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落实在小学数学课堂

2019-09-10 05:43:31龙碧云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1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龙碧云

摘  要: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与数学学科相关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新时期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相连,这篇文章将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科发展方向以及融入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以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学生发展

学生培养方向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数学教学的方向更应该围绕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展开。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将更多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上,这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总方针的尊重,更是对学生个体发育发展以及学习规律的理解与尊重。

一、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发展方向探索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入手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能力与素养的培养。而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又对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了如下界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探索则是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更是适应当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及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急切需求。具体来看,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几个维度。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教育时期内,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围绕上述几个维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入手展开教学研究与探索,从而实现小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那么,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需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与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呢?教师需要采取何种教学理念与教学途径才能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收获更多快乐体验,体味更多学科情感呢?我们认为,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与改善是值得尝试的。

(一)以兴趣为主导,在过程中升华情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在小学教学中,从兴趣入手开展教学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提升,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爱上数学呢?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游戏元素,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参与过程中感知数学,就是提升学生数学情感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引导学生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分一分》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对“平均分”产生正确认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苹果的分一分”、“三角形的分一分”都是以PPT展示或教师黑板作图的形式展开的,而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会使课堂教学缺乏参与性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将具有较强安全性塑胶棒、软塑三角形等教玩具以小组为单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对手中的教玩具进行平均分组,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也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对相应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二)以互动为途径,在交流中发散思维

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仅是新时期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也是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同时,提升课堂的互动性也能够有效避免“一言堂”的出现,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实现课堂注意力的集中以及数学思维的发散。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认识《东、南、西、北》是三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在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即当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形成一定认知之后,很多学生还并不能在实践中正确掌握四个方向,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方位感知的训练,即学生A发出指令“请向东走五步”,学生B则根据学生A的指令面向东方迈五步,学生A发出指令“请向南走两步”,学生B则再根据学生A的指令面向南走两步,为了提升互动的难度系数,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A加大难度,即将指令设定为“请向西的相反方向走三步”,学生B则快速做出反应,并执行该操作,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在全班同学的观看中进行的,所以每个学生的眼睛都会盯在学生B的动作上,会是为学生A发出的指令进行思考,或是对学生B的行为捏一把汗。当然这一互动思路如果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将更有利于加深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以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以生活为平台,在接触中认识数学

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建立数学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即将学生所熟知的周围事物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数学課堂成为学生认识生活的窗口,更使生活经验成为更好地实现数学的感知。例如在西师版小学数学的二年级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时、分、秒》的数学学习中形成时间概念,懂得时间的表达,学会看懂钟表。针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教学,在建立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将模拟时钟发放到学生手中,并将结合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时间点进行提问,鼓励学生运用手中的钟表进行时间的表达,如“请用时钟表示出我们中午放学的时间”当学生运用手中时钟完成设置以后,教师再鼓励学生一起说出中午放学的时间,并鼓励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再如“请用时钟表示出我们做早操的时间”、“请用时钟表示出你每天起床的时间、睡觉的时间、吃完饭的时间等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钟表时间的表达方式得以强化,而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时间入手进行引导,又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的实用性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三、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就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平台以促进其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为此我们提出以兴趣为主导,在过程中升华情感;以互动为途径,在交流中发散思维;以生活为平台,在接触中认识数学,希望这些策略的提出能够对广大数学教师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徐国明.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07)

[2]  刘晓萍,陈六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 课程教学研究. 2016(04)

[3]  何智尧.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亚太教育. 2016(27)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