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娴丽
摘要:数学因其本身严密、逻辑的特点,而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总有一种心慌的感觉。教师要想解决学生的这一心理问题,就要注重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实践性。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意识的有效培养进行探索,可以为学生的数学进步提供可能。通过与生活联系、与情境结合、与实践共建,我们找到了适宜学生学习数学的新道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数学意识;培养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数学意识而无法站在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大了数学学习的难度。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可以为学生减轻学习的负担,让学生重新获得数学的乐趣。
一、與生活联系——唤起学生生活热情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有一定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这就给学生带来了别样的感受,使得学生认为数学是难学的,是枯燥的。教师要想转变学生的这一学习印象,就要懂得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借助多姿多彩的生活来打破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看到数学的风采,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时,笔者为了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基本要素,能够利用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唤起学生的生活热情,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物品来总结三角形的特点,探索三角形的性质。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后,对三角形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笔者为学生准备了棉棒和牙签等,让学生自主拼凑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变化,感受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联。学生动手拼凑之后,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这样,笔者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与情境结合——丰富学生学习头脑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与情境相结合,借助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看到数学的千变万化,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力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数学课堂的单一而产生了厌烦的心理,给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阻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穿插情境,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这一现象,帮助学生重新挖掘数学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头脑。
例如,在学习“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会用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的形状,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画法,懂得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转化,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不同的几何体,借助多媒体将它们展示了出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情境,让学生分析几何体的特点,并尝试找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学生对几何体进行分析和讨论后,对几何体的三视图进行了区别,理清了三视图的含义。接着,笔者让学生围绕其中一组几何体进行绘画,锻炼学生的数学技能。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画出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加深了课堂学习印象。这样,笔者通过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何体的情境,使得学生理解了课堂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头脑。
三、与实践共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实践,是人们对所了解的知识进行亲身探究的过程,是人们掌握知识的有力途径。人们只有通过了实践,才能够证实知识的正确与否。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实践,也是为了帮助学生鉴定数学知识的“真伪”,让学生形成批判的意识,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衡量知识,掌握数学的奥秘。但是,部分教师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力度不够,使得学生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影响了实践的效果,需要数学教师引以为戒,立足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笔者为了使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描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等,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练习题,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练习题进行解答,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拿到练习题后,先是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理清了问题的数量关系,接着又找出了方程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对练习题进行了计算,完成了对方程的转化和解答,提高了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实践,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得学生拥有了应用数学知识的环节,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总之,本文通过与生活联系、与情境结合、与实践共建,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水平,给学生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参考文献
[1]张凌燕.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识的渗透[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2]倪帅.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研(数学),2019(0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