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不再灰暗

2019-09-10 14:25戴海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弱视人际交往自卑

戴海华

【摘要】  康康,男,12岁,初一学生,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两岁多的时候被医院确诊为弱视后,他的世界变得一片灰暗。父母因此也有了心理负担,虽然对孩子有较高的期待,但不再那么严格要求孩子,生活上更是全部包揽。生活自理能力显得比别的孩子要稚嫩。性格上自卑、偏激,在班级不合群,孤独,自卑感强,认为同学想着法子来伤害他。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障碍。通过心理辅导,逐渐恢复自信,融入集体,有了自己的朋友。

【关键词】  弱视 自卑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197-01

0

一、问题简述

1.从老师那里了解的情况

康康虽然视力不好,但很爱看书,能说会道,语言逻辑能力很强。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偏激,容易和同学发生冲突,没有朋友。成绩一般,上课基本不举手。

2.从父母那里了解的情况

父母都是大学生,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孩子两岁多的时候被医院确症为弱视。父母因此有了心理负担,虽然对孩子有较高的期待,但不再那么严格的要求孩子,生活上更是全部包揽。打小康康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就显得比别的孩子要稚嫩,冬天洗澡甚至都要母亲帮助穿衣服。上学后,康康感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有些敏感、自卑。因为弱视,上课全靠耳朵,通过听来学习。康康特别喜欢看书、画画,但家长考虑到他的视力问题,不让他去参加绘画业余班的学习。康康认为家长对自己的好是理所当然,不能体谅父母的不易。和同学在一起容易情绪激动,认为同学是有意刁难,自卑心理严重。

3.和康康谈话后发现

康康和父母看问题存在分歧。依赖母亲,父亲比较放任孩子。生活学习是基本是妈妈管,但自己不愿意听妈妈的。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事后后悔。身边没有朋友。对自己的评价是:“我不好,没人愿意和我玩。”

二、辅导过程

1.个体咨询

我以真诚的态度和他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他充分的信任,抓住他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他树立近期目标(考试上85分)和长远目标。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他,增强其自信。约定每周二下午5:00—5:50来咨询,连续六次。

第一次建立咨访关系,了解基本情况。了解他对前一次和同学闹矛盾的看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孩子表达能力很强,但因弱视自卑,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看问题有点偏激,总认为别人不怀好意,并能说出很多不怀好意的理由。想交朋友,但自己的行为却让同学疏远他。妈妈一手带大的,但不能体谅妈妈,经常惹妈妈生气,事后后悔。

第二次是让该生画画——房子、树、人。通过绘画来了解孩子对自己对家庭的认知。从绘画来看,家庭在孩子心中占最重要的地位,网状结构的屋顶说明他有内疚感。但所画的树是一棵枯树,没有生命力,天空灰蒙蒙的。树代表自我成长,在其成长过程中受过伤害或者挫折。他给人的感觉就如同这棵树,沒有活力。画中的人就是他自己,背着书包独自上学。涂色的时候眼睛似乎在流泪,孩子内心并不快乐。孩子说,我就生活在这片灰暗里。

第三次是音乐放松。这次他走进咨询室很开心。刚开始躺在沙发上有些拘谨,但后来很放松。做完放松后他说:“我感觉很轻松。”我教他每天睡前、起床以后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第四次是释放情绪。在咨询室用全力打砸枕头,大声地说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直到筋疲力尽。做完后躺在沙发上边听音乐边放松。

第五次是音乐催眠。借助音乐,通过渐进式放松,和孩子的潜意识做沟通对话,给予积极的暗示。

第六次再画房子、树、人。看看孩子通过前几次的咨询是否对自己的认知有所改变。并在画中修正对自己的看法。孩子这次画的树有绿色的嫩芽,明显有了生命力,整棵树给人以健康、向上的感觉。谈话的时候,他看问题不再那么偏激,总是带着笑容。

通过多次的咨询,康康有所改变。由刚开始要班主任老师送到咨询室,到后来自己主动地早早地来咨询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孩子自己改变的意愿很强烈。从侧面了解,老师们反映该生上课已能积极举手答问,并能参与班级活动,和同学的关系改善很多。看问题较以前积极,自信多了。妈妈也反映在家能帮着做点家务,也学会关心妈妈了。

2.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方式,促进他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他的情况和想法。建议他们综合考虑康康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定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对康康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营造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3.同伴关爱

班主任老师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他的同桌。当他有困难时,同桌及时帮助他。在潜移默化中,康康融入了集体,和同学相处融洽。

三、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康康的自信心明显提高了,上课时能积极举手发言了。他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他不爱和同学说话,现在有了朋友,偶尔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集体活动也能积极参加了。因为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没有那么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校和生活中的事。他对自己的看法也有了变化:“我有朋友了!我喜欢我们班,大家也喜欢我!我的世界不再只是灰暗了。”

康康的转变让我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针对类似这样自卑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敞开自己的心扉,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想法,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更自信。作为家长,孩子有生理缺陷,不要过于保护。过度保护其实是一种伤害,它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独立。

[ 参  考  文  献 ]

[1]严文华,著《心理画外音》.

[2]《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美)CathyA.Malchiodi著.

[3]严虎,陈晋东,编著.《青少年图画心理分析手册》.

猜你喜欢
弱视人际交往自卑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3~6岁是治弱视的最佳年龄
自卑的地方
基层医院弱视儿童综合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