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摘 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记忆和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要能够基于生本理念,充分利用新课改倡导的重要教学方式,在探究活动的有效推促下促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活动主题;有效策略
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更加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发展,更加注重初中數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那么,这样的初中数学课堂应当如何组织?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试图借助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在知识的有效掌握和学生素养的发展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营造乐学活动氛围引导学生参与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以“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学生传递枯燥的数学知识,单一的教学方法及教师“主宰”课堂的形式使得整节数学课压抑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低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乐学的活动氛围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的基础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营造有效活动氛围引导学生参与。
首先,数学教师要能够努力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安全感和亲近感的氛围中发散思维去想去实践,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见解勇敢表达出来。如果教师囿于传统思想,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就排斥那只能使得学生遇到疑惑畏缩不言,不利于教学有序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生长点,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在质疑中获得进步。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碰撞思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性和课堂吸引力,在信息共享交流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问题思考讨论中,以此推进学习活动进一步纵深发展。
二、创设“诱思型”活动以调动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思维水平有关,抽象的数学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设“诱思型”探究活动能启发学生思维,只有学生的思维有效调动才能促进学生将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在思维的有效延伸中探究问题:(1)看到180°角,你想到这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2)如果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会怎样?(3)在哪里设置平角?怎么创设同旁内角互补?这样,在教师诱发下学生的思维被逐步引导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原有认知,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推理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创设“实践型”活动发展学生实践意识
仅仅是依靠“题海战术”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在教师的主导下,创设具体的问题,在“实践型”活动的有效组织实施中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画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多种感官的参与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使得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比如,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动手在白纸上作图,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并分享在画的过程中使用的技巧,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和其中存在的规律,在学生亲自动手的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有效性。
四、创设“层次性”活动促进学生全体进步
新课改强调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执教的是一整个班级而并非同一层次的学生,由于先天及后天培养的因素影响,教师在促进全体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创设“层次性”活动,因材施教展开教学,在梯度化、层次性解决多元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全班同学在不同层面获得进步与发展。
比如,在探究“定值”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图形及相关题干,针对具体固定的题目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梯度化问题设计中有效打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在观察和分析题目,类比和推理知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内涵的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促进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线数学教师要能够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数学探究活动着手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和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优化中通过营造乐学氛围、创设“诱思型”活动、“实践型”活动和“层次性”活动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主题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中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贾婷婷.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活动”问题与对策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1):153.
[2]陈冬.初中数学有效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03):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