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捷
摘 要:本文将结合九年制学校的“混龄”管乐团的构建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混龄”管乐团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九年制学校“混龄”管乐团模式的构建方法,以期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混龄”管乐团;素质教育;九年制学校;音乐
素质教育强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育的重要性,而学校管乐团的构建则是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管乐团的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而“混龄”管乐团的构建则能够将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并形成发展合力。本文将从九年制“混龄”管乐团的特点、建构方法、实现路径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九年制学校“混龄”管乐团模式的特点
1.学生年龄不同,基础差异较大
由于“混龄”编制管乐团,因此学生在乐理方面、视唱练耳水平方面有较大差异,有些学生从小有乐器学习基础,有些学生则是突击学习相关知识后加入的管乐团,还有些学生基本零基础,完全因为爱好加入,这就为教师组织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难度。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在校园管乐团活动中基础指导和进阶性指导形成了一定矛盾。
2.学生流动性较大
“混龄”管乐团的编制模式会造成成员流动性过大,一些骨干力量可能因为升学而离开管乐团,还有些成员则可能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压力的加大而离开,管乐团每年需要重新招收新成员,这就要求乐团投入较高的培养精力和时间成本,对管乐团正常活动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3.组建和排练难度较大
校園管乐团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平时教师教学管理任务较重,很少学校有招聘专门指挥、训练管乐团的教师。管乐团多由音乐老师管理,但是不少音乐教师并非管乐专业出身,因此造成乐队排练组织效率低下,创新实践价值受到影响。在“混龄”管乐团日常排练中,还存在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心理差异大,教学管理难度大,训练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都为校园管乐团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九年制学校“混龄”管乐团模式的构建方法
1.科学规划乐团配置
以惠州一中实验学校管乐团为例,我校管乐团分为A团、B团。A团由新生组成,通过一个学期的基础训练学习,学期末参加考核,决定是否能进入B团。B团是表演团,由A团成员选拔优秀者组成。这样的模式可以保证学校乐团人员配置的稳定性,为乐团的表演效果提供保障。
2.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
在混龄管乐团管理中,首先要明确排练周期和练习场地,教师对排练场地做统一规划,可以选择音响效果较好的音乐教室作为主要排练场地,团长做排演整体规划,协调成员的排练时间,保证乐团每周全体排练时间在两次以上,以此提高混龄成员演奏的默契度,提高管乐团表演水平。其次,由于管乐团内有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成员,因此更要加强考核机制,通过严格的考勤、奖惩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管乐团的管理能效,促进组织凝聚力的提升,从而促进管乐团排练效率的提高。
三、九年制学校建设“混龄”管乐团模式的实现路径
1.协调生源,提高组建效率
九年制学校建设“混龄”管乐团模式成员构成较为复杂,学生流动性较大,每年都会由于学生毕业或者学业加重而有成员离开,继而新成员加入,为了保证管乐团演奏水平尽可能少受成员流动的影响,在乐团成员配置中要尽可能均衡,重点倾向招收低声部的学生。每年管乐团招新要做好提前规划,以保证内部运行稳定,演奏和排练正常进行。在每年招收新成员过程中,乐团指挥、团长、音乐教师及学校领导要集中对新成员进行考核,以保证参与者的可培养性,为乐团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强化管乐团师资建设及课程安排
强化教师队伍无疑对于一个管乐团来说非常重要。许多管乐团都是由学校音乐老师带团,但大部分音乐教师其实对管乐的排练、指挥并不了解。所以组建管乐团,需要音乐老师对管乐有系统的了解,认真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才能带好乐团。
3.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因为是混龄管乐团,所以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惠州一中实验学校的管乐团的管理是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管理模式。学生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以声部长、学生骨干管理乐团的方式,强调管乐团的激励制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排练积极性,促进管乐团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4.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管乐团科学有序的排练和演出活动,必须有严格的计划方案,每学期前教师要提前制定训练计划,包括管乐团训练时间、场地、曲目名称、训练目标及进度、水平考核方式等。学校要尽可能保证管乐团训练场所固定,每周训练2-3次,每次1.5-2.5小时,每次排练前教师要明确练习目标,在曲目选择上突出由易而难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容易上手的曲目进行排练,随着练习熟练程度的增加逐渐提高曲目难度。
5.加强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
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乐团的学生只会“演”,而不会“听”,而管乐团是合奏表演,学生之间的默契、音色的统一非常重要。学好视唱练耳让学生开始拥有聆听音乐的耳朵,对学习管乐合奏事半功倍。
四、九年制学校建设“混龄”管乐团模式研究的意义
中小学生管乐团作为培养学生管乐团作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一种载体,在中小学中得到了推广,并受到学生的青睐。管乐艺术活动因其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掌握、适应社会需求、使用率高、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惠州一中实验学校作为一所九年制学校,乐团成员从小学三年级到九年级,学生年龄跨度大。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混龄”既是让很多老师望而生畏的特点,但如果善加利用,这个特点也可以成为组建学生管乐团的优势。如何利用“混龄”这个特点让学生管乐团发展得更好,是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九年制学校“混龄”管乐团模式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和关注,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行为特点和音乐才艺特点突出管乐团特色。在训练过程中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充分发挥团队骨干学生的领导价值,形成团队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翀宇.中小学管乐团的构建与发展[J].中华少年.2018(22)
[2] 张熠.中学管乐团日常排练存在问题的对策讨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