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瑛璞
摘要:说话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是由学生的交际技能来体现的。小学低年级是强化学生说话训练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通过朗读训练、兴趣激发、强化听读、情境创设来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富有创造性地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说话训练;培养途径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依赖于直观的形象和具体的事物,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说话的条件,为他们搭建说话的舞台。为了使学生有话说,教师必须训练学生准确地介绍某件事,按照一定顺序,有板有眼,层次分明。关于学生说话训练方面,其训练目标一定要明确,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选择训练主题,提出训练要求,真正达到说话训练的目的。教师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以提升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想说
在当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对学生阅读需求的忽视,会使文本的感染力、艺术性和审美力在教师的谆谆告诫中变得东鳞西爪,导致学生个性行为的严重缺失。小学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应该得到重视,让学生充分阅读,在阅读中全面感知,在阅读中培养洞察力,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朗读放在首位,回归语言的本性,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促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越多,他们的表达愿望就越强烈。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教师不进行课文的分析与讲解,而是先让学生通过齐读来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不一会儿,学生就开始有说话的欲望,迫不及待地举起手。然后,教师让学生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读文字和句子,划出重点。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再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他们不理解的内容,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在后续的小组讨论中,学生乐于参与讨论,试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意见。
二、注重兴趣激发,培养学生乐说
兴趣是学生愿意交流的强大动力,它能够调动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为学生服务,激发学生自我表达和交际的愿望,使学生以热忱的态度、愉快的心情開展口语交际活动。小学低年级学生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教师必须抓住机会,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故事、动物、游戏等来激发他们交流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教材《大海睡了》这篇课文时,教师以优美的音乐、视觉语言,再加上安静的夜色,学生自然进入情境,立刻对阅读产生兴趣,马上想去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果你坐在沙滩上,你会感觉到什么?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利用课外所学知识,在场景的描绘中充满乐趣,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进行口语训练,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
三、强化听读神韵,引发学生敢说
听并不是学生朗读课文的唯一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一开始就对用音乐大声朗读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注意力会逐渐下降,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他们听的方式,从用音乐配合朗读到用音乐做背景大声朗读。在课前,教师要反复练习,通过教师的声音和举止把朗读的魅力传达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够说话。
例如,在教学教材《北风和小鱼》这篇课文时,当教师读到“北风呼呼的吹着”时,就特别强调“呼呼”这个词。学生听到北风是如此的强烈和寒冷,怎样感觉出来?北风吹到草地上,吹到梧桐树上,吹到鸟儿身上,总共是吹了三下。读到这里,教师明显地降低音调,学生听出“哦,原来北风还不是刮得特别凶猛啊”。读到“哈哈,大家都怕我”时,教师借助肢体语言,用右手拍着胸脯说,学生听出“北风太骄傲了,好自大”。最后,读到“北风气极了,猛吹一口气”时,教师紧握拳头、深皱眉头,脸涨红,眼睛发怒,学生被完全吸引,他们说话的欲望脱口而出。
四、珍视情境创设,提高说话质量
多媒体创设的情境生动、形象。它可以使静态的图片动态化,复杂的图片简单化;它可以向学生展示事物的经历,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容易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因此,它对学生有无穷的魅力,可以增强他们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例如,在教学教材《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时,文本中只有一幅完整的图片,学生很难循序渐进地观看。如果想使图片清晰,可以使用投影来简化它。通过改变图片,教师呈现猴子和乌鸦对话的图片,演绎猴子天天浇水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看图编故事、角色扮演这种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意图看图并设计自己的会话内容,然后以戏剧的形式在不同的角色中表演。思维、情境、表演等活动具有很强的愉悦性和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说话技能。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语言积累较少,学生说话能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精心设计、耐心指导、反复训练,相信学生的表达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伟芳.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训练之我见[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0(6).
[2]史艳凤,小学生说话能力培养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