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老好村纳西族古歌“跳火神”考察

2019-09-12 08:04
民族艺术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古歌对歌阿勒

邓 虹

一、纳西族古歌(1)稍严格一点说,应称为“纳西族古歌《阿勒蹉》”。2013年11月云南省政府公布命名为“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时为“纳西族‘阿勒古歌’”,省去了“蹉”字。若译成汉语应为“火神古歌”,“阿勒古歌”这种译法可称为半纳(西语)半汉(语)。我们文中统一译为:纳西族古歌“跳火神”,并将古歌一词放在纳西族一词后面,既体现了古歌不但要唱,还要有舞蹈伴随的文化内涵。“跳火神”概述

纳西族古歌“跳火神”是纳西族在每年六月“火把节”期间“迎神消灾”“祈求丰收”祈祷活动中表演的一种传统歌舞艺术形式。流传于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的老好村纳西族群众中。

纳西族古歌“跳火神”系汉语对纳西语的翻译。纳西语读音为“阿勒蹉”。“阿勒”汉译是“火神”的意思,“蹉”为“跳”,合在一起即可译为“跳火神”。另外,在老一辈的维西汉族中,还将“阿勒蹉”的表演称为老好村人的“唱史歌”。根据以上两种称呼,并把族名冠在前面,我们将其译为:纳西族古歌“跳火神”。

纳西族古歌“跳火神”起源于何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是我们首先会关心的问题。但遗憾的是在许多有关纳西族的史籍著作中都没有提到“阿勒蹉”,仅只在各类祭祀项中说到古代纳西族有“祭火”的习惯。据老好村一些纳西族老人讲述:现今居住于维西永春河两岸的纳西族主要是由两路不同地域的古代纳西族组成。一路是由四川木里而来的纳西族,另一路则是唐初蒙舍诏并吞越析诏后被打散的纳西族残部。他们原先以狩猎为生,居无定所,后来发现永春河两岸不但气候好,还适宜种植才先后定居下来。既然老好村纳西族的祖先最初是由遥远的外地迁徙而来,那么毫无疑问,他们的祖先也会把与自己民族相同的基因,适合自身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的音乐文化随迁徙而来,并想方设法将其保留、传承下去。

古歌以“跳火神”仪式为传承载体,世代口传心授,其篇幅浩大,内容繁多,所涉内容有民族迁徙、狩猎寻址、建庄立寨、农耕收获、男女情爱以及日常社会生活劳动中的互助互爱等。这些都是古代纳西族先民们社会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表演集诗、歌、舞三位一体,是典型的人类早期歌舞艺术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举行古歌活动的唱跳中,有不少唱段是以男问女答的演唱形式出现的。往往是由男性提问演唱,而回答者则由女性(即扮火神者)担任。这其实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母权制在古歌“跳火神”中的反映。它隐喻古歌“跳火神”这一祭祀习俗最迟也应源于纳西族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甚至还可以继续往上推。再如,凡每年举行古歌“跳火神”活动之前,首先均要由村中年纪大、有威信的几位老人出面商讨祭祀事项,一切听从他们的安排。实际上这是古代国家未形成之前带有原始民主性质的长老制的遗风。这种由村中长者集体定夺的古歌“跳火神”祭祀活动遗风,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的2009年“纳西族古歌‘阿勒蹉’传承会”成立之前都在老好村纳西族中存在。远古时期,纳西族先民对自然界的许多异常现象如雷、电、风、火、雨等灾害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现象无办法处理,对其十分恐惧。为求得平安、消除恐惧,他们只好借助于一些超自然能力的保护,在精神上寻找一种信仰,于是心理上就产生了对诸如天神、地神、火神等众多的神灵崇拜,并在各自的族群中,在一定的时间和场所设置祭坛加以祭拜。在祭拜的过程中,除了设坛、屠畜牺牲、编念祭词之外,众族人围着祭坛或放声歌唱,或闻歌起舞是娱神取悦最重要的方式。这也就是原始宗教祭祀仪式最初的形态。换句话说,原始宗教仪式的产生,是神灵崇拜的结果。而纳西族古歌“跳火神”形成的历史根源,恰恰又是神灵崇拜。纳西族的先民在思维能力尚欠成熟、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远古时期,将“火”这种既爱又恐惧的自然怪物树立为神之后,当然就要加以崇拜。每年在一定的时间、场地上,将它请回到村寨中颂赞、供奉之后,还要将它原路送回。如果族群因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而迁居异地时,人们在心灵上首先就要带着这位神灵随族群而迁移。到了新的驻地,还得严格按照原先的祭祀仪式行事。

就古歌“跳火神”的歌词、音乐、舞蹈来看,其主要内容多反映纳西族先民时期的日常社会和生活的真实情况。就歌词的结构形式而言,他们以自己熟悉的语言和方式,创造了五言体的诗歌形式和采用“增琚”(2)即纳西族传统诗歌的一种独特表现手法。也有的称为“借音格”。这种以比喻达到表意的艺术手法,使唱词读起来既押韵,又有明快的节奏感,再配以短小、简朴又优美的音乐和舞步,这样就使整个祭祀仪式显得庄严中有欢快,敬仰中有活力。

古歌“跳火神”的表演具有明显的团体性质,带有很强的模式化。在举行活动时,是以村为单位,全村男女都积极参加。这种全村性的祭祀演唱活动经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已成为一种公共文化财产,凡参与者都要尽力掌握所唱的词、曲、舞蹈等技艺。久而久之,一部分熟练掌握了技艺,声音好、舞姿正的人就会脱颖而出,成为歌舞场上的领头人。

老好村位于永春河西岸森林茂密、雀鸟欢唱的五指山麓,山脚下就是潺潺流淌的永春河。河东岸山坡上分散有纳西族、彝族、藏族等民族的村寨,村前有一条南通丽江,北上德钦的古道。老好村离县城保和镇汉族居住地仅一里之地,形成了老好村纳西族既远离自己民族的团队,又靠近其他异民族领地的局面。在上千年与汉、藏、彝等民族的交往中,他们无论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或是宗教方面都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不少精华文化,如在语言方面,大多数纳西族都能讲汉话,而且在发音上也靠近了汉语。如纳西语中没有an 韵,但在老好村一部分纳西族中,却能很顺利的发出an韵。在服饰方面:平时老好村纳西族进城办事或游玩,除少部分老人身上穿自己民族的古老服饰之外,大部分中青年都喜欢穿汉族的服装。尽管如此,每逢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期间,他们都身着清一色的纳西族古服饰,这样的打扮让其他民族看着都赞羡不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老好村六月火把节的古歌“跳火神”活动仍然盛行。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由于“四清”等政治运动的冲击,致使古歌“跳火神”活动时断时续。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古歌“跳火神”被当作“四旧”强行禁止。“文革”结束时,古歌“跳火神”已面临着传承者断代,祭坛旧址杂草丛生的局面。改革开放后,在党的文艺政策感召下,老一辈老好村人自觉组织起来共同回忆古歌“跳火神”的唱段,相互切磋,终于在1983年的火把节期间将古歌“跳火神”重新搬上村中的广场。2009年,全村老人遵循“长老制”议事规矩,商议成立了“纳西族古歌‘阿勒蹉’传承会”,并推选出能唱善跳,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村民木逢春为会长,声音好、记忆古歌“跳火神”歌词较为完整的木仙为副会长。2013年,纳西族“阿勒古歌”被选入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纳西族古歌“跳火神”的组织和表演

传统的古歌“跳火神”表演带有浓郁的原始宗教祭祀性质,它是纳西族先民用唱和舞与神灵对话。人们认为,通过这种载歌载舞与神灵对话的方式,既能驱逐不祥,使村寨平安,人畜兴旺,也能取悦于神,使神感激于人,起到人与自然更好地和睦相处的作用。故在举行正式祭祀活动之前,需要严格按照以下几个套路进行:

(一)组织和选择日子

“跳火神”的日子选择一律以老祖宗传下的为准:腊月(农历)6月25日晚正式开始活动。27日下半夜结束。本来火把节应是6月24日这一天,晚饭后,近邻村的纳西族、彝族和汉族等都手持燃烧的火把、香面到田间、地角或街巷进行驱邪活动。但老好村人过节的日子却要拖后一天,为什么要拖后?他们都说:“过火把节的日子拖后一天是等候迎接火神!”

传统的古歌“跳火神”表演的参与者仅限本村的男女群众,外村的纳西人不予接纳,但在正式表演的第二天可作为嘉宾邀请前来观看,并给予热情接待。属亲戚或朋友的,可随亲戚或朋友到家热情招待饭菜并留宿一晚。如属已嫁出去的本村女人,到时欢迎回村参加活动。这种严格以村为单位的古歌表演活动,均由本村年纪老、有威信、有组织才干的长辈集体商议出面组织。

(二)开演前的设坛祭祀

传统的古歌“跳火神”活动,是从农历6月25日开始的。这一天是全村人最为忙碌的一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杀羊作为节日的主食品和牺牲。吃过早餐,男人们到祭祀火神的广场上设坛——扎大火把,女人们则打扫广场。午时,大家将高约五六公尺、两人多粗的大火把竖立于广场中央,然后再从庄稼地里取来几束结子饱满、花还带于籽边的葵花和青苞谷连杆捆扎于大火把上,并把刚采摘来的香柏叶和山花装饰其周围,以示今年是个丰收年,全村百姓将丰收的果实先请火神尝鲜。布置完祭坛,人们才各自回家。

(三)古歌“跳火神”的正式表演和内容

6月25日,吃完丰盛的节日晚餐,全村人都换上崭新的纳西族传统服饰,各人手提一个小凳子,陆续来到大火把前。这时大火把前另堆有一堆柴火,这是今晚表演古歌时用的,还未点燃。人们以先老后幼,男女分开的方式自觉地将手中的矮凳放下,围柴堆或坐或站。临近黄昏,活动主持人看全村人已到齐,便宣布寻找火神开始!坐着的人起立,谈天的人止声。主持人从一位姑娘端在手中的盘里捡起三炷香,一手端起酒杯,念着祭词不断地向柴堆上抛洒酒,绕了一圈后又回到原来站着的位置,大声宣布:“鸣枪!点火!”顿时场外火枪齐鸣,柴堆也被点燃,主持人将手中的三炷香点燃插于未点燃的大火把下的泥土中,算是已给祭坛祭拜完毕,然后退出人群圈外。随着火堆开始冒青烟火把渐渐燃烧起来,围火而坐的男女也在领唱者的带动下,放开了歌喉,唱起《阿勒花库》(3)《阿勒花库》:曲调名,系纳西语。文中将它作为歌曲的名称,其下方括号内为所唱唱段的内容。此曲调在古歌中出现最多,所以凡遇到采用此曲调演唱不同内容的唱段,均采用《阿勒花库》这一歌名,并在题目下方括号内标注所唱内容,如后文的谱例3《阿勒花库》(京城拿丝绸)。。

《阿勒花库》(寻找火神)的演唱一开始采用男女混声齐唱,叙唱顺序从天空的白云下开始,翻越千山万水,终于寻到火神的踪迹后,表演改为男女对唱,曲调不变,以男问女答的方式进行演唱。歌词内容包括:“恭请”“开荒”“建庄”“访庄”“赎马”“庄王”“求门”等7个部分,其中,唱完“恭请”之后,稍事休息,男女仍以对答的方式进行演唱,但曲调已由原来叙述性较强的《阿勒花库》变为抒情的《郭仔左玛菊》(4)《郭仔左玛菊》:曲调名,系纳西语,汉语意思为:啥事无须做。。

谱例1(5)谱例来源:2017年6月9日采访于维西县老好村,演唱:木逢春、木仙、钱玉香,翻译:木逢春,国际音标:吴成虎,记谱配歌:邓虹。

谱例2(6)谱例来源:2017年6月9日采访于维西县老好村,演唱:木逢春、木仙、钱玉香,翻译:木逢春,国际音标:吴成虎,记谱配歌:邓虹。

《郭仔左玛菊》全曲音区仅只在八度内,以四、五度音程上、下大跳为基本特征,特别是在下行大跳时旋律从响亮的高音突然下行,音乐生动、活泼,别有风趣,与前唱的《阿勒花库》,无论在节奏上、旋律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郭仔左玛菊》的歌声刚结束,女方紧接着用《阿勒花库》的曲调对答道:

你地来不赢,

阿勒去选地,

选地未回来。

在接着以后的对答演唱中,采用《阿勒花库》的曲调唱完一部分相关的内容后,又接着《郭仔左玛菊》作为联叠循环直至“求门”,但“求门”在演唱时全体男女表演者都要站起来演唱。表演时,手牵手,脚的动作幅度很小,只能随着歌声作原地踏步。这表示恭敬之意,潜台词是火神已恭请到村了,全村人站起来迎接,同时也表示为第一晚上的迎神、寻神、请神活动结束。

25日晚将火神迎接到村后,26日这一天,可称是村中最热闹,最欢庆的日子:被邀请的邻村亲戚、朋友陆续到来,他们都随身携着诸如香油,腊肉、糯米等各式各样的礼物,表示对老好村火把节表演古歌“跳火神”的祝贺。

在各家各户招待客人的羊肉宴结束之后,客人在主户陪同下,欢声笑语地来到了表演场地。天还未擦黑,只见全村男女已经按老规矩自觉的以大火把(祭坛)为圆心,男女分别围成了一个舞圈。而被邀请来的客人和前来观赏的其他民族的人,则不分性别地在舞圈的背后站成了一个更大的观赏圈。同时,在祭坛方位的下方草坝上,也有一堆柴火放着,这是专为客人和其他来观看的人准备的。因为今晚的表演时间长,观赏者不能总站着看,加之客人又不会唱跳古歌,因此,如果想唱、想跳一阵,可以去跳《哦蒙达》或其他传统的纳西族歌舞。

老好村村民“跳火神”活动现场(摄影:邓虹)

主持人见吉时已到,便宣布表演开始。一位手持松明火的男青年首先登梯爬上场中竖立的大火把将其点燃,待青年下梯后,主持人同25日晚那样围着大火把转一圈向火神举行敬酒仪式。敬酒毕,主持人回到舞队中,这时在男女领唱者的暗示下,整个舞圈开始移动,在雄浑、豪迈的男女混声齐唱歌舞声中拉开了“对歌”的序幕,人们唱到:

去年马鹿跳,

今年又来跳;

去年山驴睡,

今年又来睡;

拉哈古跳场,

老虎来跳舞,

虎皮做经幡。

“对歌”的内容异常丰富,各段又有自己的主唱内容,但连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就目前所调查的资料来看,主要包括以下17个唱段:

1.邀请;2.团聚;3.赞来宾;4.敬酒歌;5.赞恩情;6.老人不知老;7.买寿调;8.赞公平;9.建“松迪”;10.劝人调;11.情歌;12.逃婚;13.慰老;14.同胞情;15.相会;16.赞自然;17.问。

在欢乐风趣的歌舞声中,再加上舞场下方草地上客人唱跳《哦蒙达》的助兴,使平日宁静的老好村充满了喜庆、热烈、祥和的氛围。这一晚上的“对歌”是人神共舞的仪举,要一直延续到第二天凌晨。

(四)穿插小戏表演

古歌“跳火神”在表演“对歌”这一晚,当唱跳至午夜时,还要穿插类似独幕喜剧《跳仓巴》的表演。剧中出现了身着藏族服饰、头戴面具的仓巴爷爷、奶奶和其儿子以及汉族先生和一个手持牦牛尾,背着白羊毛褂的大头宝宝。他们均用汉语对话,但唱腔却是采用藏族的山歌,这个现象十分奇特,我们多方向老好村的老人探询,他们却给我们讲述了久远的前辈留下的一个古老的故事,他们说:

那是几百年,也许是上千年的事了,有一年六月火把节,我们老好村纳西人正围着火神狂欢起舞,沉醉在“对歌”的歌舞声中,突然天际飘来一道彩云停留在舞场上空盘旋,全场人惊呆了,都歇舞观望。这时,一群孩子冲进舞场高声大喊“来客了!来客了!”人们循声望去,只见一汉族老先生引领着一位身着楚巴(7)楚巴,藏族男性上身穿的长袖立领长袍。,胸挂扁鼓的藏族老人和手持拨浪鼓的一男一女两个人来到了舞场边。经村中老人与之交谈,原来,藏族老人一家是来自西藏的仓巴(8)仓巴,藏族原始宗教“苯波教”的教徒或祭师。,他们从西藏出发,云游四方后,经印度,现在来到了老好村,看到这里森林茂密,山花艳丽,河水清悠,神歌醉人,便赶到村中来参加今晚的祭祀活动。村中老人恳切请仓巴为村占卜一卦,仓巴老人欣然允诺,占卜结果是:村为吉祥之地,人众平安,牲畜兴旺,只要辛勤耕耘,福永乐无边。全村人听了十分高兴,一致邀请藏族仓巴老人一家再跳个舞给村里人欣赏,于是仓巴老人一家在他们随身携带的扁鼓和拨浪鼓的伴奏下,先歌唱一曲辽阔、豪迈的“永(山歌)”,稍后随着鼓节奏声的不断变化,仓巴一家人时而悠悠起舞,时而挥袖狂歌。由于纳西人热情,藏族仓巴一家真诚,最后老好村人答应仓巴老人的儿子可在舞场中选一位纳西姑娘嫁予他。仓巴老人的儿子十分高兴,绕舞场一圈后,将一位美丽的纳西姑娘选为自己的意中人。这时,人们再抬头看舞场上空,那股七彩的霓虹已不知飘向何方,早已不见踪影。对歌又开始了,歌唱者的舞步也更加豪迈了。后来,在众人的提议下,凡每年的火把节祭神活动中,到这一晚的中间表演对歌时,大家都要停下来把这个故事演绎一遍。从那时起,这个表演就成了老好村古歌跳火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听完以上故事,我们似乎已察觉到:纳西族的先民们在热情接纳藏族仓巴一家的同时,也已将藏族文化元素十分自然地融入到了自己原始宗教的血液中。

(五)结束仪式:祭送

27日午饭后,全村人相继将各家的客人送出村寨,返家休息。邻近黄昏,全村人再次集中于舞场。这时,昨夜的大火把虽已燃烧尽。但仍有余火。人们便将各自带来的柴火堆放在一旁,取一半架在余火上任其随风点燃。之后,如25日晚那样男女分别围火堆而坐,采用《阿勒花库》的音调,开始齐唱祭送火神的歌:

屋前滴水檐,

公鸡送一对;

火神送上天,

侣伴送上天。

祭送的歌词演唱程序与25日寻找火神的程序相反:寻找火神是从“天空白云下”一直唱到将火神请到村中为止;而祭送火神却要从“古老纳西村”开始一直把火神及其伴侣送至白云下为止。

夜更深了,躲在云层中的月亮渐渐往西移去,好像示意着今晚祭送火神的活动也即将谢幕。几个演唱者站起来将剩余的柴火添进火堆,随着噼噼啪啪火焰的升腾,那混声齐唱的歌声仿佛更响亮了:

老虎拖牛户,

三条一起拖;

堵住火神路,

堵路堵得牢;

火神送上天,

侣伴送上天。

在最后的歌唱声中,有专门指点的人不断地向火堆中抛洒茶水以及香柏叶,表示将火神迎接到村盛情招待后,过完火把节又将其盛情送回,望火神今年再也不必牵挂,放心回到“天空白云下”安享幸福!至此,老好村纳西族三天的火把节祭祀火神的活动方告结束。

三、纳西族古歌“跳火神”的音乐、舞蹈

传统的纳西族古歌“跳火神”的唱腔音乐,其布局由《阿勒花库》《郭仔左玛菊》和《对歌》三首歌曲组成,它们与跳火神的仪式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其中《阿勒花库》和《郭仔左玛菊》主要用在跳火神开始“寻找火神”“迎接火神”等至“求门”和祭祀仪式结束即“祭送”中。而《对歌》则用于仪式高潮“对歌”活动中。以上三首歌曲均属一曲多用可反复演唱的歌曲。它们各自歌曲的组成结构均短小,简洁。结构功能关系和层次布局比较明晰,但在具体的表演和演唱方式上各具自己的特点:

(一)《阿勒花库》此曲演唱时采用坐与站的表演方式

用于古歌“寻火神”“迎火神”和“送火神”的活动中,此曲属“跳火神”音乐的核心曲调,也是以上三部分活动中的“母曲”。此曲与谱例1是同名歌曲,但结构不同。

此曲例是两句体的五声羽调式歌曲,旋律流畅,具有叙事风格。其唱词属典型的纳西族传统对称的五言一句的体式。但演唱者并不按照“老套”平衡的上下句组织音乐,而是运用旋律与节奏的变化,将惯用的对称打破,使其形成对比:上乐句把第三小节的旋律拉长(拖腔);下乐句使旋律变得紧凑,只用两小节便结束,形成了前松后紧的效果,让音乐听起来有层次感。在寻、请和送火神的唱词句式结构中,由于叙事的需要,除上例两句唱词为一段之外,还会出现三句、四句,甚至到六句为一段的唱词,《阿勒花库》这个二句体结构的曲式,就可以在基本框架下灵活变化,适应不同唱词结构的音乐。其特点是随着唱词结构的变换,在旋律上综合运用第一、二句的材料发展出第三句,从而使音乐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结构的唱词。如下例是《阿勒花库》的基本形态,曲式结构是2+2,二句体乐段,配合两句唱词;而前文所列谱例1,则是基本形态的发展,是3+2+3,3+2+3,是三句体乐段的变化反复,配合了六句唱词。

谱例3(9)谱例来源:2017年6月9日于维西县老好村采访所得。演唱:木逢春、木仙、钱玉香,翻译:木逢春,国际音标:吴成虎,记谱配歌:邓虹。

谱例4(10)谱例来源:2017年6月9日于维西县老好村采访所得。演唱:木逢春、木仙、钱玉香,翻译:木逢春,国际音标:吴成虎,记谱配歌:邓虹。

这种音乐发展手法不但丰富了表现力,也解决了用同一曲调演唱不同唱词结构这一难题。

(二)《郭仔左玛菊》这首歌曲采用坐唱形式表演

在古歌跳火神中,主要与其他曲调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这是一首两句体的羽调式歌曲。各由三小节组成,属于对称的上、下句体的曲式结构。其旋律上乐句从低到高上扬,下乐句则是从高到低下降。上扬的旋律采用切分节奏型和较自由的延长音,抒发了直畅、热烈的情绪;下降的旋律线体现出歌者风趣而诙谐的乐观精神,特别是下乐句第三小节后半拍用徵音(sol)下滑至角音(mi)的处理,耐人寻味。

(三)《对歌》在古歌“跳火神”中,《对歌》的音乐算是比较独特的一个唱腔音乐

从旋律音调上看,它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律动感;从歌词上分析,包含了叙事功能。

以下《搓倮紫倮》(对歌)(11)《搓倮紫倮》,曲调名,系纳西语,意为对歌。曲例的结构是三句体乐段的反复。音乐以级进的方式形成波浪式的线条,在上行级进至最高音(角)形成高潮,突然又以下行五度大跳后逐渐级进落至主音羽,稍延长后,重复变化了的第一乐段作结束。全曲节拍形式较自由,2/4,5/4,4/4等节拍交替出现。调式为五声羽调式。整个歌曲给人以朴实、厚重之感。

四、古歌“跳火神”的音乐特征

(一)调式音阶

古歌“跳火神”的音乐,皆采用五声羽调式。

(二)旋法和节拍

旋律以级进为主,有六度以内的大跳。这种音域最适合群众性的齐唱,且演唱起来比较舒适。古歌的唱词均为纳西族古老的诗歌形式,即以五个音节为一句。演出中,音乐节拍的处理有的较规整,如《阿勒花库》《郭仔左玛九》,多用2/4节拍。而《搓倮紫倮》的节拍则较自由。采用了多种节拍。此外,《阿勒花库》《郭仔左玛菊》虽然采用的是2/4拍子,但由于演唱者各异,加之没有使用乐器伴奏,故有时会将第二拍延长,形成2/4、3/4节拍交替出现。

(三)曲式结构

有二句体与三句体结构的两类乐段。根据歌词结构的不同变化,可在二句体结构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音乐材料发展为三句体乐段。

(四)演唱特点

古歌“跳火神”的演唱继承了纳西族古老的演唱方法,除男女混声齐唱、对唱外,还有“跟唱”(即甲方先唱一遍,然后乙方接唱同样的词曲一遍)。另就是,在演唱中,如在长音上都应该做颤音处理,在演唱一些唱段时,从低音过渡到高音的过程中,低音至中音区都用真嗓,临近高音时,突然改为假嗓采用喉音连接,如“对歌”的演唱即是如此。演唱者采用突然接喉音演唱的方法演唱时间很短促,却能使听众有沧桑而悲壮之感。这种奇妙的感觉,只有身临演唱“对歌”的场面中,才能体验到。

(五)古歌“跳火神”音乐对衬字衬词的运用

衬字、衬词是各民族传统音乐中最常见的一种音乐表现手段。古歌“跳火神”歌曲中对衬字、衬词的运用,主要采用字尾衬字、衬词,如《阿勒花库》中的唱词:

天空(哎)白云(哎)下,

鹤鹰(哎)见一(哎)对,

在《对歌》一曲中,除了添加了“哎”这一衬字之处,还加入了“咿吔”“哦啦”的衬词。由于它们的加入,使歌曲的节奏起了变化,突破了自然语言的局限,避免了平铺直叙的感觉,使歌曲生动和风趣。这种对衬字衬词的运用,既增强了语调的表现力,活跃了节奏,也显现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六)古歌“跳火神”的舞蹈

古歌“跳火神”的舞蹈比较简洁,起舞前,男性在前,女性在后,按年龄大小手挽手围成一个圆圈,在男女领舞者的启示下,随着舞步的缓缓移动,开始唱跳。其特点是:起舞上步时。胯、腰向两边摆动,脚步也随着音乐节奏向左右移动,虽然舞蹈动作的幅度不大,但其独特韵律生动地显示出纳西族舞蹈古朴、简洁的风格特点。

结 语

孕育于纳西族原始宗教沃土中的古歌跳火神。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它既是一部口传的,展现纳西族古代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诗篇,更是一首热情颂扬纳西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赞歌,一幕幕纳西族先民艰苦跋涉,从与自然抗争到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历史画面与先民顽强的生命力,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纳西族先民,面对恶劣环境,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理想与愿望,将这些愿望寄托于神灵和英雄身上。实际上,这些神灵和英雄,也就是纳西族劳动人民本身的体现。寄火神之灵,喻民族之魂,即是古歌跳火神的精髓。

维西县老好村有每年六月火把节唱跳古歌《阿勒蹉》的祭祀习俗。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变革,这一活动曾遭遇过几起几落的磨难,至20世纪80年代,已濒临失传的境地。“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党的文艺政策的感召,在一部分老人积极努力和当地文化部门的帮助下,才又恢复了这一习俗活动,并成立了“老好村纳西族阿勒古歌传承会”。

古歌“跳火神”是纳西族传统民间艺术中难得的研究资料,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十分珍贵。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和研究。

猜你喜欢
古歌对歌阿勒
对歌昆虫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学探究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受尔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对歌
跳跳龙失踪
九秩华章彩 两行寿对歌——庆祝中国共产党九秩华诞妙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