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高中语文磨课的学科追求

2019-09-10 07:22曹加明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万春韩愈语言

曹加明

磨课,无疑是提升课堂效益、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路径。对于高中语文学科而言,语用应该是磨课的学科追求。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无不需要建立在语用的基础上。高中语文之磨课,如果没有语用的追求,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毋庸置疑,语用是高中语文磨课的学科追求!

一、磨去“一言堂”的陋习──为语用腾出时间

高中语文课堂,需要磨去教师“一言堂”的陋习,将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还给学生,将被教师“垄断”的时间还给学生,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展开方式调整为以学生的语言运用为主,为学生的语用腾出时间。

磨课,首先需要教师从“一言堂”的思维定势中走出,在课堂上腾出足够的时间磨砺学生的语言品味和感悟能力,在语言的辨析、比较中夯实语用之基础。笔者在教学《我与地坛》时,特意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一段的景物描写和“石门中的落日”一段的景物描写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在比较辨析中不仅发现了两处景物本身的异同,还发现了两处景物描写对作者史铁生先生的触发,更发现了史铁生先生在困境中“逆袭”的源头和动力。而更难得的是学生的语用潜力得到初步发挥,语用热情得以提高。

语文磨课,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磨去在课堂上长期把持“话筒”的做法,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语言梳理概括能力的提高铺路搭桥。如在教学《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笔者刻意地放下“话筒”,激发学生的语言概括力──“读了本词,你觉得词人辛弃疾有哪些‘登临意’呢?请梳理概括。”学生的概括热情远远超出了预料,无论是学生自主概括还是小组探讨、交流反馈的环节,他们都能充分参与进来,积极讨论,高质量地交流分享。如此,他们不但能更深入地读出辛弃疾当时的特殊心境,更提高了其个性化语用的自信。

二、磨去灌输的陈旧习惯──为思维发展辟出空间

磨课,不仅要立足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更要以语用为基础,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开辟空间。传统的灌输课堂不仅挤占了学生积极语用时间,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开辟空间应该是磨课的当务之业。

在教学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一文时,笔者认为文中叙写的段太尉“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之事虽展现了段太尉刚勇、慈惠、清廉的形象,但细细揣摩后发现,三件事似乎又不足以概括段太尉的“大节”。于是,笔者启发学生拓展思维的深度──“同学们,你们觉得刚勇、慈惠、清廉是柳宗元心中段太尉真正的‘大节’吗?细读文本,思考揣摩段太尉的‘大节’是否另有所指呢?”学生经过仔细揣摩探讨,思维得以透过浅表层向语言的纵深处“漫溯”──段太尉绝非一介武夫,“奋不虑死”地以象笏奋击朱泚不是“一时”冲动之举。拒收朱泚的贿赂,将贿赂“栖之梁木”,主要不是段太尉要给自己的清正廉洁留下天下人皆可一睹的物证,而是段太尉明察秋毫,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毫不含糊,不仅拒收任何人的贿赂,更不能因为收取了朱泚的“货币”而与朱泚这类心术不正、图谋不轨的人沾上任何关系。太尉的“大节不仅在于其刚勇、慈惠、清廉的好品质,更在其对唐王朝忠贞不屈、绝不与叛贼朱泚同流合污的精神气节上。学生还意识到,社会上对段太尉的评价是“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认为段太尉只是一介武夫,他只是因为个人冲动冒犯激怒了朱泚而死,只是为了“以取名天下”,沽名钓誉而已。这番谬论,不只是对段太尉个人的误解、污蔑,冲击的也不只是国史馆的撰史原则,更是对坚持统一、反对割据分裂的“大节”的无视。这种无视助长的是“朱泚”等乱臣贼子的叛乱野心,摧毁、颠覆的将是大唐的百年江山……在此磨课的过程中,学生依托对语言的品味、表达和交流,思维得以深化和丰富。因此,高中语文的磨课,磨去灌输的陈旧习惯,在语用活动中为思维的发展辟出空间,不仅必要,而且大有可为!

三、磨去浅显的文本解读──为审美鉴赏夯实基础

磨课,不仅要磨去“一言堂”的陋习,为语用腾出时间,还要磨去教师一味灌输的陈旧习惯,为思维的发展开辟空间,更要磨去浅表化的文本解读,力争在语言内在的意蕴层发现美──形式之美和意蕴之美,为学生的审美与鉴赏夯实基础。

在教学《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时,笔者感到,如果仅仅在文本语言的浅表层滑行的话,将无助于学生真正感悟国文老师徐锦澄先生的形象。于是,在磨课中,笔者着力引导学生透过孙绍振先生所说的“一望而知的浅表层”去感知文本的意蕴层,去发现“浅表层”之下的语言之美、意蕴之美和人格之美。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探讨梁实秋先生笔下的徐老师的窘态──“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像貌很古怪”,“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让学生感知梁实秋等学生对徐锦澄先生由调侃到戏谑的过程。特别是“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这类对人的咒骂之语用于徐老师身上,虽然不能断然说是“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对徐老师的刻意咒骂,但其中蕴含的不敬之意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系列的笔墨绝非单纯的外貌描写,在此基础上,笔者尽力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欲扬先抑之形式美──“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这一笔,正是作者欲扬先抑之笔法中“抑”得最深的一笔。“抑”之深,才更见“扬”之高──为展现徐锦澄先生的人格美蓄势铺垫;“抑”的是徐老师的“古怪”外貌、个人生活习惯方面不拘小节的一面,“扬”的是徐老师内在的素养和对职业的坚守。

不仅如此,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透过貌似“一望而知”的浅表层去感悟语言深处的意蕴和妙处。如在一次师生“冲突”中,作者梁实秋被徐老师怒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梁实秋先生当时是将此事件认定为,“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果真是徐锦澄先生“正当防卫”吗?笔者在磨课中觉得绝非“正当防卫”那么简单!联系梁实秋等学生在国语课堂上一贯的拖拉懒散、心不在焉的状态,徐老师应该早就看在眼里,更是急在心里了,他应该早就想整顿一下这种课堂状态,扭转一下学生轻视国语的意识。因此,这一次,徐老师不是为了面子的“正当防卫”,“多喝了两盅”的徐老师的怒火也绝对不是“借酒发挥”,更不是小题大做,“倚老卖老”,“扩大事态”,甚至不仅是对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捍卫,而是出于徐锦澄先生内心深处的对于教师职责的坚守,出于对学生负责的严格要求。因为徐老师对学生爱之切,才责之深!由此,学生逐步意识到,如果把徐老师“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骂人”当作“正当防卫”,把徐老师的这次发火看作是“防卫过当”,岂不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误读了徐老师吗?因为徐老师何曾将学生看作对手来“正当防卫”?这岂不是太曲解、窄化了徐老师吗?多年以后,梁实秋先生终于真正读懂了徐先生对学生“怒其不爭”的良苦用心!而在这样的对文本形式和内容的深入品悟中,学生不仅“紧扣语言之缰绳”进行语用性探究,更在审美鉴赏的维度实现初步的突破──初步感知欲扬先抑和误读“正当防卫”的形式之美和内容之美,感受徐锦澄先生的人格之美!

四、磨去粗疏的教学设计──为文化传承搭建桥梁

在教学《张中丞传后叙》时,笔者先是循规蹈矩地按照常规的“言文结合”的思路设计教学,但是容易落入传统的单纯“文”“言”讲授为主的“窠臼”中,不仅语用的时空被过度挤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的目标更是容易流于空泛,效果很是一般。

于是,笔者决定立足于语言运用的学科追求,选取“何以不写雷万春”这个貌似闲笔但可以作为语用的支点来撬开文本,支撑起看似有失偏颇的“主问题”来设计教学。

韩愈在读李翰的《张巡传》时就曾表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为什么韩愈自己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依然没有写雷万春的事呢?笔者细读文本《张中丞传后叙》后发现,“何以不写雷万春”这一问题实乃教学设计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主问题,更是我们打开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

1.文章的写作目的主要是在为许远、张巡辩诬

韩愈写作本文的目的重在为受到污蔑的许远、张巡辩诬,特别是为许远辩诬,因为许远所受的污蔑更深更重。洗刷尽副统帅许远身上的污垢才可以为整个睢阳保卫战扬名,更能为中唐树立起一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光辉旗帜!而雷万春并不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许远这个副主帅的形象刷清了,睢阳保卫战的意义才不至于被有意无意地削弱,因而韩愈不惜浓墨替许远辩诬,而雷万春在文中则略过了。韩愈捍卫儒家文化正统──唐王朝的写作目的也就浮现在学生眼前了。

2.雷万春不曾蒙冤

历史上,对于雷万春的英勇光辉的形象,世人本就没有什么怀疑、异议;但是,主帅张巡、副帅许远的形象被污、睢阳保卫战的重大意义被有意无意地低估甚至被诋毁。因而,相对于不曾被污蔑、蒙冤的雷万春而言,替许远、张巡辩诬显然是更为紧迫也更为必要的。

3.南霁云足以代表英勇的武将形象

相对于文中花了相当笔墨描绘的南霁云的丰富形象,毋庸置疑,其足以代表英勇的武将形象。所以,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没有再写雷万春的事迹。

4.关于雷万春的资料不足

韩愈是重视资料收集和注重以事实说话的作家。他不仅非常注意收集相关的逸事传言,还有意识地将听来的、看到的有关睢阳保卫战的人物、事迹进行比对、印证。例如,韩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以此来印证从睢阳父老那里听来的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搬救兵未果之后,南霁云抽矢射佛寺浮图以志──“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的故事。以此看来,也许韩愈没有收集到雷万春的相关资料。

5.替睢阳保卫战正名的目标基本达成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恢复了被小人矮化甚至是丑化的许远、张巡的形象,树立捍卫国家统一的英雄群像,并趁此机会还原睢阳保卫战的“守一城,捍天下”“蔽遮江淮,沮遏其势”的重大意义,替睢阳保卫战正名的目标基本达成。勇将雷万春虽功不可没,但在韩愈看来,专门浓墨重彩地描绘雷万春的形象,并无太大的必要。

6.提醒朝廷对藩镇保持警惕的暗示已然做到

当年追随张巡参加睢阳保卫战的老兵于嵩,在貌似太平、天下大治的几十年后,没有能够安享晚年,竟然死在了在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英雄们以死相守的睢阳、亳州一带横行霸道的武人手下,即英雄们以血以命守卫的睢阳城又死灰复燃,这无疑是韩愈在暗示唐王朝绝不可以对割据、叛乱之潜在的威胁掉以轻心。更让人忧虑的是,“窥一斑而见全豹”,武人的割据之风在河北道即安史之乱的策源地如此浓烈,这怎能不让韩愈这样的有识之士忧心呢?怎能不提醒朝廷对其保持高度警惕并积极应对、严加防范呢?

在对以上这六个方面的语言品味、探究中,学生不仅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從中欣赏到了捍卫儒家文化传统的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英雄群像。张巡、许远、南霁云是写出来的英雄,雷万春则是“不写之写”的英雄。除此,他们更是读出了韩愈忧心忡忡地提醒朝廷对死灰复燃的藩镇割据保持高度警惕并积极应对、严加防范的拳拳之心。韩愈在此传承的正是孔子修《春秋》、太史公著《史记》的传统。教师在磨课中,磨去粗疏的教学设计,为语用开辟一番“天地”,为文化传承搭建桥梁,其教学意义不可估量。

高中语文,在磨课中应致力于磨去“一言堂”的陋习,为语用腾出时间;磨去灌输的陈旧习惯,为思维发展辟出空间;磨去浅显的文本解读,为审美鉴赏夯实基础;磨去粗疏的教学设计,为文化传承搭建桥梁。如此,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也将落到实处,课堂效益的提高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也就水到而渠成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万春韩愈语言
我有我语言
末路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万春林弈林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