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教改传统,凸显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2019-09-10 07:22:44潘畅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中学语文想象

潘畅

摘 要: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读与写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实践证明,以读可以促写,读写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本文围绕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让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情境;想象;教学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读写能力的提高,是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学中应秉承教改的传统引导学生开展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深化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唯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结合情境教学,引导写作模仿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阅读语写作的学习。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模仿练习,以自己的生活内容为写作对象,模仿范文中的写作方法,这样能够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学习《枣核》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认识到,本文以“枣核”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由作者带枣核给朋友引出朋友对家乡的思念,运用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浓浓情意。对于此文,教师主要的教学工作,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一件物品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接下来则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种手法进行模仿写作,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物品给自己产生了重大影响,或者对自己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借鉴文中借物抒情的手法进行一次创作。再例如,学习完了文章《巍巍中山陵》之后,教师不妨带着学生一起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仔细观察它们的构造特点,然后再结合课文中的手法进行模仿写作。

二、利用阅读教学,进行写作结构练习

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会犯下偏离主题的的错误,究其原因,无非是在下笔前缺乏整体上的谋篇布局,未能设计出合理的文章结构,从而在写作时缺乏条理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合理地设计文章结构,让学生懂得详略安排得当的道理,要重点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内容则要尽量简略地写。例如,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本文的主要思想是表达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所以本文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详细描写作者与父亲之间的往事,尤其是父亲去买橘子的场景,这样就使得文章的主题显得更为突出,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另外,作者虽然在文中一共写到了四次“背影”,但是作者只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进行了详写,而对两外三次进行了简写,这也足够体现出作者在文章结构安排上的考虑。由此可见,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在谋篇布局方面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三、激发想象思维,重视开展缩写扩写

著名的法国文学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翅膀。”语文教学中除了进行常规的主题写作练习以外,教室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缩写和扩写的练习,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课本上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具有高度的凝练性,是进行扩写练习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文言文和古诗词为对象,组织学生进行扩写练习。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望岳》这首诗时,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网络等手段,收集更多的资料,从而完成一次扩写练习。在扩写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又能加深对此诗的中心思想、字词含义等产生深入的理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个点,进行有效的扩写。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本文的结尾是:然后他呆在那儿,……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勢:“放学了,你们走吧。”教师就应当要求学生围绕这句话进行续写,写出他“呆在那里,头靠墙壁,话也不说”的原因。不难看出,这样的扩写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篇课文的内容,起到巩固的作用。

四、扩展景物特点,丰富学生写作思路

在进行景物描写的练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景物的本质特点,紧密围绕景物的特点进行写作,并且引导学生学习多种写作手法,使学生的写作思路变得更为丰富多样,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当学生进行以“春天的风景”为主题的写作练习时,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文章内容的可读性,增添文章的魅力,教师不妨让学生学习诗词“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表现手法,以一个“绿”字就表现出春季万物的特点,突出春天“绿色”的最显著特征。除此之外,教师不妨再带着学生赏析朱自清先生的《绿》一文,学习作者在课文中多种多样的表达手法,学会运用巧妙的方式来描写春天景色的特点,从而使文章变得更加富有文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赏析“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从此就叫你‘女儿绿’,好么?”这样的句子,这句话通过拟人手法生动表现了作者对绿色的欢喜之情,读起来令人感到十分亲切、逼真,起到了良好的烘托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表达手法,促使他们的表达技巧变得更加丰富。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训练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开展有效的阅读实践和写作练习,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的阅读来提升写作技巧。当教师有效地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时,就能够在可期待的时间内收获良好的效果,不断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伍荣秀.语文以读导写,读写结合有效性实践与探索[J].课外语文,2015(18).

[2]耿敏丽.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J].学周刊,2014(29).

[3]顾敏.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研究[J].中学时代,2014(18).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中学语文想象
快乐的想象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25:04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9:54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