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保
摘 要: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增加学生名著书籍阅读量与知识面的手段。但是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都是有所差异,因此,在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采取差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潜能。本文将差异教学在初中名著阅读的教学步骤分为三步,分别从课前阅读、课堂指导、课后反思进行,力求提高教学效率,让名著阅读教学的高效生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110-01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根据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设计,每个初中生每个学期至少要完成两篇指定名著的阅读,而且在阅读的基础上还要能做简单的情节概括与人物分析。由此可见,名著阅读已不再是学生自愿学习的模式,而是有计划有安排的进行名著阅读教学。因此,做好学生名著阅读教学,扫清名著这条“拦路虎”,必须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基于此,笔者采用了差异性的教学手段,从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开展差异教学。
1.名著阅读要做好课前差异化阅读准备
课前的阅读准备是非常有必要又相当重要的一个阅读准备,如果在学生毫无阅读准备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此时学生头脑中又对即将讲授的名著没有丝毫的印象和记忆,那么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将会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没有可以参与教学讨论的知识储备,导致名著阅读教学最终的效果会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正式进行相关名著的讲解时,教师一定要做好计划安排,从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差别的现实情况出发,采取课前差异化的名著阅读任务要求。
第一,制定差异化阅读计划,提供多层次阅读选择。以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為例,针对这篇每个学生都需要熟练掌握的小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就要将阅读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制定多个学习计划:比如A计划为“每天阅读多少页或多少章节”,B计划为“较为熟悉的了解与分析小说中一到两个人物形象”,C计划为“对全文或是某个章节的小说情节有一个概括总结”。通过制定多个计划,为学生提供多个层次的阅读选择,任选其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有所选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阅读的质量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思考。阅读思考是阅读的一个较深层次阅读,带着问题阅读,无疑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名著的认识。还是以《骆驼祥子》为例,教师在原有的阅读选择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教师布置下去的思考问题也要体现差异化的原则。比如,A问题,祥子的“骆驼祥子”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B问题,祥子买车经历了哪些挫折,最终结果怎么样了?C问题,小福子的死跟谁有关系?这些问题同样也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一进行思考,但是对于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鼓励他们多思考几个问题,甚至可以跳出教师布置的思考题之外。
2.名著阅读要做好课堂差异化阅读指导
高效的名著阅读教学课堂,是建立在学生做足课前阅读准备的基础之上,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对所要讲授的名著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个时候教师在进行点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的教学不只是仅仅传授给学生怎么阅读的技巧,还要对教师课前安排的任务有一个分析总结。因为学生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可能都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好为学生解难释疑的准备,与学生共同探讨名著的有关问题。
首先,教师应该先从每一个问题入手,秉承课前准备的阅读名著的例子,教师就可以提问相关的问题。例如,教师提问B计划,请做了B计划的同学起来对自己熟悉的小说人物进行分析。然后在提出相应问题,假设也同样的B问题,请思考了问题的学生起来阐述一下祥子在买车过程中都面临了哪些挫折。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尽量让每一个阅读计划和阅读问题都有学生代表起来回答相关问题,听听不同学生的阅读感想,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理性对待阅读差异。
其次,在相关问题解答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举手谈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比较简单和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自行说明,而适合学生讨论研究的,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小组集体讨论。笔者建议是教师应该收集学生提出的两到三个问题,让学生自愿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自愿组合,然后请每一个问题组的学生派一到两名学生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做最后点评。针对阅读过程中不够规范的阅读习惯和不恰当语言或是思想观念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引导。
3.名著阅读要做好课后差异化阅读再思考
差异化的阅读再思考就是指经过师生课堂讨论研究之后,教师对某种及以上多个现象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再次进行思考的过程。而这种再思考的表现形式就是教师通常布置的读后感。读后感是学生阅读名著之后加深认识与记忆的一种手段。但是如何体现差异化的阅读再思考呢?那就是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思考的角度,可以是全文思考,也可以是某个章节思考,又或是某一个人物分析,然后通过写读后感的作业的形式完成。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或是布置读后感作业时,除了必要的格式规范要求之外,其他的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自由,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视角完成作业。最大限度的体现差异教学的教学理念与应用原则,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自主阅读名著书籍和进行独自思考的能力,虽说不是最佳年龄段,但也是形成阅读习惯的黄金培养阶段。因此,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名著供学生去选择,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边城》等等。让学生有个性的阅读,有独特的看法,有正确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赵艳.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差异教学实践研究[J].文学教育,2019(04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