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菲
摘 要:2019年,“留守儿童”一词已经不再陌生,至目前为止,农村还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根据地”。据统计,江苏省某镇上的幼儿园,留守儿童占据一半以上。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但是,农村的部分家长为了忙于生计、照顾老小,不得不把孩子留于老家,交给父母或者亲戚抚养,而这些抚养者绝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年人。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一大难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幼兒园;教育
如今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是我们国家及教育部门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小学、初中教育,幼儿园更注重孩子各方面习惯、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本人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已经数年,幼儿园教育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过程。在这三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幼儿园教育的涉及面很广,同时也有很多方面需要家长们配合。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导致多方面的缺失。
(一)知识经验的拓展障碍
幼儿园教育当中,有的活动需要孩子先进行知识经验的积累,然后再组织集体教育活动。比如:上网搜集有关运动员的资料、搜集花的种类、参加“故事大王”比赛等,这样的一系列活动在幼儿园特别常见。这对于年轻家长来说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年长的爷爷、奶奶,很多都不识字,更别提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所以这些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时,就会因为知识经验较少,而无法积极参与。
(二)动手能力较差
现在的幼儿教育不同于以前,陈旧的幼儿教育只需要关注孩子的冷暖和安全,而现在却需要发掘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幼儿园还会经常请家长来参加亲子手工操作。比如:种子粘贴画、树叶粘贴画、废旧物品制作等,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物品都可以创造出不一样的美。农村的爷爷奶奶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与认知,所以,制作起来会相对比较困难。因此,这些活动对他们来说无形当中是一种压力。
(三)沟通交往能力薄弱
根据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通话都不标准,甚至一半左右的孩子都存在沟通障碍,比如:普通话较差,发音不标准,与他人沟通时导致别人听不懂,因此开始退缩,渐渐地内向、不敢与他人沟通。还有部分留守儿童词汇量较少,正常发展的孩子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这些留守儿童只能用一两个字表达。
(四)生活习惯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入园后存在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脱衣物,行为习惯较弱等。在家中爷爷奶奶心疼孩子,什么都照顾得很好,导致孩子没有动手练习的机会,所以进入幼儿园,一下子不能适应。还有的孩子在家一直很随意。
(五)性格存在差异
常年在爷爷奶奶身边的孩子心理存在个体差异,很多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母爱,情感方面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没办法及时疏导,所以部分留守儿童会导致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心理、性格柔弱内向、孤独心理、埋怨父母等。
二、对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善措施
(一)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改善留守儿童现状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多方面合作,改善农民工的实际问题。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与子女亲人分开。大多数农民工外出打工,都是迫于生计,只为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
1.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困难
农民工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城市居民都离不开农民工,因为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因此若想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比如:改善区别对待,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入学难”;提高农民工生活条件,让农民工子女生活舒适等。
2.加大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选择外出打工的原因多半是农村工资待遇低,无法给孩子、家庭更好的保障。因此各地农村政府部门应加大农村建设力度,从而改善农村人民的经济条件,从根本上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
(二)幼儿园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多方面的照顾
一年当中,孩子有3/4的时间待在幼儿园,可以说,幼儿园其实是孩子第二个家。要想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教师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让家长参与到留守儿童教育当中
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并非不关心孩子,只是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子女。因此幼儿园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老师们可传输幼儿在园表现图片、视频,同时也可将活动前需要准备的知识经验告知父母。
2.积极组织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每学期幼儿园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但是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参与较多。由于他们年龄较大,很多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后发现,他们每当节假日前一天几乎都能赶回来,比如:国庆长假、五一小长假、清明节前一天等。这样父母的参与率会高一点,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为农村幼儿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一举两得。
3.利用生日会,提升留守儿童幸福感
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他们那一辈对生日的仪式感比较淡薄,而父母又常年在外,很多孩子都没有跟父母一起庆祝过生日,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感情方面的缺失。
(三)利用人际交往,促进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使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成人需要同伴交往,幼儿同样也需要。健康的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同时改善自卑、内向的性格。
1.师生关系亲密,消除隔阂
幼儿教师应该多与留守儿童亲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沟通,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2.同伴关系融洽,主动交往
同伴交往是孩子们之间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部分自卑的留守儿童害怕与人沟通,教师可做适当引导,促进孩子之间健康的沟通,从而使留守儿童产生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叶敬忠 [M]《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108-115
[2].刘旦 [M]《留守中国》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年 15-19
[3].中国教育部 [Z]《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