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佳
《电工基础》是机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手段多样,调节学生需求,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实验中教学——做学合一
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或是起源于实验,或是可以用实验加以验证或说明。在讲授这些知识内容时,进行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动手、视觉和听觉等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括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归纳出规律性东西,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比如学习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时,利用实验电路中灯泡亮度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说明电路中充电、放电电流的变化,利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说明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进而分析得出电容的充放电原理和规律,并与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相比较.得出其规律显然不同;分析RC电路暂态过程中电压、电流的變化规律时也可利用充放电实验得出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这一重要结论;改变实验电路中R与C的数值,观察暂态过程时间长短,得出R与C的大小是影响充放电时间长短的因素。
二、类比、分类汇总——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
采用类比法,将陌生的问题熟悉化,类比法就是由已知现象的规律去推导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规律,或解决另一种现象中的问题的思维方法。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类比法,可以使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规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路径上电压、电动势的正、负号的确定,我采用了将电位计算与高度计算类比的方法。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学生之所以感觉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难学,是因为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用语言描述的看不到摸不着的电现象和过程难以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清晰的图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图像,成为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图像收效甚微,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却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完成这一任务,它可以利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手段将抽象的电现象和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将短暂的过程人为的拉长。如在讲“电容器的充放电”和“RC电路的暂态过程”两节内容时,用Flash动画将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电容电压、电容带电量、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等物理量的强弱变化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暂态过程和电容器的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很容易掌握电容器的充放电和暂态过程的特点。
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驱动学生创新思维形成
世间万事万物并非都尽善尽美,人们要不断认识它、研究它、改造它,使之趋于完善。创新能力也就得以体现,这就有利于在教学中,用身边事实,让学生发现“毛病”,并研究和改造它,以发掘和表现学生的革新潜能。比如,我在讲授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时,先投影出日光灯电路图,并作简单的介绍:它也由R和L串联而成的。再演示实际的日光灯电路,并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灯管两端电压与镇流器两端电压,测出的电压数值分别为130V和168V。此时设问:灯管两端电压与镇流器两端电压之和为何大于总电压220V?如何提高灯管两端的电压值?要求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建议,并利用实验进行改进探究,完善改进措施。
对《电工基础》课程,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共同努力,会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激发他们努力去牢固的掌握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技能,这符合和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和要求,对于该课程的讲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