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丽
摘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提升国民经济综合发展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重要工作,本文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研究,并制定了优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对提高新时期农村经济的综合性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模式是影响区域经济最终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当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快速推进的情况下,对理论和模式进行研究和改良,是很多农村经济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存在的不足
从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状态来看,理论因素的影响力较为有限,但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设计以及相关政策帮扶机制的构建,都与理论资源密切相关。现有的农村区域经济在发展策略设计的过程中,外部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普遍容易得到关注,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也普遍将外生发展作为重点。在外生发展理论应用的过程中,外部因素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是很多理论研究者的共识,满足外部市场及社会的需要,成为了提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方式,这就使得农村本地居民的经济消费情况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注,也使得人员密集度较差区域的市场环境开发价值难以得到有效的认知。在外生发展理论贯彻的过程中,虽然对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具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工商业的经济作用高于农业的理念,使得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一些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城市的产业引入具备很高的重视。但是,这种转移城市产业的方法无法保证农村的区域经济发展具备足够的可持续性。另外,单纯的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集中于外部,很有可能产生农村闲置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而城市的产业所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单一的有利政策往往无法全面的满足企业的需求,且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存在一定的变数,无法为企业承担足够的风险,这就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难以为农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构建提供有利指导。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合理性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对各项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推进具备很大的影响,但是,现有的一些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在设置的过程中,过多的针对具体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方案的设计,缺乏对发展模式这一宏观因素的关注和了解,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工作无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一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设计工作对于农村现有产业资源的考察不够详细,尤其对于农业生产工作模式的研究存在不足,这就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无法凭借人口密度和人均自然资源的情况实现科学的计划。一些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推进较为缓慢,简单的凭借新型技术资源的引进,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调整,但农业生产和销售渠道依然维持在原有的模式之中,农产品经营机制的构建也处在十分初始的阶段,无法为农产品经济价值的更好开发提供帮助,也使得传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无法得到全面的认知。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在进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过程中,需要将农村现有的产业资源作为研究基础,并结合国内经济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农村区域经济指导性理论的创新,使理论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质量,并保证可以为区域经济综合性发展质量的优化提供指导。在进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需要将关注的重点集中于农村现有产业资源的开放,使农村的民生状况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高质量创新提供帮助。一定要对农村现有的产业资源加以研究,尤其要对农村产业发展环境与城市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使农村的企业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可以得到充分的认知,并使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可以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农村的传统产业,避免将工商业产业过多的面向农村转移。要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结合农村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特点,对劳动力过剩和就业率过低的社会影响加以分析,使理论资源的应用可以始终与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相适应,避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难以承受的社会性危机。要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关注,尤其要对农村特有优势产业资源的开发具备足够的关注,使农村区域发展理论的应用能够为农村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指導。
(二)创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在制定农村区域经济优化发展的工作方案过程中,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影响具备完整的了解,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可以得到足够的关注。要加强对农村现有产业状况的重视,尤其要对人口密度以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进行创新策略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并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置。要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源的重视,并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方案的过程中,将新兴产业资源的发展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实现切实的转变,并保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可以开发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可以尝试从农业生产现代化和专业化体系建设的角度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使农村的传统生产方式可以得到系统性改良,提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
结论: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受到的影响性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强化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理论因素和模式因素的关注,并从创新区域发展的角度制定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对提高农村区域经济的综合性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廖永伦.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16.
[2]徐云松.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3]安蕾.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4]颜廷武.中西部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反贫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5]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