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婉容
摘 要:學困现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不论在哪个学科、哪个学段,什么样的学校都会存在学困生,而面对学困生也是每一个教师不可避免的情况。对于小学低学段的数学教学来说,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数量相对较多,如何对这些学困生进行转化,就成了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学生学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学困现象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困生转化;教学研究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数学的教学中总会有学生面临着学困现象的困扰。所谓学困生,就是一些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且通过正常的教师教学过程难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学习的学生,若他们的数学学困现象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他们在之后阶段的数学学习,甚至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这方面原因,小学数学教师就要能通过教学的过程,采取合理的处理手段,达成对学困生的转化。
一、学困原因分析
学生学困的原因一般来说分为三个方面,自身原因、教师原因和家庭原因。自身原因:一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很低,由于数学具有的抽象思维特点,一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感到很吃力,但其又不想费力去钻研,就造成了学困现象的发生,三年级的学生甚至不能掌握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原因: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态度不当造成的,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偏爱学习表现好的学生,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则抱着一个漠视的态度,学生感觉自己不受教师的关心,就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致使部分学生发生学困现象;家庭原因: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教育孩子,这就使得学生感觉缺乏关爱,久而久之就导致性格孤僻,对学习漫不经心,造成学困。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一)重视师生交流,感化学生
为了达成对学困生的顺利转化,教师要能对自己的教学态度进行改变,教师要能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帮助来达成健康的成长。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能认识到学困生的脆弱,并能用鼓励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殷切希望,帮助学困生重拾学习信心,只有当教师从心里相信学困生也是好孩子,才有可能实现学困生的顺利转化。
例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每隔一段时间都找班级中的学困生进行沟通,了解其最近的学习情况,然后再适时地帮助其进行功课的辅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要能敏锐地观察到学生的进步与改变,并以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实现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
(二)成立帮扶小组,帮助学生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困生在发生学困现象之后就不再具备自主完成学习的能力了,在这时,为了达成对其的有效帮助,教师就可以组织班级的学生来建设帮扶小组,让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学困生,尝试着辅导其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度学习。并且对于那些由于家庭因素造成学困的学生来说,来自集体和同学的关爱,可以有效地温暖其内心,改变其偏激的性格,使其爱上学习。
例如,在“一位数乘三位数”这一课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就可以让帮扶小组去帮助其负责的学困生进行学习。在帮扶小组开始工作之前,教师要能先确定其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避免其错误的认知干扰学困生的学习。在确定无误之后教师可以让帮扶小组对这课的知识内容帮助学困生进行学习。每隔一段时间,教师都可以跟帮扶小组的学生进行沟通,确认学困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其进展,调整帮扶小组的帮扶计划。
(三)开展分层教学,弱化压力
由于数学知识连贯性的影响,很多学困生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已经很难跟上教师教学的进度了,如果这时教师仍保持着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学困生就可能很难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时,在学习压力的影响之下,学生可能更加不愿意参与到学习之中了。所以在这时,为了实现学困生的顺利转化,教师就应该在班级中开展分层教学,给学困生布置相对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弱化其压力,通过学习成功的激励来达成对学生学习自信的养成。
例如,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困生在这一课中,着重学习其相关的概念性知识,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只有分子发生运算,分母不变即可。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教师则要提出一些涉及到同分母加减法的实际例子来让学生进行解答,达成对其能力的发展。在学困生掌握了相关的概念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在这时尝试着让其接触其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对其做强制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达成对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的学困生转化,教师就要能深入地了解学困生的学困原因,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重拾学习自信。具体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要能重视师生交流,感化学生;以成立帮扶小组的形式关爱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教师也要能开展分层教学,弱化学困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其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栩琦.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3):122.
[2]郭娜娜.小学低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