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曼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人们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置身于网络环境中,面对聋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我们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务教育聋生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督促聋生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融入主流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从而实现对聋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聋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64-01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在全国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这时的网络,不仅仅影响到青少年个体的成长,让孩子们荒废学业,而且引发了一系列深层的社会问题。对于聋生而言,由于听力语言障碍,完整的价值观念还未形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易受到新事物的影响。由于网络环境比较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网络,面对种种不良网络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如何引导聋生正确使用网络,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1.正确了解网络对聋生的正、负面影响
1.1网络对聋生的正面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平台。聋生作为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网络的出现对他们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扩大了聋生的社交范围与沟通对象,缩短“聾健”差距,有利于聋生回归主流社会。其次,聋生可以利用网络,丰富知识,极大地开阔视野,使之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提高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拓宽了信息来源。
1.2网络对聋生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
(1)影响学业
据对南京市聋人学校初中至高中段聋生调查显示,有75%以上聋生上过网,在这一上网大军中,62%的聋生承认自己上网是进行聊天交友,30%是上网游戏,只有一少部分聋生认为自己上网是为了获取有益信息或为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力求掌握新的本领。
(2)既费钱,又影响身体健康
调查显示:许多聋生连续上网时间较长,如果按目前多数网吧2.5元/小时的收费标准计算,对于多数家庭比较贫困的聋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有相当多的聋生不会正确使用电脑,因而造成了身体颈椎、手臂等部位的伤害。
(3)道德意识下降
虽然多数聋生都知道网上的信息未必真实,但由于网上交友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空间的局限性,而且表现自我时没有思想负担(对方不知道他是聋哑人,把他看成正常人),所以他们还是乐此不疲。
(4)网络成瘾
聋生上网由好奇逐渐发展到网络成瘾,网络活动带来的满足感强化。以至于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通宵在网吧玩网络游戏,彻夜不回家,更严重的导致厌学辍学。
(5)容易诱发犯罪
聋生往往会通过网络与社会上的不法聋哑人进行交往,家长和教师都无法监管,加其分辨是非能力很差,极易受到环境左右和不良行为的引诱,还存在好高骛远的心理特点。
2.聋生沉迷网络的成因
2.1客观
(1)互联网本身特征
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现实性等特点为聋人学生一无所顾地置身于网络提供了温床,诱使个体沉溺于网络。
(2)家庭教育缺失和不当
聋生家长对网络的了解几乎为零,家长要么过分约束,要么放纵不管,而进行正确引导的却几乎没有。还有一些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因沉迷于网络而耽误了学习,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往往采取单纯的训斥、打骂等方法,使聋哑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对学习的自暴自弃。
(3)学校教育严重不足
学习压力过大,导致聋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许多目标、理想很难实现,就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还有许多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而沉迷于网络,从网络获得虚拟奖励与自我肯定。
(4)社会监管不力
虽然国家针对互联网的运营、网吧经营等商业活动制定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很不到位,监管的力度也比较薄弱。在许多地方,未成年人可随意进出网吧;一些游戏软件开发商为吸引青少年,在游戏过程中添加了许多暴力、色情成分等等。这就反映出了针对网络及其相关产业监管方面的欠缺,并且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自控力不强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因此,导致大量青少年,包括我们的聋哑青少年在内,大量地涌入网吧,陷入网络。
2.2主观
(1)心理障碍
由于交流困难,聋生很难正确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因而易出现自卑、易怒、固执、偏激等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异常现象。据调查,聋生的自控力、受挫力和容忍力普遍较低,其内心的不和谐极大的影响其社会沟通,形成社会适应障碍。
(2)对网络缺乏认知
沉迷虚拟化的网络世界,真假难辨。
(3)缺乏道德评价与判断标准
遇到诱惑时,往往难以抵御,从而出现不良以及甚至违法的行为。
3.引导聋生健康上网的有效教育途径
3.1充分发挥学校其育人功能,加强对聋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1)利用思政课堂教学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实践
在聋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作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根据不同年级的教育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培养聋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我们要用“疏”和“导”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对聋生的正确引导,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控制、净化信息资源。
3.2家庭教育积极配合
(1)班主任要注意加强同家长的联系,一起留意聋生的思想变化,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2)家长最好多懂一些网络知识,就可以给孩子多些引导,指导孩子正确选择所需内容。以鼓励为主要教育手段,增强其自信心。
(3)家庭配合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对于网络沉迷的孩子不能放弃。
3.3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号召社会接纳特殊群体
(1)加强绿色网络环境建设,加大法制监管力度,杜绝非法信息在网络传播。
(2)媒体宣传、号召在全社会树立平等意识,不得歧视聋人群体。
(3)社会成员应友爱关怀,积极组织志愿者服务,可以形成一帮一小组,让聋生在现实中感受伙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