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萱
摘 要:《更路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南航航行指南,而且还是我国南海维权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从档案管理的角度阐述《更路簿》的概况,分析其在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档案管理;航海指南;更路簿
一、更路簿的概况
南海是中国的祖宗海,因其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是海南渔民的远洋渔场,也是海南渔民赖以生存的一片海域。据《琼海县志》记载“明代永乐年间,欧村港、冯家埠、潭门埠、草塘埠一带的渔民,已往返于南沙、西沙、中沙群岛捕鱼和居住”。《更路簿》以罗盘定方位,先以“子卯午酉”定东南西北,又以八卦中的“乾坤艮巽”定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以子午线分南北,以卯酉线分东西。《南海航道更路經》是海南渔民上千年来在南海海域渔业捕捞和航行,并世代相传、修订所积累的航海指南,于2008年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海更路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手抄的形式流传至今的《更路簿》;一类是口头传承下来的“更路传”。
《更路簿》,又名《定罗经针位》《西南沙更簿》《注明东、北海更路簿》等,也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手抄本,是海南渔民祖祖辈辈传抄的小册子,是一本文字的航海图,被后人称为“南海天书”。《更路簿》的“更”为距离单位,“路”为航行路线,“簿”为册子。更路簿的内容包括航海航线和南海各岛屿的命名。
海南保存的15本《更路簿》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手抄本,在已知的《更路簿》中,共收录南海诸岛由渔民命名的地方98处,其中西沙群岛有22处,南沙群岛有76处。在1984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标准地名表》的287个标准地名中,采用古代渔民《更路簿》上的地名就达44处。
二、《更路簿》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更路簿》档案建设的重视不够。依据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而知,虽然强调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地位,但实际上是要求各部门通力合作,促进各级社会团体的融入,更好地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若不然,容易出现“重申报、轻普查”“重形式,轻扶持”“重效益、轻保护”等一系列走形式的过场,导致人们认知上的误区。
《南海航道更路经》虽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确定国家级保护单位为:琼海市文化馆和文昌市文化馆,也制定科学的长期保护规划,但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法律与政策支撑,以及职责不够明确,出现保护“热”,档案管理“冷”的局面。甚至出现很多现存的《更路簿》流失在个人手里,并没有在省博物馆、县级文化馆收藏。
2.对《更路簿》档案管理的投入不够。对已收录的《更路簿》,各县级文化馆的保存设备不够,只是放置在极为简易的展示柜里,不能很好地做到防尘、防蛀、防潮等,同时对已收录的相关纸质材料数字化比率较低,一旦丢失,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各级部门应增加经费投入,提高存储硬件设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稀缺档案的管理保驾护航。
3.对《更路簿》档案资源的研究开发不够。从清代晚期到民国时期,海南渔民每家都有一本《更路簿》,都是家族世代口头相传流传下来的,但具体《更路簿》起源于何时史书上并无记载。海南渔民创造了南海南洋文化,现当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至此,对其的研究已经不局限在历史领域,涉及到法学、海洋学、社会学和文学领域。但还是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各学科各自为政,研究缺乏广度和深度等系列问题。
《更路簿》的研究现实价值很大,不仅具有我国古代航海技术研究的价值,它还是我国南海维权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由此可见加大力度对《更路簿》档案资源的研究开发举足轻重。
三、《更路簿》档案资源建设的建议
1.提高对《更路簿》档案建设的认识。 “更路经”是海南渔民祖祖辈辈世代传承的一项航海技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路经”已被后人淡忘,《更路簿》也因为不被后代使用而大量遗失。近年来我国南海主权不断受到侵犯,“南海更路经”在当今还具备其重要的政治意义。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用于保护《更路簿》档案的建设。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档案资料库,才能尽可能发挥其社会功能。
2.确定《更路簿》的归档范围。(1)对各类航海航行线路和南海各岛屿命名的收集整理。《更路簿》是历代海南渔民出海进行捕捞作业的航行路线经验积累,海南最为有名的出港口位于现在的铺前镇、东郊镇和谭门镇。渔民多数在此往返于南海海域进行捕捞作业,在作业的过程中海南渔民依照传统的风俗习惯给南海岛屿命名,《更路簿》也多流传于这三地的渔民手中。例如,文昌有“蒙簿”“陈永芹簿”,琼海有“卢家炳簿”“苏簿”“王簿”等等。(2)对《更路簿》传承人登记造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于传承,而传承是由传承人来完成,做好非遗传承人的档案管理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前提条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路簿》,应根据其“艺随人走”的活态传承特性,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建立健全传承人档案是保护和传承《更路簿》的重要途径。
3.提高《更路簿》档案的归档质量。《更路簿》在日益发展的现代航海技术进程中,已被新的航海技术所取代,传承这项航海技艺的老渔民也相继离世,《更路簿》逐渐失传,后代根本就不懂得使用这项技艺。根据《更路簿》的传承特性,做到系统全面提高对非遗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是当务之急。首先,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各种多媒体技术设备,采集老渔民或者传承人的口述资料。其次,把收集到的纸质《更路簿》进行数字化处理,加以科学系统的分类、归档,创建电子数据库,有利于保存和利用。再次,由于海南特殊的岛屿气候,需要把纸质版的《更路簿》放置于恒温箱中加以保存。
4.加强对《更路簿》的研究。南中国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大量的历史文献都足以证明,《更路簿》更是现存的实物与文献证据。《更路簿》不仅为古代航海史做出贡献,更是维护南海主权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因为《更路簿》对古航海史、解决南海争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等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随即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更路簿》的权威专家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依此提出创建“更路簿学”;2016年9月7日,海南大学成立了“更路簿研究中心”,研究范围涉及历史、经济、文学、法律、海洋学等学科内容。
四、结语
《更路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南航航行指南,可为后人研究航海史、外贸史和南海开发史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还是我国南海维权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
《更路簿》的研究存在热度高、深度浅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作为非文化物质遗产保护的主导者,应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前提下构建一个健全的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同时加强对《更路簿》的档案管理,使之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周伟民,唐玲玲.《更路簿》是我国南海维权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J].琼州学院学报,2015
[2]阎根齐.论海南渔民的《更路簿》[J].南海学刊,2015
[3]刘义杰.《更路簿》研究综述[J].南海学刊,2017
[4]夏代云,牟琦,何宇阳.海南渔民《更路簿》的时代考证和文化特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5]夏代云.海南渔民吴淑茂《更路簿》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