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幼儿美术的原创性

2019-09-10 07:22赖秀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主体性美术教育

赖秀丁

【摘要】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少一些讲授,回归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多一些体验,自主探究。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始终带着欣赏的目光关注幼儿,正确评价美术作品,保持幼儿美术的原创性。

【关键词】美术教育;主体性;大胆表现;保持原创性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表达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倾向。”而大多乡镇幼儿园还是走“出示示范作品——教师解说——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师幼评议”老套路。正是因为模式呆板,过分强调技术技能,忽略了幼儿的创造性,致使园里的孩子们美术创作能力不容乐观。因此,我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的求新思想,保持幼儿作品的原创性。

一、多些体验、少些讲授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那就多让幼儿玩,在玩中感知,玩中体验。相对一些老师爱用的讲授法,效果更显著。当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提醒幼儿关注某方面,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的人或事记录下来。同时培养幼儿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不断充实生活经验。

记得《各式各样的叶子》美术活动,我尽量不讲授,而是宣布了画叶子的任务后把孩子带到植物园。园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摸爬打滚的都有,甚至有几个好动的小家伙玩起了捉迷藏。十分钟后,性格内向的杨洋手里拿着两片不同形状的叶子被几个小家伙推着来到我身边,大伙叽叽喳喳批评他不爱花草树木。我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只听他小声解释:“我不是摘的,是在地上捡的。”凑过来的孩子更多了,我趁势说:“杨洋小朋友为了画好叶子,捡了两片漂亮叶子。”话音刚落,我就发现一些小朋友弯腰捡叶子,同时还在讨论叶子好不好看:“有些叶子有锯齿,小心不要被弄伤。”我看见一些孩子用手轻轻的抚摸,用心感受手中的叶子有没有锯齿。很快,地上没有像样的叶子了,我看到了好些失落的孩子,于是选了一些分发下去,他们又讨论开了:谁的叶子好看,谁的叶子长长的,谁的叶子不是绿色的,谁的叶子细细的……回到活动室,有些孩子迫不及待地开始画了。接下来我看见了条形的叶、椭圆形的叶、绿色的叶、黄色的叶……我还看见有些孩子把叶子铺在画纸上描摹……

这是一次成功的美术活动课,因为我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们玩,他们高兴极了。通过自主体验,他们不仅记录下了丰富多样又各具特点的叶子,还对叶子产生了情感,为后来的动手画叶子做好了充分准备。看!形状各异、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叶子都是孩子们的原创作品!

二、自主探索、表达心声

(一)让幼儿自主探索

不要担心幼儿美术技法不够,他们“人小鬼大”,只要我们教师提供足够的美术材料和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究,或许他们的“技能技法”甚至会超越教师。看,蜡笔课上,有的小家伙横着画,有的竖着画,有的斜着画,有的握着两支蜡笔同时画……其实我们教师不用操心,过多的示范会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我们也无需过多讲解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与使用,把尽量多的时间交给幼儿“玩”,“玩”就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自主摸索的過程。

还有一次,我组织孩子到美工室活动,有些小朋友在原材料区挑挑拣拣拿了一些树叶、吸管、牙签、瓶盖、棉签、牙刷等等,然后到橡皮泥区坐下。孩子们先是使用橡皮泥的配套工具搓、揉、切……过了一会儿,发现有好几个孩子使用上了牙签、瓶盖等。再过了一会儿,他们事先准备的辅助工具都被使用上了。孩子们明白了:原来美术创作可以不择手段,材料也可以信手拈来。大自然赐给我们这么多创作的好原料!

(二)巡回指导,倾听幼儿的心声

孩子“玩“的时候,也是我们教师仔细观察,个别指导的最佳时机。及时了解幼儿的构思意图,随时予以帮助,可以采用提问、提示、讨论等方法,积极引导幼儿开阔思路,帮助他们有目的地思考。当我发现幼儿表达上有困难就及时进行补充提示或示范,对跟不上进度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如中班美术活动画《我的太阳》时,平时不爱说话的豆豆想了很久,问我:“老师,太阳为什么不是绿色的?绿色的可就凉快了。”我听后,先是一愣,随后我猛然醒悟,大大表扬了豆豆想得好,并鼓励他根据自己的愿望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这是一位性格安静的小男孩独特的见解和大胆的创新,我小心呵护着。其实,幼儿的奇思异想都因为一些教师的忽略而被抹杀了,创作的美好种子也被掐死了。因此,我们要充分肯定孩子的想法,正确地引导他们,为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让他们在美术领域中健康而自由自在地飞翔!

三、激励创作、大胆表现

(一)激励手法多样

语言激励是最常见的激励手法,也是最灵活的手法。例如,为了激励幼儿认真涂色,我常常用充满趣味、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来感染幼儿。如给桃子、梨、葡萄等水果涂色时,我会说:“涂色时可千万不能留空白点啊!一个小白点呀就是一个小烂洞,有了小烂洞,水果就不甜了,不香了。”画完后,我还会让孩子闻一闻,回味一下那种香香甜甜的味道,体验一下成就感。给楼房、汽车、飞机等静物涂色时,我会说:“让我们来给它们刷上漂亮的油漆吧!”在给蜻蜓、小鸟、蜜蜂等动物涂色时,我又会说:“让我们来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裳吧!”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使得整个枯燥的涂色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也让孩子们涂得饶有趣味。

道具激励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激发幼儿的美术操作兴趣,我特意购买了许多形象各异的印章。每次评价美术作品时,我都要用印章给孩子们印出与美术活动相关的物体形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画萝卜时,我对幼儿说:“谁画的萝卜漂亮,小兔子就会来拔。”接着我边做动作边唱儿歌“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不动……”幼儿的绘画积极性立马被调动起来,有的边唱边舞,有的边唱边画。为了招来“小兔子”,他们画得特别仔细,特别认真。活动接近尾声,我一边巡视一边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上印上“小兔子”。幼儿一边数一边兴奋地交谈着小兔子的数量。就这样,我如法炮制:画花朵,我印“蜜蜂”;画房子,我印“星星” ……

此外,还有动作激励、奖赏激励……

(二)增强创作信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儿童都有一种要画图画的天生欲望。” 的确,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但是由于个体发展的差异以及环境的不同,每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又是有区别的。俗话说得好,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呢,更何况人呢。有的孩子特别胆小自卑,有的孩子接受能力慢,他们表现为“不愿”“不敢”“不会”。越是这样就越需要鼓励。 教师通过观察、辨别,不断鼓励,重点关注,同时提供积极有效的反馈,就能增强这些孩子的创作信心。

记得有一次画动物,性格内向的林玲小朋友画得非常认真。当我靠近一看,原来她是画在小鸡。我立马想起来《唐伯虎点秋香》的“小鸡啄米图”,偌大的画纸上只有一个米粒大小的小鸡。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先表扬她态度认真,然后称赞小鸡的神态可爱,最后真诚地告诉她,如果小鸡长大一些就更可爱了。我清楚地看见林玲使劲地点点头说:“老师,我再画一只。”“好!你一定会画得更好的!” 哪怕孩子的作品非常糟糕,我们也能从中找到亮点,而绝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否则,孩子会丧失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

四、多加欣赏、适时评议

(一)欣赏、评价贯穿活动的全程

如果仅凭接近尾声的几分钟评议是远远不够的,欣赏和评价应该贯穿美术活动的始终。整个教育活动,我们都要仔细观察,抓住教育契机去用心指导。发现好的地方要及时地给予积极、具体的评价,如:想象丰富、画面丰满;颜色丰富而且搭配好看;线条画得真顺畅而且多样化……发现不足时不应笼统地给予消极的批评,应建议孩子重新观察、思考和尝试。

在欣赏、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我们应站在幼儿的立场,尊重幼儿的思维,理解他们创作的想法,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作品来表现自己内心活动的。有情感的作品才是幼儿真正的作品。在评议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以讲故事的形式,大胆向小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评议,大多数幼儿在自我满足的同时,创作的热情又提升了。

(二)杜绝“像”与“不像”的评语

目前的幼儿作品内容呆板,表现雷同,如画“春天”就画上几朵盛开的鲜花、几根发芽的柳枝;“夏天”就画上游泳的人;画“秋天”就画上落叶;画“冬天”就画上雪人或飞舞的雪花。究其原因,“像”与“不像”的错误评价致使幼儿的创作意愿受到嚴重的打击和挫伤。面对幼儿美术作品,听到“不像”的评价时,我特别纠结,我想高声对他们说:“不能说‘像’才是最好的!千篇一律的作品不能算是好作品,主要要看这幅作品是否具有童趣、是否能真实再现孩子的想法。成功作品的形式风格都是独特的!”幼儿美术作品是幼儿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真实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天真、纯洁和朴素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原创性。如果作品很像很完美,那就不是幼儿作品,可以说那是老师或家长的作品。

记得听过一节美术活动课——“冬天”主题意愿画,接近尾声,每个小朋友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老师把幼儿的一大堆作品放到自己的跟前,然后一张一张地评价幼儿的作品。这时,我听到她一个劲地表扬李然然画得好看:“瞧,然然的画多漂亮呀,画中有一个雪人,旁边还有小朋友在堆雪人呢,远处还有人打雪仗……”换了一张作品后,老师就收起了笑容,说:“这画一点也不像冬天,只有一座简简单单的房子,画面中没有雪人……”接下来老师点评还有好几个小朋友画的都不像。在逐个评价好幼儿的作品之后,老师把像冬天的作品挂上了主题墙,画的不像的作品就没有挂出来。我清楚地看见好多“画得不像”的小朋友耷拉着脑袋。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此举严重错误。“像”会抹杀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有碍幼儿独立观察和思考,有碍幼儿自己的绘画语言的发展。幼儿的绘画作品有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三)不要将幼儿的作品与其他同伴比较

《纲要》中提到“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所以,在评价幼儿作品的过程中,不要将幼儿的作品与其他同伴比较:“你画的不如某某小朋友好” “某某小朋友的作品比你强多了”,类似与同伴比较式的批评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把幼儿的自身作为重点进行“纵向比较”,肯定他的进步,也就是说,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要看看他是不是比以前进步了。

我们的幼儿美术活动并非是为了把幼儿都培养成为美术家,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动手、动脑的机会,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开启多方面的潜力,让幼儿兴趣盎然,摸索美术技能技巧,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力。

猜你喜欢
主体性美术教育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