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宁
摘 要:很多人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所谓的“鼓励+表扬”。但实际上,这并非赏识教育的本意。赏识教育的实质其实是要通过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来对孩子的正面行为进行有效强化,同时,针对孩子的正面行为过程,赏识教育也要进行赏识,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与学习动力。而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赏识教育要创造相应环境来加强孩子的学习感受和心理体验,并对其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法
前 言:赏识教育尊重人的生长规律和生命发展规律,其不但被运用在幼儿教育之中,也被运用在高中教育之中。高中数学学科相比小学和初中时期的数学学科来说难度更大,且逻辑思维也更加深刻。如果能够通过赏识教育的方式来让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去理解高中数学并逐步提起他们对于高中数学的兴趣,那么高中数学教育将有极大进步。接下来,笔者就在本文中具体谈谈如何将赏识教育实施到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之中。
一、对赏识教育的一些说明
在“摘要”部分,笔者简单介绍了一下何为赏识教育。但是这种概括性的说明很明显难以详尽地将赏识教育解释清楚,因此笔者再在该部分做出一些对于赏识教育的补充说明。
要想弄懂赏识教育,首先要明白何为赏识。赏识指的是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之后,对其所具有的能力以及缺陷都具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支持,最终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双重完整发展的目的。赏识教育法基于人希望得到赏识这一基础人性来对学生进行理解、支持、鼓励和信任,从而让学生获得较强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和教师缩短距离,并将其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最终使学生的优势能够得到发挥,缺陷得到修正。通过赏识教育,每个学生都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异之处,每个学生都能够重新获得学习的动力,并在自信心的带领下不断挑战自我,冲向成功。
二、高中数学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实施及其意义
(一)加强师生关系
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爱。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要看到他们对于教师的肯定的渴求。如果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上的学生们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那么温和的课堂氛围将会被组织起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增加。教師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关怀学生们,对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放弃的精神表示赞赏,那么这些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将越来越近,他们也会更加地因为教师的肯定而努力进步。这样,通过师生之间关系的不断加强,学生们能够更加感觉到学习的动力,并努力奋进。
(二)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生虽然在一些方面已经逐渐开始摆脱初中时期的单纯和无知,但是高中陡增的学习压力和更为复杂的环境却导致部分学生容易影响到学习,尤其是数学这种需要集中精力去思考的学科,更是容易因为其他方面的事情而分心影响到思考。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授数学的同时让学生们能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可能性,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引出一些数学史上的人物来进行。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的第三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就可以通过介绍相关数学家高斯的童年经历(巧妙计算从1一直加到100、家境贫寒仍然努力学习等)来激励学生们(尤其是家境较为贫寒的学生)努力学习,让他们不会因为自身家境的贫寒而感到自卑,从而影响学习[1]。
(三)教师在赏识教育理念中的高中数学教授方法
高中数学的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者,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训练方式作为学习主线,并以数学逻辑思维的获得作为最终核心。在赏识教育的理念之中,教师所起到的只能是“指路人”的作用,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对其过程和结果进行赏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引路人”而不是“掌控者”。自己要像一个介绍风景名胜的导游一样来带领着学生们探索数学知识的每个角落。这里的“导游”,要体现的只有一个“导”字,也就是引领大于讲解,更多的还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和思考。同时活跃课堂氛围,发现并加快学生的内在能力,着重鼓励他们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只要学生做出了真实的探索和思考,就应当予以赏识,对他的正面学习行为进行肯定和推动[2]。这样,就算一时该学生无法让结果达到最好,但由于其方向正确,因此他每一次的探索结果最终也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力量。
结语:赏识教育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最佳体现。其最早的根源来自于每个人的行走、跳跃和跑动等基本运动动作都能够在父母的指导下完全掌握。父母在教授我们跑动、行走和跳跃时,总是会对我们的一点能够向着掌握人类基本运动方向的表现进行及时肯定,而对于成功的学习结果更是加以赏识,这就是赏识教育的来源。如果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将赏识教育有效运用在教学中,那么学生的数学成绩将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聂祖林.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23(18):185.
[2]戈立文. 赏识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J]. 昭通学院学报, 2017,78(a0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