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斥在我们生活周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总结与提炼过程,在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将数学与生活接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探究生后话教学策略的应用。
关键詞: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提出与发展使得高中教学不断改进与提升,生活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应围绕学生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高效掌握数学知识,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整合,从而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数学学习欲望。
例如,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学习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具有连带关系,为激发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学生了解的生活场景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首先,笔者结合等差数列内容进行问题引领,即姚明刚进NBA一周训练罚球个数为6000,6500,7000,7500,8000,8500;某女鞋的尺码为22.5,23,23.5,24,24.5,25,25.5。班上男生对姚明投球感兴趣、女生对鞋子感兴趣,遂积极参与到课堂观察中。在学生观察兴致高涨中,笔者提问学生“按照上述规律,下次姚明罚球的个数是多少、女鞋的尺码是多少”。研究一段时间后,针对姚明罚球的个数,学生发现“随着次数的增长,罚球的个数每次增加500个,所以下次罚球的个数是9000”,同理,下一个女鞋的尺码是26。笔者对学生的总结提出表扬,并基于学生的回答对上述数列的特征进行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等差数列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得学生在主观意愿的推动下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提出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问题是建立数学知识结构的重要因子,也是学生完善自身数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在试图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面与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中,为巩固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笔者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室设计问题,“如果想要证明教室前、后两面黑板墙平行,需要找出哪些条件”,学生结合面与面平行判定定理,“需找出后黑板上两条线分别与前黑板平行”。笔者紧接着提问,“是不是后黑板墙上的任意两条线就行”,大部分学生表示肯定。随即,笔者组织学生借助两面黑板墙进行实验探索。在研究过程中,一名学生将数学教材看作一面墙,发现教材的上边与底边均与前黑板墙平行,但“数学教材与前黑板墙不平行”。最终,学生在结合后黑板墙的讨论发现,“要想证明两个面平行,那么一个面内的两条相交的直线必须平行于另一个面”。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融于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在为解决问题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设计生活试题,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试题是检验数学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需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试题,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最大化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
例如,为检验学生概率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者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拿球游戏设计满足学生爱好的试题。甲盒中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3个,乙盒中有黄、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2个,从两个盒中各拿出1个球。求拿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的概率是多少。因为试题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所以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设,取出相同颜色两个球的概率为A,取出不同颜色两个球的概率为B。P(A)=,则P(B)=1-P(A)=。笔者对学生较高的解题效率提出鼓励,并引导学生设计一种随即模拟的方法,来近似第一问中取出两个不同颜色球的概率。这是提高学生对概率知识掌握的考察,很多学生纷纷陷入困境。通过长时间的交流与实验,学生首先通过抓阄产生两组整数值的随机值N,用1表示红球,2表示黑球,3表示白球,4表示白球。接下来,学生统计每组对应N对数中两个不同数字的对数n,计算出nN就是两个不同颜色球的概率近似值。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试题,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题效率。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策略对数学教学活动具有积极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需做好教材、生活、学生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在生活的探索中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维能力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38.
[2]韩秀超.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