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兰
摘要:高职美术教学中,不可否认需要专业技能的教学,但是除了专业技能,文化的教学也十分重要。专业技能与文化底蕴齐头并进,是高职美术教育的正确方向和实施路径。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到高职美术教学课堂中去,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石,现代文化又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关系、高职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传统文化如何渗透到高职美术教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美术 教学 渗透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联系
真正的美术并不是单指绘画,它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是构成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美术教育的开展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着五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的向往,是他们精神面貌的展现。学生的精神世界需要传统文化的充实,传统文化也能够给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乐趣,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不知不觉地帮助学生树立“三观”,给予精神力量。
我国的传统艺术作品也一直在追求精神意蕴和情感表达,反对形式主义。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艺术品鉴赏能力,离不开文化底蕴的积攒。传统文化艺术引入到课堂中,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意义。民间传统艺术通常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操作起来很简单,方便学生去学习。学生的高效学习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此一来也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也更易于养成创新实践精神。传统艺术品融入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有着丰富精神文化意蕴,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在接触这些传统艺术作品时,也很容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
二、高职美术课堂问题解析
(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度较低
西方雕塑作品是高职美术课堂上的常客,经常作为教具出现。这些教具大多是用石膏制成的西方雕塑作品,如《自杀的高卢人》《抱鹅的少年》《维纳斯》等都是经常出现在美术课堂上的教具。毋庸置疑,通过这些教具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自身的美术造型能力。但是这种教学现象也需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西方文化作品的大量引入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崇洋”思想,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甚至对西方雕塑作品耳熟能详,各种知识背景烂熟于心,而对我国雕塑作品却十分陌生。甚至连兵马俑、乐山大佛之类的优秀文化结晶都不甚了解。在高职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我国优秀艺术作品的导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忽视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高职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时往往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比起自主思考,他们更愿意机械式地模仿,学生作品本质趋同,虽然保证了技法运用的准确性,却忽视个性化的表达。这就需要高职教师注意起来,鼓励学生将基本技法与创新意识和传统文化积淀相结合。
(三)课堂中传统文化传承度低
高职课堂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度低是一大问题。从背景知识而言,学生们往往对国外艺术家以及当时的创作背景耳熟能详,而对于国内的艺术大师却了解不多,甚至不愿意主动去了解;从课堂实践而言,学生对于西方美术技法的运用较多,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技法的运用明显不足,对篆刻、山水画技法更是显得十分陌生。尤其是计算机设计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得不到重视,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在实践课程中的比例也日渐下降。教师的不重视,学生的不了解,新的美术创作方式的诞生使得传统艺术作品的传承更加困难,这一问题的改善离不开师生共同的努力。
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高职美术课堂的一大重要使命。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得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深度认同,我们既不能小看、忽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要想方设法推陈出新地改造传统文化。在这一背景的驱动下,高职美术教育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与现代美术技法相融合。高职美术的教学不应一成不变,也不应没有立场,需要辩证客观地去看待和运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既丰富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又能够让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为世界文化服务。
四、传统文化在高职美术课堂的优化渗透
(一)教师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高职美术课堂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授课教师的导向。授课教师只有先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養,才能带领学生走向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高职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对本职工作深度热爱,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扩充知识架构,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服务学生。教师承担着知识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责任,要有辨别优劣,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在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的同时,要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职责,为学生和知识长河之间架起桥梁。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堂的有效实践
美术课堂是学生与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平台,高职教师应该从多渠道引入我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承担起引路人的职责,寻求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堂的有效实践路径。
第一,引入工艺品鉴赏内容。我国古代的石雕、玉器、彩陶、铁器、瓷器、青铜器等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将它们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可以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带来巨大提升。例如景德镇的青花瓷,首先使用天然的钴料在白泥上画出装饰图案,再罩上一层透明的釉,然后利用高温一次烧成出窑,这时候颜料会充分渗入到釉胚当中,青蓝色纹路得以显现,素雅美观,浑若天成。带领学生们了解青花瓷的工艺技巧和其蕴含的人文底蕴,体会古代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这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第二,引入古建筑鉴赏内容。中国古建筑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兼具了实用性与艺术性。我国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于古建筑的影响十分分明,而不同地区的建筑特色也反应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北京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明清两代的首都,当时的社会思想等级制度森严,思想文化严重受朝廷控制,在此大的背景下,故宫建筑群的格局与当时的文化氛围就十分符合。故宫又被称作“紫禁城”,位于背景的中轴线,坐北朝南,亭台楼榭林立,装饰森严肃穆,是我国古代权力巅峰的象征。而我国南方建筑以清雅风格居多,青瓦白墙是特色,房屋高大,清新通透,这与南方的气候,较温和的人文特色也不无关系。
第三,引入古诗词鉴赏内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结晶,特别是在唐宋时期诗、词的成就达到了顶峰。在高职课堂上引入古诗词鉴赏内容,对学生养成审美情趣,增强文化功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这么描绘,可以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天姥山的雄伟壮观,然后根据心中所想完成绘画作品。这就是优秀文化的感染力,美术课程中也是一样的,也可以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绘画作品有了传统文化的支撑,其价值也会更加厚重。
(三)传统文化助力校外美术教学
所有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广阔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课堂之外的美术资源同样也是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师拓展课程内容的重要渠道。教学工作者要拓宽视野,发掘课堂之外的教育资源,例如就近的名胜古迹就是不错的选择。美术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们参观名胜古迹,领会其中的文化特色与艺术技巧,回归课堂后让学生根据所观、所感、所悟来个性化地完成艺术作品创作。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到当地博物馆,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汇集了多领域的艺术藏品,学生的兴趣点和文化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然后观察学习。教师可以选择有价值、符合学生们需求的内容,重点点拨。
(四)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课程注入灵魂
现代美术课程涉及包括动漫、服装、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为美术创作注入灵魂。在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中,融入了传统“侠”文化,贯穿着“惩奸除恶”“打抱不平”的思想,包括动画中人物的造型、服饰,都取材于我国古代服饰。还有《大闹天宫》《宝莲灯》等优秀的动画作品,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撐。在服饰设计课程中,可以融入“中国风”元素,在色彩搭配,服装整体风格,细节亮点等方面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例如,“西式的中山装”“时尚化的旗袍”都是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审美、技艺都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包括榫卯结构、山水画装饰、整体“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运用,让室内设计更加彰显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犹如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可以为现代美术课程提供养分,注入灵魂。
结语
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是一种现象级问题,上文简单地归纳了原因:一是教师自身知识面比较狭隘,教学方式不够丰富;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高职美术课堂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比较少;三是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薄弱,创新能力较差。针对这些问题,所有高职教师、教研团队都应该用于承担起自身的职责,积极求新求变,在传授学生美术具体技法的同时,也应该把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教学课堂中去,使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引导其加以学习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媛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8(04).
[2]吴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
[3]王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传媒论坛,2018(17).
作者单位: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