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9-09-10 07:33:20沈保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3期
关键词:歌唱教学高中音乐歌唱

沈保英

【关键词】  高中音乐 歌唱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3-066-02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师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高中学生最偏爱的音乐学习模块,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极力强调的教学环节,能够很好地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乐感。因此,如何开展音乐《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点,各位高中音乐教师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对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一、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的定位

根据本人的了解,高中音乐教学的歌唱主要包括独唱、合唱、重唱等三种演唱形式,其中合唱教学是这三种演唱形式中的最为重要的演唱教学形式。而在新课程标准高中音乐《歌唱》中,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开展歌唱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演唱歌曲的兴趣;激发学生表演和创造的潜能;提升学生对演唱歌曲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意识……这些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的定位。因此,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应鲜明地体现和贯穿在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内容和形式中,进而培养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二、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存在随意性

由于部分高中音乐教师对歌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使得他们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会更加偏向随意性。比如说,有一部分教师偶然在上课前听到有学生在对民谣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给学生讲民谣的发展史,以及自己对当前民谣界的看法。从而忘记了自己最初的课程安排,等到下一节课再次上课时,教师也很有可能因为所教班级过多,而出现忘记自己上一节课在某个班级讲课时计划被打乱,然后继续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课程安排进行讲解的情况。这种充满随意性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时既没有一定的系统性,也没有一定的完整性,学生很难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比较系统的把握,也就很难理解、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在这一模块的学习碰壁太多,就会对歌唱模块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受到影响,不愿意参与到歌唱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来。

(二)歌唱练习不合理

从当前的教学状况上来看,部分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更加偏向进行简单的唱歌练习,让学生照着教材上的乐谱学习如何准确地唱好一首歌。这种教学模式固然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歌曲的时候,对乐谱、节拍等乐理知识进行较为简单的了解。但是却大大影响了学生在进行歌唱学习的整体感受,削弱学生对歌唱学习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高中课程紧张,音乐学习的周期较短,班级内部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牢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等现象,都为教师开展教学歌唱模块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得教师很难将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日常的歌唱练习过程中。

三、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

由于高中音乐教师在落实《歌唱》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上述问题,所以本人在此对这一模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高中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以合唱的模式为主,侧重演唱方法引导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开展音乐歌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纠正其在歌唱练习中出现的细小錯误。但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教师少而学生多,如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那么教师的教学压力就会大幅度增加。所以,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采取合唱的模式进行歌唱教学。这样一来,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歌唱学习的过程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教师也因此收获了更为丰硕的教学成果,并在降低自身教学压力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比如说,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合唱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时,就可以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为什么要挑选这首歌作为合唱歌曲,如何进行合唱的排练,如何更好地用合唱的方式表现所选曲目等问题。当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分别播放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闭幕式上的版本以及宋祖英、多明戈、朗朗、周杰伦合作完成的版本,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这这两个版本之间的区别。最后根据自己班级内部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形式进行排练。除此之外,通过合唱的形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声部之间的融合进行感受;将学生根据声部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集中指导,以更为详细地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一些演唱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感情灌注到自己的歌声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推动其全面发展。

(二)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培养音乐审美表现力

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力是高中歌唱模块教学的重要目标,它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因此,高中音乐教师需要寻求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力进行培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以《同一首歌》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首歌进行学习时,就需要让学生通过反复吟唱的方式对这首歌的曲式特征进行感受,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体会曲目朴实自然的风格与简洁无华的音节,最终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力。

(三)增加歌唱实践机会,融入相应歌唱技能

众所周知,歌唱技能是我们完美展现音乐的重要推手,也是提升歌唱表现艺术的重要途径。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歌唱教学活动时,需要着重对学生的歌唱技能进行培训,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表现音乐、展示音乐。而在这个过程中,建议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采取增加学生进行歌唱实践的机会的方法对学生的歌唱技能进行有效培训。

首先,教师需要将歌唱理论与实践进行巧妙地结合,向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声乐理论知识。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时,就必须要求每位学生的演唱都能够达到字正腔圆,避免将“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唱成“一字一字徘徊在十字街头”,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随后,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歌唱实践中来。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学生如果想要将这些歌唱技巧转化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就必须将这些歌唱技巧应用到实际演唱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站立的姿势以及学生的手势活动进行指导,将一些能够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的表演技巧传授给学生,毕竟观众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或一组具有生命力的人,而不是歌唱完美却十分呆滞的“木头人”。总之,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合唱比赛、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以及艺术节等契机,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尽可能摆脱机械化教学的束缚,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无聊、沉闷的高中生活添上一笔靓丽的色彩。

(四)完善相关教学评价,有效激发学生潜能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能虚心去请教他人,才能集思广益”,教师在开展音乐歌唱教学时,在积极引导学生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的同时,也需要尽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通过更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对自己的歌唱水平进行自评,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找出自己的优势继续保持;也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让学生了解在他人眼中自己的歌唱是怎样的;还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给学生更为专业化的评价……总之,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适当的定位,最终有效激發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歌唱》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鉴赏音乐、表现音乐,使其能够更为深刻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因此,高中音乐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最终有效提高自身歌唱教学的整体效率,推动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邹凡清,周荣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20):76-77.

[2]刘静.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93-94.

[3]郭新梅.试论高中音乐“歌唱模块”中歌唱集体课的设计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7,37(16):193.

猜你喜欢
歌唱教学高中音乐歌唱
为你而歌唱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为你歌唱
小读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13:29:30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歌唱十月
时代风采(2016年19期)2017-05-05 12:12:41
聆听,让生命如花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1:56:44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01:19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