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细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仁甫先生的著作《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其中《管仲列传》教学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学习文言文时,学生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规范——深度学习,反复阅读,读出三个符号,即着重号、问号、惊叹号。李老师讲的这三类号,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标点符号,而是学生研习文本过程中的某种收获。不过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的着重号、问号、惊叹号也是一种预备与生成。这种预备与生成,有的源自师生课前的准备,有的源于课堂上师生、生生的相互启发与领悟。
近日我就把李老师的这一经验,应用到了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当中。中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总觉得有些陌生,经多次删减,中学课本上鲁迅先生的作品有所减少,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一直保留了下来,反映出其特定价值与意义。本文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对鲁迅先生感情的准确把握。而准确把握情感关键在于对文中句子的正确理解。这对高一学生而言無疑是难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我借鉴了李老师运用“着重号”“问号”“惊叹号”的智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着重号”代表学生自己认为“重要的而不困惑的”内容,目的是检查学生自学的深度。其中,“重要的”主要指知识性和思维性内容;“困惑的”指的是有疑问、需要通过较深入的探讨、争鸣才能加以辨析、理解的内容;“重要的而不困惑的”内容就是指学生需要掌握却没有困惑或者不需要过多探讨、争鸣就能理解的内容。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中,梳理分析刘和珍的事迹和形象无疑是重要的,但学生通过比较简单的探讨就可以了解。因此,课堂上我对类似内容就行“着重号”式处理。课堂研讨的重点是“问号”“惊叹号”部分。
“问号”,顾名思义就是代表学生疑惑的内容,这种疑惑需要通过较深入的探讨、争鸣才能加以辨析、理解。“问号”首先源于预习,即课前师生研读文本时产生的疑惑。学生质疑《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在文章开头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结尾又说“呜呼,我无话可说”,就是研读文本时产生的。
生1:我提的问题是,为什么文章开头鲁迅先生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文章结尾又说“呜呼,我无话可说”。
师: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从文中找一找这几句话。
生2:上一节课,我们在梳理这篇文章写作思路的时候就知道,文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三次写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两次写到,“我实在无话可说”。
师:那么同学们能否说说,这三次“有必要”两次“我实在无话可说”各有什么不同?
生3:我先来说说。
师:当然可以,有请。
生3: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我写一点文章写起,特别是她告知我“刘和珍生前爱看先生的文章”,程君站在私人的角度劝我写一点什么。而我也想到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从这个角度上看,“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但是这里也有一个“也早觉得”,说明鲁迅先生有自己的考虑。“在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徘徊”二字说明作者的心中有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愤怒。因为刘和珍“不是我的学生,而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这样“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就由私谊上升到了公理与正义。而第二次写“我也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因为我们还在这样的世界活着,这样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用先生的话讲,是一个“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用自己的笔来写一点什么,为这个世界的人们,争取一点做“人”的权力。第三次是“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提醒人们,特别是“庸人”不要忘记这次惨案。
师:讲得真好,很细致,尤其是他讲的,“为这个世界争取一点做人的权利”,很有新意。做人的权利是天赋的,但是在这样一个“非人间”的世界毫无人权可言!
生4:这正是“我无话可说”的原因。第一次“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这是一个怎样的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群众向政府请愿,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者数百人,政府竟然说请愿的学生是暴徒,学者文人竟然说他们是受人利用。鲁迅先生认为,“非人间”给他以悲凉哀痛之感,悲愤存于心,压抑太久。而作为一介文人,鲁迅又只能呐喊几声,面对学生的死亡他除了写点文字,又能说点什么呢?的确“无话可说”。因此,结尾鲁迅先生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表现的是心中的悲愤与无奈。
实际上,“问号”还源于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探讨、启发。教学中我抓住生4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表现的是鲁迅先生心中的悲愤与无奈”发问,就是受生生之间相互探讨的启发提出疑问,从而把学生引进对文本更深的探讨中。
师:分析得好。这里的“悲愤”大家能理解,但“无奈”大家是否认同?
(众生沉默)
师:同学们可以看一看,这一惨案中,鲁迅先生认为他自己是一个什么角色?
众生:苟活者。
生5:老师,为什么鲁迅先生没有直接参与学生的请愿行动呢?他不是支持学生的行为吗?他不是鼓励学生不要沉默吗?为什么他自己不去直接斗争呢?
师:这几问问得好,有没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生6:“鲁迅先生没有直接参与学生的请愿行动”,因为鲁迅先生不赞成这样的斗争方式。文中第六节,鲁迅先生作了一个精妙的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先生认为,除了“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总觉得很寥寥”。
老师:这次惨案是否毫无意义呢?
生7:当然这次请愿也有其他的意义,那就是“至少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而且引用了陶潜的一首诗,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情感,刘和珍她们虽死了,却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光,这也是充分肯定学生流血牺牲的意义。
生6:那个比喻本身也讲到了这次请愿有意义,只是“一小块”罢了。鲁迅先生只是觉得徒手请愿而流血牺牲,死伤多人,这样的代价太大了!
师:两位同学都谈到了惨案的意义,明白了鲁迅先生不赞成这样的斗争方式。但文中作者自称“苟活者”有什么意味呢?
生8:文章第二节写道,“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的是自己的一份歉疚。第七节“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这里的苟活者,虽不只是作者,却体现了鲁迅先生一贯的立场,那就是无情地解剖自己,也表明鲁迅先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师:分析得精辟。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处无情地解剖自己,先生的用意是什么呢?
生9:是为了赞扬刘和珍等人。用我的苟活来反衬刘和珍的勇敢伟大。苟活下来,有效地保护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战斗!
师:既然大家认同这里的“苟合者”有内疚之意,有反衬的效果。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文章的结尾是否有无奈之意呢?
生10:我觉得至少有那么一点无奈,作者是文人。一般文人在強大的反动派面前比较渺小。
师:这也是实情。但文人的力量虽小,却不能忽视。
生11:我觉得无奈的感觉至多是一瞬间的,这里不能理解成鲁迅先生的主流情感。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分明是激励生存者,也是向广大爱国青年发出的号召。他写“中国女子英勇斗争,相互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多少看到了一点改变现实黑屋子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会更加奋然前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唤醒人们起来战斗,只是告诫学生们不要用徒手请愿的方式。他说“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是主张爆发的,因此文章结尾,不是表现鲁迅先生的无奈,恰恰相反,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作者激昂的斗志,热血澎湃的气息,只是因为心中的悲愤太重了,以至于写完这篇文章后,鲁迅心中沉重的悲愤久久不能平息。
师:说得不错,大家能否找到其他理由?
生12:这种不能平息的悲愤,必然会带进鲁迅先生以后的岁月。这之后的十年,鲁迅先生写了大量披露黑暗现实的文章,像投枪匕首一样刺进反动派的胸膛,便是明证。这也充分证明鲁迅先生说不出话,不是无奈,而是积极地用笔战斗!
师:能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来动态地解读文本,很好。还有没有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
课堂上学生不能只是提出“问号”,更应该积极思考,成为解决“问号”的主体。教师不能只是解答者与解说员,而应做灵活机动的引导者。教师要牵引学生,鼓励、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激活学生生命状态,从而丰盈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惊叹号”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经过师生、生生互动后受到启发,进而对文本有了更多的体会与思考,甚至质疑,从而引发出的独特探讨与争鸣。这些探讨与争鸣把学生引入到文本深处,由此自然地拓展了语文的边界。我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适时鼓励学生使用“惊叹号”,课堂上也生成了不少精彩,特别是学生对文中“庸人”的理解上升到了国民劣根性的高度。
生13:这两处“我说不出话来”,一处在开头第一部分,一处在文章的结尾,这说明悲愤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情感线索。
师:的确,通读全篇,悲愤是贯穿全文的,刚才大家探讨时也说出了心中的一些问号与惊叹号,你们还有哪些问号与惊叹号呢?
生14:既然悲愤是本文的情感线索,那么是悲多还是愤多呢?
师:这的确是个好问题,哪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15:我觉得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悲什么?为什么悲?悲的是刘和珍等人的死亡,悲的是我们所处的非人间。那么,我们马上会问,是什么造成了刘和珍等人的死亡,是什么造成了我们所处的非人间?
师:这两问问得好,你能否继续说下去?
生15:毫无疑问,是当时的政府枪杀了刘和珍等人,是当时的反动派统治,是当时的一些文人的无耻污蔑,让我们所处非人间。因此我觉得本文更多的是愤!
师:大家是否赞同他的说法?
众生:赞同。
师:我有同感,可我有一小点不赞同。(学生作惊讶状)他说“悲的是刘和珍等人的死亡,悲的是我们所处的非人间”,可是,鲁迅先生只是为这两件事悲吗?
生15:(迅速站起)哦,还有为庸人而悲。
师:文中是怎么说的呢?你能否读一下?
(生15朗读第二节第1段、第六节第1段)
师:大家从他的朗读中有哪些思考,“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怎么理解?
生16:文中说是一般庸俗的市民。我觉得可以理解成麻木的群众,他们对刘和珍的死无动于衷。鲁迅为这样的看客悲哀。
师:他这里“看客”这个词用得好,实际上鲁迅先生的作品里有不少对看客批判的文字。大家对此有哪些思考?
生17:鲁迅先生曾写过,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还大叫“好”。国民麻木可见一斑。为此,鲁迅先生弃医从文。
生18:这实际上就是国民的劣根性。本文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猛士也因为这些人而哀痛。
师:两位同学说得真好,上升到了国民劣根性的高度。
这节课上,学生们用“着重号”“问号”“惊叹号”细读文本,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进而走进那段历史,走进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消解了学生过去怕读鲁迅文章的恐惧心理。其实这里运用“着重号”“问号”“惊叹号”开展教学,就是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把教学的引擎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进入一种深度学习的状态。正如李仁甫老师说:“把教学引擎交给学生,意味着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正视学生课前深度学习成果,直面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思维上的愤悱状态。”[1]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精神才能真正生长,学生的思想才能真正丰盈。
值得注意的是,“着重号”“问号”“惊叹号”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学生在解答“着重号”的过程中,可能会催生“问号”与“惊叹号”;在探讨“问号”与“惊叹号”的过程中,“着重号”标示的内容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说,运用三类号是具有普遍教学价值和意义的,恰当的运用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生成效果。
本文系安徽省安庆市2018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农村高中生‘读整本书’的路径与策略研究”(编号:ajkt2018-05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李仁甫:《课堂是如何运作的——我的生成课堂观(3)》,《基础教育课程》,2015年第1期,第29页。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程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