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点,把知识点学透彻,能够“举一反三”。围着这个中心目的,教师教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可以彻底改变教学中的刻板陈乏,不让课程成为一人讲众人听的静态模式。教师将课程引入多样化、丰富化的步调,学生因为觉得有趣便会主动跟随教师的节奏,把教师需要教导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如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活经验;教学相长
1 分析学生日常饮食健康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课程[1]。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节课程的基础名词的同时,延伸对知识点的补充,如人体营养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糖(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无机盐)、油脂(油和脂肪)、蛋白质、水和维生素;如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蔬菜类、根茎类、瓜果类、肉类、奶类、蛋类、豆类、谷类、鱼虾和贝类,以及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营养对身体的保护、人体缺乏营养会造成怎样不良的后果。
其一,向学生解惑营养不良造成的后果,身体状况会呈现怎样的状态。初中学生因为学业繁重在吃饭上多数会敷衍了事,一包零食或者干脆饿肚子就完事,初次健康体现不明显,但是长此以往,胃病、营养不良造成的免疫力差易生病等现象就出现了。在课堂上,教师借着这样的课程话题,让学生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探讨自身因为营养不良所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调节,再将课堂中“合理营养”的课程带入学生的日常饮食中,讲解一日三餐的摄入量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
其二,在“食品安全”的课程讲解中,带领学生了解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指标,带领学生辨认食品的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的食品时,不因为常识的缺乏误食不健康不卫生及坏掉的食品而致使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教师可学生去实地超市辨别食品安全的要素,袋装食品的生产及过期日期、食品安全指标是否合格、食品袋是否存在破损等问题;生鲜食品的健康状态辨认,在果蔬类,教师可教学生辨认根茎,来确定食品可食用的状态;在水产肉食类,教师可教学生辨认生鲜水产的健康状况和肉类成品的保质期上是否超过最佳食用的范围来判断食品的好与坏。
2 分析生活环境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程。环境污染的构成条件包含工业发展,在工业发展给人类社会科技带来进步的情况下,又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教师可结合这一论题为学生开设这节课程的讲解。课本中为学生举例了很多的因环境不良的状态给生物圈构成的影响,教师可缩小范围,以人类本身为例,让学生在拥有相同心态的情况下对此节课程的感悟更深。
第一,以历史为证,以历史为鉴,用大型的历史事故给学生举例讲解。如,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给人类所带来的伤痛,1986年4月26日位于苏联境内普里皮亚季市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的爆炸事故,该事故不仅损毁了全部核反应堆,还因核反应堆的连续不断爆炸让大量的高能辐射物质散到空气中,使居民的身体机能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在该次事故中失去了生命的人有将近八万[2]。
第二,在大型环境污染的例证讲解中,给学生构建一个大型的世界观概念,再将这个概念缩小,只围绕学生的身边为例,让学生的真实感更加强烈。如,粉尘对空气的污染,在日常生活中的呼吸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而粉尘对空气的污染,致使呼吸活动中也将粉尘吸入了体内,引发咳嗽、咽喉不舒服及呼吸道的各种疾病,在学生的上学、放学途中是能真实的感受到的,借此也可以建议学生在路途中戴上口罩。进而往深入的方向讨论,学生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受到的粉尘污染最严重,以现实的环境学生或回答在建筑工地附近、或回答在在公路上汽车奔驰的途中等,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更透彻的理解课程里讲的环境污染是什么、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又有什么。
3 分析社会环境对学生行为基础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课程[3]。教师在讲解课程之前,先给学生进行名词解释,社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人类行为是人类为了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在学生对这两个名词理解后,让学生分析讨论自身因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改变。
第一,心理状态给行为带来的影响,学生可以举例自身心理发生过怎样的变化,而使自身的行为跟随心理发生的改变。如,有学生回答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所学到的知识无法消化,而让心理产生挫败感,继而致使学生奋发图强,改变以往听课做题敷衍的行为,在课堂上、在做题中认真对待每个知识点,不懂就问和积极思考的行为。
第二,在社會集体的大环境下,学生继续分析给自己行为带来的变化。如学生举例,在学校学习,因为教室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身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4 结束语
对于知识点较难理解的地方,就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在这样贴近生活的思考下,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难度就会降低,在学习知识点上就会变得更加快速而深刻,对于教师的授课过程,也就更加的有效率。
参考文献
[1]佚名.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12(11):70-71.
[2]任振荣.小议如何实现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7(22):87-88.
[3]董伟.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好家长,2017(49):60-60.
作者简介:
杨玉,女,(1980-6),汉族,山东单县人,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