相交穴,针刺能运脾养血,调补肝肾;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合穴、下合穴。脾胃是为后天之根本,气血生化之源泉,针刺足三里可生化气血,健脾生津,与三阴交配合可加强滋阴养血明目之效[8]。

从循经取穴规律分析,腧穴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条经脉是膀胱经、胃经、胆经,其次是大肠经、脾经、三焦经。《灵枢·口问》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五脏六腑的精气皆通过经脉上注于目,对其有濡养作用。因此,眼部气血的生成和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眼部正常功能的发挥。从经络与脏腑相通的关系来看,眼与十二经脉相互关联。膀胱经、胃经、胆经皆为起于眼或眼附近的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经筋分别维络在上睑、下睑、外眦部。足太阳为目上冈,足阳明为目下冈,足少阳之筋结于目眦为外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针灸治疗干眼症取穴频数最高的膀胱经、胃经、胆经,与眼部经络分布相符,说明针灸取穴多重视局部取穴与经脉循行起止点结合。手阳明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其支者……上挟鼻孔”。针刺大肠经可通调气血,疏通经络,改善眼部的气血循环。三焦主通行元气,历络五脏六腑,是水液运行的通道,也是气化的主要场所,针刺三焦经可通行元气,运行水液,滋阴明目。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针刺脾胃经穴,可健脾利湿,补益气血,养血明目。

从分部取穴规律分析,本病的病位在眼部,是眼部气血津液生成不足与耗散过多所致。本研究发现,头颈部取穴最多,以局部用穴为主,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理论的治疗规律。73个腧穴中频次最高的前10位,绝大部分位于眼周,其次为上下肢。

通过对以上结果分析,干眼症的针灸治疗主要是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为选穴原则,但目前干眼症针灸治疗辨证分型标准不明确,缺乏共识,有待进一步规范、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攒竹膀胱经经脉
掐攒竹止打嗝
掐攒竹止打嗝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攒竹穴针刺方法及临床应用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