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2019-09-10 07:22王媛
高教学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

王媛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二者内在关联性的体现,也是由价值观的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诉求以及现实生活的价值多元化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足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实践教学三个阶段,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引领、理论引领和共识引领。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5-0019-03

Abstract: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re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spirit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basic project of condensing the spirit and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Lea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not onl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ut also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s, the value deman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the value diversification of real lif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based on three stages: classroom teach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teaching, so as to realize the cognitive, theoretical and consensus guida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时代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提高时代新人道德修养的有效方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关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期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体现人们思想关系的称之为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等形式。其中价值观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渗透在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等意识形式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进行了科学地界定,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是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当前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重要内容。

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包含了三个方面的价值诉求。在“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别从“史”和“实”的角度向大学生展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所做的努力以及当前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制定的政策和取得的成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期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后,能够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而自觉地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形势与政策》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时事、全面了解国家宏观、中观、微观政策方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从意义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承担铸魂育人的任务。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融涵了社会主义奋斗目标、核心价值、精神基础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体系对大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灵魂铸造实践活动,从而使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体系转化成为大学生的内心信仰、价值操守和精神原则的课程,其实质就是铸魂育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之义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认知规律,结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不同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效传授给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国家的倡导,还是由价值观的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诉求以及现实生活的价值多元化所决定的。

价值观念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在这个观念系统中,一般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最高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念、一般价值观念。其中,核心价值观念是在当前形势下起统摄、引领、主导其他观念体系的作用。核心价值观念可以整合其他价值观念,对其他价值观念产生吸引力,从而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形成完整的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系统。正如马克思在论述黑格尔的辩证法时指出:“正如从简单范畴的辩证运动中产生出群一样,从群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系列,从辩证运动中又产生出整个体系。”核心价值观就是这种思想的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理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专业课注重专业性不同,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立德”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看,是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提升道德素养。德有大有小,小德就是时代性的道德,就是要求大学生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大德就是超越性道德信仰,就是要求大学生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人生信仰,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一种在各种道德中起主导作用的德,既是国家的德也是个人的德。“树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看,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够自觉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从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看,就是要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馬克思主义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下,不仅能够关注现实,还能利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有利武器透过现象看本质,破解现实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树人”任务的实现依赖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的引导。

受西方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当前中国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多元价值观,严重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西方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奉行“拿来主义”成为了单向度的人、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些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忘记了初心使得理想信念迷失、忘记了传统中华民族美德而陷于“道德滑坡”;还有一些大学生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宁坐宝马里哭,也不坐自行车上笑”的拜金主义等价值困境。丧失正确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中竖起一面旗帜,给予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大学生从“我们到底要什么”中去找到“我到底要什么”。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转化教学思路,不能是以简单的说教、空洞的理论“强制性”地让学生学习,而是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知、情、意三个方面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第一,立足思政课课堂教学,由抽象理论向具体实际转化,实现价值认知引领。理论不是空洞的,而是来源于实践并且指导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形势下全体人民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有其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些人眼中的“无病乱呻吟”,从某种角度讲,它是对现实的关照与回应。因此,思政课要从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际等方面向学生介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内涵、意义和作用等基本内容,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通过让他们留心身边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和反面案例中,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性。

第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教学体系向学术体系转化,实现理论魅力引领。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通过教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大学生心,就必须加强学术研究切实解决理论难题、解释现实困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理论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理论研究,向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而西方的“普世价值”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诉求与其他的国家价值诉求有何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西方所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的根本不同在哪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念层面如何转向为道德实践从而改变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道德滑坡”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难题和为现实困境找到了出路,使他们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理论魅力的,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而不是空洞的理论、简单地说教,大学生才能产生理论自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引领。

第三,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由理论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化,实现价值共识引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如果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不与实践结合,那么理论是无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包括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调查、主题晚会、经典阅读、教育基地参观等。在此基础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排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话剧或者小品、模拟法庭,激发学生崇德向善,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播放一些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经典影片,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以加深爱国主义情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以当年的重大事件或者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组织大学生进行人物访谈。例如,今年新中国建国70周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万人眼中的七十年”访谈实践,在访谈中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在经典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关于“自由”、“平等”、“公正”的演讲,形成正确的“自由观”、“平等觀”、“正义观”。《形势与政策》可以借助于手机让大学生拍摄“我身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才能不断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共识引领的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宏观上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从微观上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性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的作用,必须经过从抽象理论向具体实际转化、由教学体系向学术体系转化、由理论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化三个阶段,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01).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