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观的渗透策略探析

2019-09-10 07:22:44陈小龙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历史观初中历史渗透

陈小龙

摘  要: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才能有效的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渗透历史观。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观教育,既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本身客观要求,也是对初中历史课程的丰富与完善。基于此,本文对在历史课程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观;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101-01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同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由此可见,历史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素养与历史观的重视。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历史观,既是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完善历史教学的客观要求。

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观的必要性

首先,遵循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如今的课程教学不在只是单纯的强调知识的灌输与讲解,转而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思想的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因此,渗透历史观的教育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其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观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程的改革必然会涉及到教学方式的转变,即是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先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积极创新与探索出新的教学途径。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渗透历史观教育,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学习兴趣,历史观教育教学效果也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再者,就是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历史观的教育就是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当然,历史课程、历史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利用正确的历史观理论,思考现实问题,为分析社会现象提供理论的支持。所以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观是值得尝试的。

2.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观的渗透策略探析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历史观渗透

好的课堂教学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使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会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比如,常见的有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直接讲解法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准不再要求对学生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通过课堂研究与讨论或是社会实践来获得知识。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研究实践,因此教师要做一个全局统筹的安排,做出相应的指导,发挥历史观的作用。

比如,教师在讲解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与“伐无道,诛暴秦”时,教师可以先布置几个问题,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预习状态,带着问题学习可以加深印象。在解答提问时,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秦朝扫六合的政治、经济、军事原因,分析历史事件,这样不仅渗透了历史观的思维方法,同时又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历史观教学渗透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支持,而且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资源常常包括了文字书籍、影视资料、文物遗迹等,这些教学资源为历史的教学提供了渗透历史观的良好的机会。不过教师在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时,还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与因地制宜,确保可以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能有效进行历史观教育的渗透。

例如,教师在进行七年级下册“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学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去找寻相关的历史文献,亲身感受隋唐文化的魅力。比如,教师在进行“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军长征相关的纪念馆,身临其境感受长征的艰辛和学习红军战士坚忍不拔的精神,让学生明白祖国强大与和平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鼓励学生学习再思考,进行历史观渗透教育

反思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反思,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对迷惑的问题进行在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尤其是对一些历史问题的反思,因为反思中包含的各种历史观。

3.结语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观的渗透教育时,不能盲目的教学,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渗透历史观,立足于学生知识学习的形成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基础上,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这样历史观教育的渗透策略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实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陶健.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策略探析[D].苏州大学,2010.10

猜你喜欢
历史观初中历史渗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2:04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3:16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习近平的历史观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环球时报(2014-10-30)2014-10-30 11:33:34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