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类学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学探究

2021-11-12 12:44郭笑天
名家名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布依族人类学价值

郭笑天 杨 媛

布依族古歌是华夏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布依族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古歌在内容、语言、音乐及表演形式上极具布依族特色,具有文学价值、教育价值和美学价值。但目前布依族古歌研究多集中在其反映的生存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缺乏对美学价值的探讨,难以将古歌的内在神韵展现出来,不能全面反映布依族的文化特色。因此,运用审美人类学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布依族人民的生活习惯、视觉偏好和审美标准,深入挖掘布依族古歌的美学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立足民族传统来保护和传承布依族古歌的基础性工作。

一、布依族古歌的研究现状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属于“水稻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都没有专属的文字,古歌便成为布依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布依族古歌起源于原始社会,由基层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作而成,是典型的韵文体歌谣,所涵盖的主题包括万物起源、婚丧嫁娶、劳动生产、礼仪风俗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布依族古歌的整理与研究才逐渐得到重视,得以保护和传承布依族文化。

其一,有关布依族古歌的研究专著。国内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收集和整理散布在布依族民众中的古歌,通过翻译和梳理最终编辑成册。目前已出版的著作主要有黎汝标等编译整理的《布依族古歌》、陈明丽主编的《布依族经典古歌》、韦芝秀与贺明勇整理的《布依族传统婚宴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黔南州文艺研究室主编的《布依族古歌叙事歌选》以及贵阳市花溪区民族事务局和贵阳市花溪区布依学会主编的《布依族传统礼俗歌》,等等。这些成果的共同点是对流传在布依族聚居区的古歌曲目进行收集,结合布依语、汉语和国际音标对收录的作品进行翻译、注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解读布依古歌的内容,了解布依族传统文化。此外,有关布依族古歌的研究专著,有黄德林(2014)的《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生存价值研究》等。

其二,有关布依族古歌的学术论文。通过在CNKI数据库里查询可以了解到,最早有关布依族古歌的论文是陈立浩在1982 年发表的《布依族洪水神话略论》,但年均发文量仅为1.5 篇。就研究主题而言,一部分文章侧重于对某部古歌作品的探析,主要对布依族古歌所蕴含的宗教意识、文学内涵进行研究,较具代表性的如黄德林(2012)的《布依族古歌的宗教性及其社会价值》、康家伟(1985)的《布依族古歌中的原始意识》、刘之侠(1984)的《独具特色的布依族古歌〈十二层天、十二层海〉》等;另一部分论文侧重于对布依族古歌的传承和保护策略的研究,如黄德林(2013)的《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传承》、吴婷婷(2015)的《试论布依族古歌的生存价值及传承意义》、毛建军(2018)的《布依族古歌整理与研究简述》等。

总体而言,我国已有的布依族古歌研究有助于了解其蕴藏的生命观、自然观、社会观、经济观等核心思想,也明确了布依族古歌的传承和保护策略。但由于本领域的研究氛围较差、研究团队匮乏、研究平台缺失等原因,布依族古歌研究尚处于边缘地带,而且忽略了古歌背后所隐藏的民族心理、生活习俗、审美偏好,这些不利于充分展现布依族古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寻找布依族古歌研究的新视角迫在眉睫。

二、审美人类学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真正从跨学科的角度将美学研究与人类学结合起来,从审美人类学的视角探视我国的民族文化,其中以王杰为代表的团队在民族文化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审美人类学以“特定区域族群的审美实践和审美文化创造性成果”为研究对象,关键在于揭示某一民族文化中内在的审美感知方式,以期创建共识性的审美规则。

目前,审美人类学的理论精髓主要运用于壮族、傣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就研究主题而言,学者主要讨论的是审美制度、审美意识、审美现象、审美经验等话题。就研究方法而言,最为主流的是田野调查法,提倡对真实的文化现象进行观摩、体验、记录,使用民族志的方式将所见所闻整理出来,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文化活动进行深入分析,解构其背后所蕴含的审美认知、审美心理或审美态度,并结合周边的环境阐释特定的审美制度。

布依族古歌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作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的传唱,同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息息相关,其自身的文学、娱乐、教育和美学价值尚有非常大的空间有待学界进行研究。运用审美人类学所提倡的田野调查法,通过发掘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心理进而研究古歌所蕴含的价值,这是填补布依族古歌研究缺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布依族古歌的传承和发展,是顺应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基于审美人类学的布依族古歌的美学探寻

布依族古歌不仅是布依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传情达意的沟通方式,也是布依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工具。正所谓“以歌咏怀”,古歌反映了布依族先民对人世间美与丑、善与恶、真与伪、雅与俗等的价值判断,也可称之为审美态度。文化就是某一族群形成的共同规范与规则,最为常见的就是通过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等仪式进行形式上的推广,久而久之形成审美制度。

(一)审美态度:布依族古歌彰显了布依族人民的文化传统

审美态度指的是个体的审美心理取向,属于主观层面的价值判断,反映了某个体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意识态度。具体而言,布依族先民在具体的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中,会对具体的事或物进行感知、评价,最终形成特有的审美态度。

布依族人民与山水相依,住着山寨,吃着糯食,穿着蓝布,在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的影响下,塑造了独有的布依族审美态度。例如,布依族古歌《十二层天、十二层海》与《十二个太阳》均体现了布依族先民对数字“十二”的偏好,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礼仪场合中会用铜鼓敲打十二下,也就创作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铜鼓十二则”。此外,布依族先民对于“烟”也有特殊的情感,所以会传唱《谢烟歌》《敬烟歌》《分烟歌》等歌谣。《烟种歌》里提到“烟源最早从天降”,《谢烟歌》里唱道“田出烟叶叶最好,地出烟叶色最鲜”,足以说明布依族先民对烟的热爱,将其视为世间珍贵之物。

(二)审美制度:布依族古歌蕴藏着民族文化的规则与禁忌

审美制度是指具体的族群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识与规范,也就是保障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规则与禁忌。布依族古歌的流传象征着布依族审美制度的确立。布依族古歌与具体的场所和仪式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所谓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因此,布依族古歌被分为造物古歌、祭祀古歌、婚恋古歌、礼俗古歌、劳动古歌,等等,这正是由严格的制度规约造成的。

布依族古歌的审美制度主要体现在婚恋古歌和礼俗古歌里。以布依族婚恋古歌为例,《开堂歌》的“人不分姓氏,父不到处寻儿媳”唱出了男女婚恋的自由;《提亲歌》中提到父亲为长子提亲,见媒人时需带上九只鸡,且各有寓意,媒人去说媒时,去了七次才能成功,如果媒人收钱,岳父就要送鞋子,伯母送腰带,岳母要送蚊帐等。此外,还有《端酒歌》《劝酒歌》《发誓歌》等,可以看出结婚成亲的前后重要环节都各有说法,是先辈们留下的风俗,须加以遵守。就礼俗古歌而言,《迎客酒歌》唱的是接人待客之道,《答谢酒歌》唱的是知恩答谢之礼。而且,布依族在上梁时也有专门的礼节歌,包括除课、点梁酒、点梁鸡、上梁等步骤。看似烦琐的细节揭露了布依族先民的规约意识和隆重的仪式感,这便是独属于布依族的审美制度。

布依族古歌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有声档案,更是活生生的文化人类学宝库。古歌除了能够抒发情感,也能折射出整个群体的美学价值。以审美人类学为理论指导,通过田野调查研究方法,走进布依族的衣食住行,探寻其背后蕴藏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制度。最后发现,布依族先民在古歌里传达了对自然、对生命、对社会、对情感的特有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个体偏好经过审美制度的筛选,得以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祈祷祭祀、节日庆典等仪式中保留下来,成为布依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布依族人类学价值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从梅里亚姆的界定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
少数民族音乐
沙湾生态园 布依族文化开发初探
布依族小打音乐 斗弹达吟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