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2019-09-10 14:13易小立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效果高中物理

易小立

【摘要】  在高中阶段,物理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同时还与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很多物理教师开始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借此激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导学案 高中物理 教学策略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69-01

0

如今,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较大改变,导学案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无论是课前预习阶段、课上教学阶段,还是在课后复习阶段,都可以运用导学案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出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

一、注重课前预习,顺势引出问题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教学法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前预习。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精心设计导学案的内容,准备好预习阶段学习的内容,构建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和研究导学案中的问题,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了解其背后隐藏的物理知识,实现最佳的预习效果。教师需要正视导学案,课前预习并非是让学生背诵和记忆物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掌握预习的正确方法,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标注出自己的问题,并在上课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高中物理人教版中有关加速度的知识时,教师就需要将该节课的实验搬到导学案上,即小车的速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学生需要按照导学案的指引,完成该实验,并将实验的数据记录下来,认真分析和研究数据出现变化的原因,进而推导出小车速度出现变化的原因。在完成实验后,在进行有关加速度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方式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降低学生掌握和理解无知之时的难度,能够更好地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在预习阶段将实验与导学案结合起来,既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二、开展课堂讨论,提升教学效果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可能无法紧随教师的教学步伐,无法全部接受教师所教学的内容。教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加快教学的速度,这使得学生无法及时调整听课状态。如果未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将无法保持步调一致,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按照导学案进行教学,适当地调整教学速度,学生需要围绕着导学案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且能够了解更多的思路、方法,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长处,可以取长补短,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发展和成长。此外,小组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有利于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牛顿第二定律”时,教师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并为各小组布置探究任务,学生需要自己设计实验,通过改变变量的方式进行实验;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例如小车、砝码、长木板等。学生要分析小车运动时存在哪些规律。此时,导学案上有这样的探究问题:(1)砝码的重量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相等吗?(2)在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3)在受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质量与加速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需要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采用作图法进行作图,将加速度、受力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还要尽量控制实验误差,将错误的数据剔除出去。

在各组完成实验,制作出相应的实验图后,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围绕着导学案上的问题展开讨论,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之后,各小组需要选出一个代表,将各自的实验数据、现象进行描述。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并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即经过此次试验,能够得到牛顿第二定律,也就是F=ma、a=F/M.借助总结、探究与合作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整理物理知识,构建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并且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三、调整练习评价,实现全面发展

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上教学,还是课后巩固都是极为重要的。课后巩固能够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和优化课后练习内容。借助课后练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调整课后练习时,并非是自己盲目地探索,而是要根据导学案的指引,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加入到课后练习题中。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学问题等方面入手,进行总结性评价。教师要从各种渠道完善导学案,促使导学案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这样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高中物理的教学能够有序开展。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二定律”时,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其知识的掌握情况,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如: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问题的解答时,步骤是什么?存在哪些重点和难点?运动与力存在怎样的关系?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学生,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表现较为良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整学生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构建出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物理课堂,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王科学.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J].黑河教育,2019(07):22-23.

[2]黄伟明.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0):4-5.

[3]吴菊新.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18(25):85.

猜你喜欢
导学案教学效果高中物理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实验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