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丽
摘要:当前阶段,高校道德教育在诚信观念的培养方面面临着实践管理问题,一方面,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形式与网络世界的复杂思想表现形式,使得大学生受到各种积极、消极理念的冲击,诚信意识缺失;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对于诚信管理缺乏创新意识,思政教育流于形式,加剧了班主任诚信教育机制的实行难度。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指导,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表现特点,合理规划现代诚信教育对策,完善高校诚信教育机制。
关键词:教育目标;创新内容;实践行为
诚实信用是一种美好的思想品质,是现阶段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高校学生树立起诚信价值观念,是班主任开展实践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应该主动发挥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引导、培养作用,营造正能量的班级氛围,为诚信教育的全面推行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
1、学业成绩诚信问题
目前,学业成绩考核作为衡量学生在校表现、学习能力、专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具备权威性、透明性的特征。但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部分学生为了获取高分或保证专业考核合格等目的,采用作弊、抄袭等弄虚作假的手段,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作弊问题并不是严重的道德问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甚至会直接参与到作弊行为或主动为作弊的同学打掩护。部分学生缺乏研究能力,无法独立完成论文,不仅不会积极研究论文课题,反而选择抄袭、学术造假,损害了自身诚实信用的品德。这种作弊与抄袭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思想品质,对于认真完成学业、论文的学生也不公正,班主任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2、人际交往的诚信问题
在人际交往方面,现代大学生的缺失诚实信用品质主要表现为:契约精神不强、欺骗情感、缺乏真诚等方面。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契约精神,没有时间观念、守约意识不强,对于约定好的事情,往往无法如实履行。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在情感观念方面存在认识偏差,表现为情感欺骗、交往不诚挚,甚至出现恋爱不专一、在金钱方面欺骗等行为。部分学生虚荣意识作祟,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以恋爱的名义去依附生活条件较高的交往对象,获取金钱,践踏了道德底线,没有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
3、就业表现的诚信问题
就业作为对学生完成学业、步入社会的第一步,是检验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阶段,部分在学校生活期间学习不认真、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好地就业机会,在求职简历上弄虚作假,就业失信情况较为严重。一方面,部分学生选择大范围的投递简历,没有经过筛选就选择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合同后,遇到现实问题就选择毁约;另一方面,一些学生通过编写虚假信息,提升自身的就业实力,如提供虚假证书、资格证等。
4、经济管理的诚信问题
目前,由于消费理念、经济习惯与消费意识等认识的转变,部分学生在对自身经济情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经济透支、盲目借贷等诚信缺失问题。借贷消费的基础在于信用,大学生群体由于教育投入较高、收入潜力高、消费行为更频繁等因素,因此是银行开展借贷服务的主要目标之一,有时无需抵押就可以向银行支取贷款。然而,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过分透支自己的信用,没有符合超前消费习惯的经济实力,出现了违约的情况。当前阶段,大学生已经成为债务催收的关注主体之一,影响了大学生的信用形象。
二、加强诚信思想教育力度的有效对策
1、科学规划现代诚信教育的目标
在高校推行以诚信教育为主的思政引导工作,有着一定的架构系统与教育历史,同时,在教育指导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社会发展形迈入了新的时期,班主任在开展实践工作时,应该注重主流价值观念的表现,科学规划现代诚信教育的目标。以社会主义现代价值理念为指导,将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点,与爱国、敬业等核心价值观念联合起来,共同为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立足当代社会发展特色与核心价值观,划分阶段性思政教育目标,通过专题活动、主题演讲、文化活动等,将诚信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始终。
2、融入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创新诚信意识的培养形式
从学生校园表现的调查实践来看,高校应建立起诚信系数教育系统,将学生的诚信、失信行为纳入管理系统中,才能更好的保障高校诚信机制的有效推行。诚信系数主要是指在班主任开展思政教育的全过程中,对学生行为的精确度、规范性、影响力等指标进行细化,对教育实行的时效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合理引进创新内容,针对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诚信表现、教育情况等制定兼具时效性与专业性的指导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誠信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参与兴趣。如,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资源、了解诚信理念相关的社会热点等。
3、切实推进诚信意识与实践行为的转化
诚信理念是引导学生诚信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理论指导。部分班主任认为经常性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的主要途径,但从实践工作中来看,这种教育形式过于片面。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到,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易于滑向盲目。所以应当坚持以校内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为主,发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力求在课堂教学、校内教育引导中展示诚信理论的力量。有效的诚信教育不是轻视实践,而是更加强调在理论接受的基础上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进一步理顺对大学生开展理论教育与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4、依照诚信管理原则,落实长效教育目标
诚信教育属于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具备系统性、规范性的特征,为此,班主任在推行诚信意识管理工作过程中,应依照团结、统筹、联合、责任原则,全面落实诚信管理机制。“团结”是指各种观点的整合,即相关部门一起思考如何改进诚信教育,强化教育效果,而不是将各种主观愿望简单叠加在一起;“统筹”是指多种行为的整合,要求多样化的行为之间必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联合”是指各种行动的整合,其实质是各部门齐心协力向共同的教育目标努力;“责任”要求班主任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进一步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和保障制度,班主任可以依托专业化信息平台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数据保护信息,并使之与社会信息监管体系接轨,以更好规约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结语:受网络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现代大学生在道德品质建设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问题,在学业成绩、人际交往、就业规划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失信现象较为突出。针对该种现象,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准确的认识到诚信意识的重要性,在实践工作中,通过创新诚信思想教育形式、树立阶段性教育目标、开展多元化诚信教育活动、全面执行诚信管理机制、加强诚信理论与实践行为的转化等形式,培养出兼具诚信意识与专业素质的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
[1]裴海龙,聂晶,周光明.浅谈大学生班主任工作心得和几点发展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 (19):
[2]杨化莉.浅析班主任如何解决中职生的诚信缺失[J].现代农业,2017 (7);
[3]刘宏才.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J].考试周刊,2018( 46):
[4]王存华.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学生的自我强化[J].教师,20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