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2019-09-10 00:02王媛
青年生活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方针劳动

王媛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战时教育”,在实践中积累了党领导中小学教育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巩固新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完成“一五”计划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各历史阶段。党始终坚持对中小学教育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政治培养方向,坚持办革命的、服务人民的教育,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全力担负起培养具有合格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使命。

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教育方针也得以确立,这一方针在贯彻落实中,也出现一些偏差。特别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以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挫折。

(一)确立和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1956年,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感受着新形势带来的新气象和新变化,我国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新课题。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教育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清楚地回答了教育由谁领导、为谁服务,以及怎样实现它的服务功能的问题。

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全国范围的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据《宁波中兴中学校史》记载,宁波中兴中学在教学上,要求各学科遵循“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师经常布置学生写调查报告,注重现实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数、理、化教师注重测量等实际知识教学,自制校园用水准仪,用平板仪实地测量土地,写实验报告;提倡小发明,自造一台土机床,以及超声波的强化器等;生物老师大搞试验田,大量种植各种农作物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饲养鸡、鸭、鹅等各类小动物,既改善生活又使学生获得实际知识;政史地教师积极编写乡土教材,讲阶级斗争史、地方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音、体、美教师开展大唱革命歌曲、办墙报等活动,学生自导自演,组织宣传队上街宣传,慰问军烈属,体育场自己建造,双单杠自建。从1958年下半年到1960年初,在党团员带领下,他们还与骆驼中学组成联合垦荒队,上山去汶溪蔡夹岙种番薯,借当地庵堂和道士观为食宿地,以佛殿为课堂,大办工厂、农场、畜牧场,学生白搭猪舍,养猪10多头.除改善生活外,还卖给庄市供销社,坚持半工半读。

据四川《三台中学校史》记载,四川省三台中学响应“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全校师生下乡大种试验田,并且建设小高炉数座。师生到城周边2~8公里的凤凰山、长坪乡、柳林滩、新渡口开荒播种,执行中央“保粮保钢”的指示和响应“全民动手增产节约,大种蔬菜”的号召。

据安徽《绩溪中学校志》记载,安徽绩溪中学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先后在高遷乡的王庄、原劳改农场和程家坞办起三个农场,开展大规模的勤工俭学活动。从1958年开始,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学校通过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动全体师生,在农场和校内划出14亩地进行大规模的种菜活动。收获的蔬菜,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售给学校食堂,其收入的30%上交学校,70%发给班级。这样,每位住校生每学期可获10元左右的伙食补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每年收获十几万斤的蔬菜,收成好时曾达到24万斤,既锻炼了师生,增加了学校与个人的收入,也为克服三年困难时期创造了一定的物资条件。在这项活动中,学校也开展了一些科学实验,其中收获的单个萝卜有的竞达36斤。农场成了学生勤工俭学和此后“学农”的主要基地。也是从1958年开始,随着复办高中的建设,建校劳动成为学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要课题之一:学校发动师生到26里以外的山区搬运木头供建筑工人建筑最后一排平房教室(今高三教学楼原址),有的师生一天来回两趟,奔波百余里,既节约了运费、赢得了时间,‘又锻炼、增加了师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

(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到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形势。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确定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发展方针,从“大跃进”转向大调整。经过4年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在国民经济调整的过程中,教育领域的调整也逐步展开。1960年11月24日至12月12日,中央文教小组根据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和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精神,在北京召开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教育战线要坚决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要正确处理教育事业发展同生产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关系,以及数量和质量、政治和业务的关系;要妥善地解决教育事业发展过快、战线过长、劳动力占用过多的问题。根据这些会议的精神,中央文教小组向中共中央报送《关于196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对教育事业的调整作出了全面部署。

成都七中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过程中,“积极慎重”、适当放慢步子地进行“教改”。党组织特别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继续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据林文询主编的《成都七中校志》记载,经过调整,“师资力量更增强了,学校规模也更合宜了,从干部到教师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了……”“从工作上,我们在上级党委和教育局的领导下,近半年来主要对广大师生进行了阶级教育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和教育方针以及培养目标的教育。在正面教育的启发诱导下,不少学生已开始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认识生活,懂得道理,从而树立了革命的大志。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的任务是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一方面是培养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建设者。在这个问题上,一时间干部、教师、学生是很不明确的。因而有少数学生把升大学当作读书的唯一目的,而相当轻视体力劳动,特别是轻视农业劳动。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多次地展开学习,以侯隽的事例教育学生,并向学生家长宣传,力图使这个‘移风易俗’的工作更快一点。这样,近一二年来,一方面,我们有一些学生升入大学学习,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生到农村或其他生产劳动战线上去工作。如近二年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的40余人,其中很多表现很好,工作积极。”

成都树德中学把党团组织建设和学校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取得很大成绩。在这一时期,尤其值得叙述的是1961年至1965年,在党组织支持下,钟光新担任校长后,采取的一些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使树德中学出现了教学秩序稳定,校风良好的兴旺时期。其措施主要有:(1)调整教师队伍。调进调出一些教师,使教师队伍的结构更加合理,工作更加称职。(2)为使教师熟练掌握教材,教师在教学上实行大循环和小循环,从实际出发,安排部分教师从初一到高三,为大循环;安排部分教师从初一到初三或从高一到高三,为小循环。(3)为稳定教学秩序,实行“四固定”,即固定教师、固定课表、固定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固定会议和生产劳动安排。(4)改进教法,减轻学生负担。直到1966年前,学校窗明几净,书声琅琅,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有作为的人才,成为蜚声市内外的重点中学。

经过实践、探索和调整,中小学党组织在办学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的把握上发挥了领导作用,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方针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比尔·盖茨的育儿方针
热爱劳动
如何改变当前畸形的高效课堂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美国音乐课程改革的三个流派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
日本制定“新睡眠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