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

2019-09-10 14:56:33唐伟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艺术活动引导幼儿

唐伟

摘 要:哈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家是一个虚构的人。”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儿童环境,增强美感教师,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拓展知识教师的教学指导,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艺术活动;教师;引导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家本身就是想象家。”所以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好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很重大的事。

幼儿天生有美术创作的欲望,他们不像成人,对物体的理解可深入体会,他们看到的只能是表象,也只能从表象上去理解。对幼儿的要求不能像成人一样,这样反而会阻碍他们的发展。就比如一个框子框住了原本所有的可能,生搬硬套的教育方法对幼儿来说是很不好的。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成为教孩子“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一味的模仿,缺乏创造性,遮掩了想象力,孩子画的很累,美术活动成了一种抄写课程。因此,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

一、幼儿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性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学活动。

我认为幼儿美术欣赏教学中的选材,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作品的兴趣,为幼儿绘画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就像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欣赏作品它可以是多角度多范围的,它可以是雕塑、工艺品、自然景物等和周围环境等。但选材时要注意:

(一)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

幼儿的生活就是有的教育,幼儿教育就是幼儿的生活。幼儿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生活经验,才能发挥其效果。所以幼儿美术欣赏的选材也应坚持浅显性的原则,从幼儿的生活、兴趣、谈话和争论中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二)选材要有趣味性

我们在选择美术欣赏教材时,首先应该考虑童心和童趣,并且利用童心和童趣作为启发幼儿艺术情感,开启艺术大门的金钥匙。也就是说,作品的内容应该是孩子喜欢的、能理解的,内涵的艺术精神能引起幼儿共鸣的,是富有童心的、童趣的。

二、激发幼儿的想象意识

想象力是在你的头脑中创造出一个念头或者思想画面的能力。在创造性想象中,你运用你的想象力去创造你希望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着,你继续不断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知道他最后成为客观的现实。想象力的伟大是我们人类比其他动物优秀的根本原因。因为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于进步。

我们可以让幼儿听故事,创作故事画。在听故事的同时,幼儿会跟着故事的情节不断的展开想象,去定位自己心目中的一些故事人物形象等,所以通过故事的描述,幼儿可以进行再造想象。选的故事情节不需要太复杂,最好角色形象生动鲜明,情节变化明显。比如“丁丁的双休日”。丁丁去了哪里,都做了些什么,内容分明,有连续性。也可以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看、摸、闻、尝、听,让幼儿的头脑中有一个鲜明的形象。尽可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在示范讲解中不是直接告诉幼儿怎么画,而是现场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示范。比如,在美国学生画苹果,教师摘来一筐苹果,由学生任拿一个去画,日本的学生也拿着去画,而在中国,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画苹果,往往都是由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好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那边涂绿……就好像一个相同的故事里却有着不同的场景和摆设。所以不妨让幼儿自己先去观察和发现,而教师在一旁关注,必要时做一些讲解和小结。

三、提升幼儿的创造力

加登纳说过:“差不多每个孩子到4——7岁时,在有合适环境的鼓励下,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对幼儿来说,他们的创造力同样需要周围人们的陪养。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需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美术教育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最佳手段之一,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认知能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描述能力等。心理研究认为,幼儿创造是自由发挥的结果,是良好的教育结果。如果教师压制其自由发挥,必然会扼除他的创造力。这就要求要教师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一)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肯定幼儿的创造水平

幼儿的绘画发展是有阶段性的。0——1岁,偶然的涂鸦;1——1.6岁,涂鸦有了改进,能画垂直线,平行线和多种线条,凭视觉而涂鸦;2——3岁能画多种环形、螺旋形、粗造的圆形;3岁能画出看过的物体外形;4岁较艰难的画方形,想画三角形但几乎不能成功;6——7岁画几何图形成熟了。而且幼儿眼中的世界多半是幼儿心中的世界。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结合。如果以成人惯用的透视、比例、配色等审美要求幼儿,这些是幼儿所不能及的,必然打击孩子的画兴。作为教师有必要蹲下来和孩子同视平线,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形象,看孩子的画是不是有道理,而不是武断的改这改那。又是成人看起来“不完善”,“不合理”的,却恰好是幼儿的天趣所在只有教师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的素养,他们培养的幼儿的美术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大胆涂色

在幼儿绘画涂色这一块,很多教师直接告诉幼儿这个物体是什么颜色的,所以你应该选择什么颜色去填充。比如,苹果是红的,太阳也是红的,所以你就要用红色去填充。主观地去引导幼儿认知世界。所以大家画出来的都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草是绿的,天是蓝的,花儿是红的。我们应该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搭配,给他们跟多更充足的自我发挥空间。你会发现幼儿用色明快、大胆,并不是按常理去涂的。太阳和苹果可能都不是红色的,而是蓝色的、紫色的,所有你意想不到颜色。儿童色彩世界就是一个七彩世界。儿童对色彩的应用也能直接反映出他现在的一个心理状况,开心或者难过,所以让幼儿自己选择颜色,也是一个可以更好了解幼儿心理现狀的有效途径。

四、互相欣赏和交流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的,每件作品都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幼儿乐于欣赏,并可让幼儿来说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让幼儿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大胆的自我表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在幼儿作品展览欣赏的同时也极大满足了幼儿的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劳动被大家得到了认可,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兴趣慢下了很好的一笔。让幼儿彼此欣赏各自的作品,讨论和发现大家的不同,原来还可以这样画或那样画,开阔幼儿的视野。

幼儿是完整的人,有权享受与成人相等的尊重与权力。教师则是在一旁协助,帮助,然后才是指导者,毕竟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入体会到,一个好的引导和方法可以让幼儿为之兴奋,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去。不要一味的命令他们,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吴颃琛 《二十一世纪幼儿素质教育:幼儿园“生活、学习、做人”课程》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英]赫伯特·斯宾塞 《快乐教育》 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艺术活动引导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2:51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学校艺术活动与挫折教育的融合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6期)2016-07-11 10:37:17
走班式艺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5期)2016-06-18 17: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