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国高职教育转型思考

2015-12-26 17:22周敏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互联网+

周敏

摘 要: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成为宏大梦想与行动目标,中国工业4.0规划需要中国职业教育2.0版本的匹配;“互联网+”成为先进生产力,与产业、民生深度融合,创造经济发展新生态、国民生活新格局。“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震动尤其大,在战略布局、教育思维、教育对象、教育领域、教育目标等方面发生着改变,“生存困难”成为职教热题。本文着力探讨“互联网+”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思维;教育目标

战略布局:类型而非层次

在很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并非教育的“最低端”层次,而是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匹配度更高、更多学生愿意加入的一种“实用”教育类型。例如:不久前,笔者参加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药技能大赛”,担任监督员工作。在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及中药炮制4项比赛中,高职学生娴熟的职业技能令人震撼。来自各地中医院药剂科的专家表示:“中高职学生技能纯熟,但目前医院药剂科更多接受的是技能并不熟练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这反映出中国当前“学历至上”的用人观及高等教育“理论强化、技能弱化”的现状。“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需要匹配高端、精细、规模的职业教育,而其中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使其成为中、高、本、硕、博贯通式、一体化的教育类型。

教育思维:平等而非霸权

“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思维变革。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传统思维,强调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其中,“用户思维”是核心,它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全新的挑战:教育对象再也不是被动接受的对象,而是整个知识传播的中心。教育需要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教育体系的重新设置。以传统教师为主体的知识霸权观念被颠覆,普遍化、中立化、分科化、累积性的知识观受到挑战。未来知识观将呈现境域化、价值化、综合化、批判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带给职业教育的转型课题至少有四个:第一,境域设计。传统的理论化教学、普遍化技能知识需要向岗位化知识转型。第二,社交分享。传统课堂空间将向社交媒体空间转型,24小时社交媒体的在线分享将成为常态课堂。在网络平台上,教师不再是权威与霸权形象,与学生是平等交流关系。第三,内外融合。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方式,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融合,缩减传统课堂比例,将传统课堂拓展为企业课堂,将传统校园管理模式转型为企业管理模式。第四,开放快乐。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型为探讨式教育,最终过渡到团队整体塑造式教育,营造开放快乐的教育氛围。

教育对象:互联网一代—“97后”

“互联网+”时代,学生就是教育的“用户”。虽然高等职业教育有自己的职业规律与规则,不能盲从“用户需求”。但在信息海量的时代,如果教育固守教师主体地位,那么课堂将普遍面临着“低头族”现象,失去吸引力。以“用户”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转变并非一味迎合“学生”心理,而是从“学生”心理出发,挖掘适应新教育对象的创新教育内容与方式。2015年的大学新生普遍为1997年生人。1997年是中国互联网普及元年,即未来的职业教育对象是典型的互联网一代,他们具备上述的所有互联网思维,加之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又为“97后”打上了粉丝思维、焦点思维、第一思维、碎片化思维、快一步思维等移动互联网思维标签。这些思维方式决定着“97后”对教师的“偶像”要求,对知识碎片化学习期待,对知识获取快捷性期待,对知识简约性期待等。以粉丝心理来分析,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已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更加多元与复杂,包括形象要求、人格魅力期待、社交分享、情感诉求等。过去教师普遍擅长45分钟的“满堂灌”,将庞大的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用较为复杂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崇尚简约化与娱乐化形式的“97后”,他们更期待在故事中获取知识、在简约中收获深刻。如何把45分钟的教学凝练成简单的“焦点”?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既要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又要研究“97后”群体的需求,还要从需求出发用娱乐化方式引领“97后”技能与素养的双重提升。

教育领域:“互联网+”传统

2015年7月6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发布。“互联网+”从概念提出到正式进入具体落实阶段,明确了重点发展的11个领域: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意见》指出: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这一新经济形态将直接决定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的产业面向、就业领域,而产业面向、就业领域则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直接决定力。打开《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设置集中于农林牧渔业、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土木建筑与水利、装备制造、材料、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等十九大类。“互联网+”对高职教育领域即高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类是传统教育领域,需拓展“互联网+”内容。例如:旅游大类中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餐饮管理等专业需颠覆传统行业标准,在线管理是教育新领域;新闻传播大类未来不仅要面向广播电视、传统互联网领域,而且“互联网+”行动涉及的11个领域都需要网络传播方面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网络编辑、网络运营、网络资源管理等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必需人才。

教育目标:精英而非平庸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普通高等教育高人一等,是精英式教育,社会普遍认可,考生及家长趋之若鹜;高等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是平庸式教育,培养社会蓝领,考生和家长仅因为成绩不及,被迫选择。以北京高招录取为例,高职统招在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后录取,仅按考生语、数、外三门成绩录取。近年来,三门成绩总分录取线仅为150分,即考生每门仅需50分就能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2015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招生咨询中接待了一名特殊的考生:高考时这名考生放弃了文综考试,仅考语数外三门,成绩达330分,直奔理想高职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编辑)。用她的话说:“与其上一个不理想的二本专业,不如选一个动手能力强、实用的高职专业。”事实上,她选择的专业建立了13年,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岁月,已经培养了中国互联网的一批精英,每年年初毕业生即被互联网公司抢先预订。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不是低端教育,低分不代表低能,低分学生也能成为专门领域的技能型精英;倘若高职教育能够面向非低分学生,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为“中国制造2025”注入更强劲的血液与动力;“97后”是互联网一代,他们对于未来的选择更具个性化和自主性,教育实用化而非功利化的思维已经在他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随着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或许会成为一种新教育选择的潮流。总之,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主题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家长、考生、高职院校及教师都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大相对独立的平等教育类型,它们都可以塑造精英。

永恒主题:“全人”而非“匠人”

高等职业教育塑造的精英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匠人”。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兰克·利维(Frank Levy)和理查德·默男盖尔(Richard Murnane)的2014年研究报告《与机器人共舞》(Dancing with Robots)指出:工作分为信息处理、解决弹性问题、弹性手工、非弹性手工、非弹性认知五大类型。研究发现:过去半个世纪(1960年-2009年),前三类工作需求不断上升,后两类工作则在快速消失。“人类心智的优势在于弹性,能处理、整合不同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未来社会,决策重于执行”[1]。“互联网+”时代更加强调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技能型“蓝领”,而是具备“关键能力”的“银领”。正如台湾职业教育强调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门花瓣+通识花蕊=全人。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丁琬懿.大学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EB/OL].[2015-07-10].http://www.aiweibang.com/yuedu/36875273.html.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教育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互联网+
论教育目标如何契合社会需要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分析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