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2019-09-10 11:22:08梁爱梅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4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重要性幼儿

梁爱梅

摘要:幼儿的成长过程需要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属于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家园共育不仅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还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家庭,因此幼儿园需要以平等、合作及尊重为原则,取得家长的支持及主动参与,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只有促进家园双方关系融洽,才能给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形成共育局面。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及终生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则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幼儿、家园共育、重要性

一、教育指幼儿园与家长一起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工作,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幼儿园或家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园共育对孩子幼兒园教育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日益突出。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也在大力提倡就开展家园合作。

二、开展家园共育,最基本的手段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为了使家园的沟通更有效,幼儿园需要给家长提供一个平等交流、对话及合作的平台。以往的家长会基本上采用的是一言堂的模式,即教師讲,家长听,缺乏交流。在开展家园共育时,可采用茶话会、经验分享会、家长座谈会及家长沙龙等多种个性化的、具有针对性的形式。目的是拉近家长与教师的距离,可以让大家在平等的交流、对话中找到共识,消除隔膜,并协助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高及幼儿园对家园共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家园共育的现状。现阶段,学前教育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且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特有的自身性质,导致虽然目前学前教育广泛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家园共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仍不高。

2.家长与教师存在分歧。一些幼儿园教师认为自己才是教育的权威,因此只会要求家长配合,极少听取别人意见,导致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家长处在被动地位。但一些家长的学历较高,且具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模式,因此在家园共育中很可能与教师存在观念上的分歧,若不及时的交流、沟通,就会对家园共育的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一些家长学历较低,缺乏教育观念,很可能会全盘接受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并对自身的教育方法不进行及时的反思和纠正,一味的执行教师观念,缺少实践创新。

三、教育活动缺乏新意。现阶段,家园共育的教育活动方式主要如下:(1)开展亲子活动,即幼儿园邀请家长同幼儿一起活动,促进家园关系融洽;(2)召开家长会,根据幼儿园教育需要及家庭教育要求,教师需要定期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取得家园配合,便于开展工作;(3)以网站及院报的形式促进家园互动,为家长提供保育知识及幼儿教育的学习材料。因此不管是教师、幼儿还是家长,都缺少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

四、家园互动为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家园之间可开展有效的互动,以促进家园的共同教育工作。幼儿园需要将家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促进家园合作。幼儿的学习并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家长、教师及同伴在诸多条件下通过相互作用而建构的。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仅也是受益者,更是提供资源者。幼儿园能将家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活动,协助幼儿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五、开展丰富的活动方式宣传教育幼儿的知识、协助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也属于家园共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改进家长的教育方法,及时纠正家长们的教育误区,并宣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需要配合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要盲目让孩子上课外班或做大量课题等。家园共育的主要方式为鼓励家长参与到教育工作中。必须引起重视的是,幼儿园需要鼓励家长参与,使家长作为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幼儿园日常活动作为载体,积极开展家园共育工作。有位名人曾说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可见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有多大。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但在这个面向金钱的时代里,大多数家长不惜为孩子投资大量的金钱去寻找名牌学校、著名教师,报读各种各样的提高班,却没有真正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想要培养孩子完善的品格,家长就一定要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用心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孩子,也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有位名人曾说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可见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有多大。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但在这个面向金钱的时代里,大多数家长不惜为孩子投资大量的金钱去寻找名牌学校、著名教师,报读各种各样的提高班,却没有真正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想要培养孩子完善的品格,家长就一定要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用心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孩子,也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七、转变以往旧观念,配合老师的工作

幼儿教育是一项很全面很繁琐的工程,它的成功注定这个孩子的未来。有教育者研究:孩子在0-6岁所学到的一切将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

八、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从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在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压力。特别对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一家人围着转的核心人物,但到了幼儿园他就要考虑别的同伴的喜好与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导致孩子们的同伴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也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的共同努力。幼儿原始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家庭是幼儿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向孩子健康发展,除了老师的努力以外家长也需要努力。

九、共同创造爱的氛围

爱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一条链带、爱是构建社会文明的支柱,有了爱,人与人之间不再陌生,有了爱我们的灾区同胞重建了家园。同样,孩子更需要我们用心去爱他们,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关爱。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由此看来,我们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爱的技巧。如一个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能让孩子开心一天,甚至能让孩子受益终身。但我们也要知道我们要爱得理智而不是溺爱,现在的孩子少了,孩子们要什么家长们就给什么,产生了不给就哭,哭了就给的现象。家长们认为这就是爱,这真的是爱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受益而且会让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惯。所以,家园共同用正确的爱会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和老师平常应该通过需多种方式向孩子们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丽萍.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J/OL].学周刊,2019(16):

[2]曹筱一.家园合作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的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重要性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0”的重要性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24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