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明
摘要:2018年,受国内外形势影响,我国物流业面临严峻挑战,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不过依然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运行稳中趋缓,需求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品物流成为重要驱动力,工业品物流向价值链上游延伸,进口货物物流增速有所放缓;社会物流总费用略有上升,运输费用明显回落,保管和管理费用有所上涨;物流企业集中度提高,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物流新动能引领变革,智慧物流创新迎来变革,供应链新动能逐步发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交通与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物流设施网络化发展渐成趋势;行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教育培训、统计、标准、诚信等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新进展。2019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尽管我国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国内市场需求增速仍在放缓,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依旧严峻,环保治理压力不断加大,市场营商环境有待改善,但我国物流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物流先导作用逐步显现,产业链升级迎来机遇,科技发展孕育新动能,物流业运行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而构建物流强国,需要我们围绕高质量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国家重大战略物流服务保障,推动物流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引导物流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向提质增效转变,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协同,鼓励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实施智慧物流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物流,培育高素质物流人才队伍,夯实行业基础工作,提高市场治理能力。
关键词:物流业;回顾;展望;提质增效;智慧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9)04-0003-07
2018年,受国内外形势影响,我国物流业面临严峻挑战,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广大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产业新动能,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物流需求,物流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物流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展望2019年,我国物流业将繼续运行在合理区间,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我们将围绕构建物流强国的目标,努力建设高质量物流服务新体系。
一、2018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
2018年既是我国物流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的一年。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国物流业实现平稳增长,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总体运行稳中趋缓
经济下行压力传导到物流业。2018年,我国GDP首次超过90万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值为50.9%,仍然处于扩张区间,但进入下半年后,PMI指数连续下滑,12月落入50%以下的收缩区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需求偏弱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物流运行呈稳中趋缓态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显示,2018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与上年相比增幅回落0.2个百分点,且下半年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上半年,需求规模保持适度增长,增长压力有所加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物流景气指数全年均值为53.8%,与上年相比出现小幅回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公路货运效率指数、仓储指数、快递物流指数、电商物流指数等行业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指数波动频率与幅度加大,行业下行压力有所增大。
(二)需求结构持续优化
1.消费品物流成为重要驱动力
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8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6.2%,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8.4%,成为消费增长的亮点。消费贡献持续增大,带动消费品物流快速增长。2018年全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7万亿元,可比增长22.8%,远高于社会物流总额平均增速。电商物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电商物流指数中总业务量指数全年均值为132.4,说明电商物流业务规模与上年相比增长超过三成。受消费物流带动,2018年全年快递业务量达到507亿件,同比增长26.6%。零担快运、大车队、仓储配送、冷链物流、即时物流等与消费和电商相关的物流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消费物流引领行业变革,“新零售”驱动物流模式创新,网上下单、门店发货的前置仓模式,数据打通、仓库共享的协同仓模式改变传统市场竞争格局,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时效,提升客户体验,支撑形成国内强大市场。
2.工业品物流向价值链上游延伸
2018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总体来看,工业物流仍然是社会物流主要需求来源。2018年全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56.8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90.7%,较上年可比增长6.2%。其中,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汽车物流、IT物流、家电物流等领域处于领先水平。2018年,交通运输制造、电器机械制造和电子通信技术制造物流需求分别增长13.8%、10.1%和10.5%。制造企业物流外包规模扩大、程度加深,供应链物流成为趋势,精益物流、线边物流、物流控制塔等现代物流模式得到推广,运输、仓储等单环节物流外包逐步向全链条集成外包转变,物流一体化、专业化、可视化水平提高,对制造企业降本增效作用持续增强。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服务型制造,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与示范项目聚焦供应链物流,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进口货物物流增速有所放缓
2018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0.5万亿元,首次突破30万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9.7%,出口额、进口额均创历史新纪录。但是,贸易顺差大幅收窄,进出口货物贸易不平衡减弱,进出口货物物流增速放缓较为明显。2018年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14.1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与上年相比回落5个百分点。
(三)社会物流总费用略有上升
1.保管及管理费用上涨推高了社会物流总费用
2018年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与上年相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4.8%,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其中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是推高物流总费用的重要因素。
2.运输费用明显回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显示,2018年全年运输费用为6.9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年下滑了4.3个百分点,运输费用占GDP比重为7.7%,较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货源增速放缓和运输结构调整。2018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为515亿吨,同比增长7.1%,增速较上年下滑了2.2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货运量完成40.3亿吨,同比增长9.2%,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采取铁路运能提升、公路货运治理、多式联运提升等六大行动。“公转铁”力度持续加大。环渤海地区、山东省、长三角地区,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集港实现由铁路或水路运输,2018年全年主要港口疏港矿石运量完成3.11亿吨,同比增长11.2%。多式联运渐成结构调整共识,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发布。截至2018年底,铁路集装箱业务同比增长33.4%,七个主要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25%,多式联运成为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3.保管和管理费用有所上涨
2018年全年保管费用4.6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占GDP的5.1%,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较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GDP比重为2%,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保管和管理费用的快速上涨是导致物流成本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在保管费用中,资金占用成本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反映了当前实体经济中融资难、融资贵,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存货资金周转速率不高的现状。仓储成本增长13.3%,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加快,这主要与物流用地难、用地贵有关,导致仓储租金总体上涨。此外,配送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等保管费用以及人工成本等管理费用均保持较快增长,推高物流保管和管理费用。受存货成本增长影响,企业降低库存的积极性较高,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统仓统配等库存管理模式逐步得到推广。下一阶段,降低保管和管理费用将成为物流降本增效的重点方向。
(四)物流企业集中度提高
1.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兼并重组正在成为物流企业补齐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2018年,中远海控收购东方海外,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运营企业;顺丰速运收购敦豪(DHL)在华供应链业务,加速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深圳投控入股怡亚通,打造高端服务产业集群;万科物流并购太古冷链,布局全国冷链物流版图;天地华宇并入上汽物流板块,向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全面转型;中铁快运与顺丰速运组建合资公司,发力高铁快运,铁路混改走向深入;中国邮政成立寄递事业部,南航集团组建货运物流企业。龙头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活跃,优化自身战略布局和业务架构,加快向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型。
2.市场集中度稳步提高
目前,全国物流相关法人单位数量已经接近40万家。一批综合实力雄厚、引领作用突出的龙头企业加速成长,航运、电商、快递、汽车、冷链等细分市场领域涌现出一批超过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标杆企业。截至2019年2月,全国A级物流企业达到5 025家,其中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5A级物流企业310家。在细分物流领域,星级冷链物流企业60家,星级车队企业118家。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主营业务收入超1万亿元,进入门槛提高到29.6亿元,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五)物流新动能引领变革
1.智慧物流创新迎来变革
物流互联网全面连接物流资源,推动物流在线化发展。2018年,全国动态监控货运车辆超过570万辆。菜鸟启动物流物联网(IoT)战略,推动物流数据化转型。物流大数据加快应用,顺丰速运联合多家公司成立供应链大数据平台,深度挖掘行业数据价值。物流無人技术逐步推广,部分城市开展无人驾驶货车道路测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无人配送、无人码头等创新应用走在世界前列。语音助手、单证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应用,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开始启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流程可视化、操作自动化、决策智能化水平成为重点。互联网+物流促进协同化模式创新。无车承运试点企业取得积极成效,骨干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发展,产业平台化趋势显现。以中国外运为代表的物流企业开启智慧物流战略,以全面数字化转型为基础开展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组织模式的全方位重构,推出运易通等一批社会化物流平台,步入产业智慧化转型轨道。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加入智慧物流行列,数字驱动、协同共享的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产业互联网迎来快速发展期。
2.供应链新动能逐步发力
2018年,商务部等七部门会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决定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并审核确定了北京等55个试点城市,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69家试点企业。越来越多的制造、商贸和物流企业加快向供应链转型发展。比如,海尔集团本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提供社会化服务,使广大中小制造企业享受智能制造服务,助力提升产业链水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的联合调研显示,我国部分领先企业已经处在供应链外部协同阶段。从平均水平看,我国企业仍然普遍处于从内部集成到管理普及的较低水平发展阶段,供应链创新和应用还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
(六)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1.交通与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
2018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万亿元。铁路营业里程估计超过13万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4万千米,沿海万吨级泊位超过2 400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完善。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统计,2018年全国运营、在建和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超过1 600个。近年来,物流枢纽建设受到重视,湖北省和顺丰速运筹资新建的湖北鄂州民用机场正式获批,建成后有望成为亚太区第一个、全球第四个专业货运枢纽。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决策部署,科学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计划到2020年和2025年分别布局建设30个和150个左右的国家物流枢纽,为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奠定良好基础。
2.物流设施网络化发展渐成趋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7家示范物流园区名单,物流园区逐步向连锁化、品牌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传化智联加强网络业务发展,打造共享班车和物流联盟,搭建全国干线运输网络体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牵头成立的百驿物联公司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物流园区互联互通。物流企业网络建设力度加大,主要快递快运企业基本建成覆盖城市和农村的快递物流服务网络。阿里巴巴计划投资上千亿元建设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提出国内24小时、全球72小时送达目标。国际物流网络受到重视,物流海外仓和国际仓加快网络建设。物流网络成为“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支撑,沿线物流通道与枢纽布局建设力度加大。2018年,国内已有59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全年开行超过6 000列。物流通道与园区枢纽联动融合,编织覆盖全国和全球的协同物流网络,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七)行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减税降费政策相继出台并逐步落地。2018年5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的措施,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九项具体政策。其中,物流企业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货车年审、年检与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取消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和车辆营运证,对货运车辆推行跨省异地检验,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等政策措施已经逐步实施。《快递暂行条例》正式出台,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国务院大督查重点内容,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圆满结束,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划入海关总署,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立项审批取消,优化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规范公路治超执法行为、绿色货运示范城市创建、规范和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进一步规范等政策出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行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八)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
教育培训、统计、标准、诚信等基础性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已有610多所本科院校和近2 000所中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校生规模达50万人,已有60万人参加了物流、采购等方面的职业能力等级培训与认证,多层次、全方位、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成长壮大。自2004年10月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建立以来,已经形成了社会物流统计、物流业景气指数、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仓储指数、电商物流指数、快递物流指数等系列数据。PMI指数已经成为国内知名、世界上有影响的观察中国经济走向的风向标。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2003年9月成立以来,已经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68项、行业标准52项、团体标准15项。自2007年物流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建立以来,共评出A级信用企业648家。目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物流服务平台、即时配送等细分领域建立行业非诚信名单机制,强化行业规范自律,引导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二、2019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展望
(一)发展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面对国内外形势与各种因素的叠加,我国物流业保持平稳增长的难度将更大。自2018年12月以来,PMI指数连续三个月低于50%,尽管其中有春节因素的影响,但指数水平总体低于上年同期。受此影响,物流规模增速将有所放缓,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长期性、结构性矛盾将集中显现,结构调整阵痛持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下行压力成为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不过,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2019年我国物流业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将继续保持平稳。
1.不利因素
一是国际形势影响市场预期。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的影响不可忽视,国际贸易波动幅度可能加大,国际供应链体系将加快重构,既会对国际航运、国际货代等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国内物流需求产生一定冲击。目前,衡量国际贸易水平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持续回落,表明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对全球贸易和全球物流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二是国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国内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多年来首次低于10%,且实物消费增速低于服务消费增速,直接影响社会物流需求增长。快递业仍然保持较高增速,但增速已经连续几年呈放缓态势。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受销售放缓和市场调控影响增速可能持续放缓,制造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受投资信心和利润下降影响有继续放缓的可能,会对社会物流需求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三是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依然严峻。企业成本上涨压力依然较大。资金、人工、能源等要素成本增长较快。物流用地难、用地贵问题日益尖锐,特别是在特大型、大中型城市,服务国内市场的物流配套设施紧缺,拉高了社会仓储成本。物流运输价格持续低迷,公路货运价格已经跌至近五年来最低水平。由于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中间环节多、损耗大,降低运输成本的难度加大。企业物流成本分散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物流服务质量总体偏低,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和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四是环保治理压力持续加大。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初战告捷,下一步將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按照国务院部署,运输结构调整将持续推进,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将转为铁路或水路运输。同时,重点地区将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公转铁”力度将持续加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进入实施阶段,将以高污染高排放柴油货车为重点建立实施最严格的机动车全防全控环境监管制度。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正式发布,各地加大车辆环保限行力度,“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面临提前淘汰风险,城市电动货车替换仍然面临通行压力,货车通行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五是市场营商环境有待持续改善。目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入深水区,行业治理难度日益增加,简政放权之后的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还有待深化和创新。物流业管理涉及部门众多,协调难度很大,不适应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的物流运行模式。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但存在落实不到位、推进速度慢、地方协调难等问题。新兴的互联网+物流领域出现新问题,传统监管模式难以满足时代需要,对物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2.有利因素
一是物流先导作用逐步显现。当前,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60%,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其基础性、战略性地位逐步巩固,先导性作用开始显现。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同于水利、铁路、公路、电网等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物流产业的地位。继全国物流园区规划之后,政府有关部门首次出台《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决定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物流枢纽。加快推进要素集聚与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全国物流网络中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实现区域物流格局与产业布局重塑,有效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落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是产业链升级面临机遇。国际贸易摩擦在给我国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重要机遇。我国产业链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供应链掌控能力不足是重要因素。在世界银行最近一期发布的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标(LPI)中,中国排名27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掌控现代供应链体系既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国家供应链体系安全问题,防范供应链风险,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重构国家供应链体系。下一阶段,随着国家供应链试点城市、试点企业工作的推进,将逐步提高产业链水平,有效支撑实体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科技发展孕育发展新动能。新一轮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深入推进,成为行业发展的强大引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重大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创造行业新业态,互联网+物流模式不断创新。数字经济引领创新发展,产业互联网深入推进,传统物流运作方式和商业模式将被打破,行业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当然,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传统物流企业在观念转变和战略转型速度上略有不足。推动广大物流企业拥抱互联网,全面实施物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参与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构建,营造数字驱动、协同共享的产业新生态是下一步面临的新课题。
(二)重点工作
2019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建设物流强国作为新时代物流业的新使命。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国家重大战略物流服务保障。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供应链物流创新;紧抓消费升级战略,重点推动消费物流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农业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区域物流布局;顺应军民融合战略,形成军事物流与社会物流兼容、应急物流与平时物流兼顾的物流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物流服务网络,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二是推动物流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制造和商贸行业物流需求,寻找新的行业增长点。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产业物流社会化、服务化转型。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产业物流融合发展平台,提供平台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鼓励物流业深度参与各相关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服务,开展销售、生产、采购及逆向物流预测预警,充分发挥物流业的支撑服务和先导带动作用。
三是引导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和转换动能。推动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盟合作、上市融资等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源集聚,尽快树立行业品牌,打造一批实力雄厚、模式先进,行业领先、国际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提高自动化、柔性化、可视化、智能化水平以及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打破传统产业边界,推动产业平台化发展,建立和谐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
四是推动物流由降本增效向提质增效转变。进一步降低物流税费、通行、融资、用地、审批等制度性交易成本,使制度创新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导物流企业调整资源配置方式与运输结构,进行技术、组织、模式与管理创新,提高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鼓励工商企业优化物流成本管理,从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向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乃至整个供应链物流成本转变。大力推进现代供应链等新模式和智慧物流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全链路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
五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协同。科学规划并实施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明确物流基础设施用地属性,加强中西部内陆地区、大中型消费城市、重点制造产业集群的枢纽设施配套建设。持续推进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等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建设。规划完善城市物流网点布局,科学制定配送车辆通行规则,缓解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强区域物流设施有效衔接,促进物流园区示范引领和互联互通,依托行业协会实施全国百家骨干物流园区互联互通工程,发挥社会物流网络整体效能。
六是鼓励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推动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拓展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等功能,提供采购执行、物流服务、分销执行、融资结算、商检报关等一体化服务。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示范,引导工商企业聚焦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协同创新。加强数字供应链、智能供应链研究,提高供应链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水平。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七是实施智慧物流发展战略。制定智慧物流专项规划,编制智能物流技术装备路线图,开展重大智能技术装备科技攻关。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智慧物流模式创新。出台财税引导政策,解决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出现的数字化治理问题和政策障碍。鼓励骨干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物流要素全面连接,实施中小物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工程。加强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物流互联网,引导基础设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八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物流。有序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引导不达标车辆分阶段分步骤退出市场,鼓励清洁车辆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引导清洁车辆更新替换,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切忌一刀切。大力推广绿色物流技术,开展绿色物流、绿色配送、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等科技攻关,支持液化天然气车辆、仓库屋顶太阳能发电等绿色装备技术应用,鼓励托盘循环共用、集装箱多式联运、挂车共享租赁等绿色装备设施共享。
九是培育高素质物流人才队伍。加强物流领域理论研究,逐步完善物流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组织专业化、定制化职业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善从业人员工作条件,降低工作风险,提高社会福利待遇。采取多种方式关心关爱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增强其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
十是夯实行业基础工作,提高市场治理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等方面的作用,构建符合物流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推动物流强国建设。重视部门统筹与地方协调,强调已有政策落实,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制定新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權、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模式,全面推行便民服务措施。开展平台数字化治理工作,创新政府监管平台、平台管理企业的监管方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诚信体制建设,加强社会统筹协调,建立协同治理机制,营造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物流营商环境。
The Review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2018 and the Outlook of That in 2019
HE Li-ming
(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 Beijing100045,China)
Abstract:In 2018, influenced by situation in and outside China, though our logistics industry faced severe challenges and increasing downward pressure, it achieved generally stable growth while making further progress. Generally speaking, first, the operation of our logistics industry is stable with a trend of slower growth;the demand structure is continuously optimized;logistics of consuming goods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logistics of manufactured goods is extending to the upstream of value chain;and the growth of exporting goods logistics is becoming slower. Second, social total all-in cost of logistics is slightly going up;the transportation fee is falling after rise;and the caring and management fees are going up. Third, the concentration level of logistic enterprises has been strengthened;the related enterprises are implementing M&A and trying to be stronger;and the market concentration has been steadily improved. Fourth, the new driving forces of logistics are leading the reform;smart logistic innovation is changing;and the new driving forces of supply chain are gradually playing their roles. Fifth,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 infrastructure is speeding up;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 infrastructure is strengthening weakness;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 infrastructure network has become the trend. Sixth,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been sustainably improved;and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will be deeply promoted. And seventh, such fundamental work a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atistics, standard, and good faith will be prudently advanced, and we have already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2019 and the future time, though our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will still face so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slowing growth of domestic demand, the high logistic cost and low efficiency of that, pressure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not improved business environment, we are still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logistics will gradually play its leading role;there will be opportunity for the upgrade of industrial chain;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ill generate new driving forces for the development;and the logistic operation will remain sound over the long term. To make China strong in logistic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logistic service system, do a better job in providing national critical strategies with guarantee in terms of logistic service,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related industries,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ogistic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st decreasing and benefit increasing to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improving,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of logistic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encourage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rt logistics, take significant steps to develop low-carbon logistics, cultivate logistic professionals with high quality, do a better job in foundation work, and improve our capacity for market governance.
Key words:logistics industry;review;outlook;quality and performance improving;smart log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