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
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教师应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初中语文 教学 焕发 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 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4-0109-01
在新课改的当下,教师应关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努力挖掘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潜能,以彰显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让初中学生真正学会语文学习,创造性地学习语文,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1.加强诵读训练,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教材(文本)
为了让初中学生学会语文学习,教师就应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关系,以“学”为主体,以“学”定“教”。朗读是语文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对教材(文本)浅显的或者是精妙的诵读。不可否认的是多种多样方式的诵读会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波澜,会引起学生情感的起伏,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审美的旅行。
比如,教学《阿里山纪行》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诵读,如让学生个别诵读,学生小组诵读,学生集体诵读,让学生尝试探究读出情感,读出内涵,读出“精”“气”“神”,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后鼓励学生间相互评价。力求让学生“读”占鳌头,让学生真正走入教材(文本),通过读,感悟教材(文本)的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能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这就需教师去深入钻研教材(文本),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解读教材(文本)的过程中自然地产生认知与情感的融合,使学生“心为之牵”“神为之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点拨、指导之下,“充满激情”的对教材(文本)进行探索、发现、创造,将教材(文本)知识与生活发生“碰撞”,发生“融合”,多角度、多维度、多元化进行教材(文本)的解读。读中悟,悟中思,思中得。如教学《蓝蓝的威尼斯》时,教师就应让学生在充分涌读的基础上更多地去关注教材(文本)的行文布局,让学生重点探究教材(文本)的选材布局之精妙。
2.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层体验教材(文本)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只有学生自己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责任在于让学生引领、点拨、指导学生充分地对教材(文本)展开探索,展开讨论,展开交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展开自主探究。
比如,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时,课堂伊始,教师就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西双版纳介绍的精彩课件,唯美的画面,悠扬的乐曲,让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西双版纳的如此神奇、如此美丽,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进入教材(文本)中去探一探、看一看、议一议,从而理解教材(文本),感悟教材(文本),体验教材(文本)。
值得一提的是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通过“提问”的方式,以“提问”去诱导学生“学”,通过“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品出教材(文本)的独特的、非同寻常之处。教师应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以有“梯度”,有“难度”,有“坡度”的问題引发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深度思考,让学生对教材(文本)产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如教学《马说》后,学生产生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时,教师就应让学生间展开讨论,展开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将这样的疑虑予以解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学习是积极的,是主动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学生在品读、品析中获得对教材(文本)的全新体验。
3.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有效感悟教材(文本)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不同的生命个体间其学习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在于去努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让学生有效的感悟教材(文本)。激励、唤醒、鼓舞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之所在,通过教师的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将语文学习当作自己内在的一种需求,学生在“内驱力”的推动下自然在语文课堂上愿意倾诉,渴望交流,渴望探究,善于发现,善于创造。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多提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教材(文本),让学生理解教材(文本),让学生体验教材(文本),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需强调的是学生在初步感悟教材(文本)的基础上之后,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引领、点拨、指导,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的独特创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对教材(文本)的独特体验,比如,教学《义犬救主》时,通过周氏的“出、推、举”足以可推断出周氏的机智、勇敢、友善等人物品格,但此时教师如果草草收兵,或许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不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此时,有学生提出豪贼的“曰、窥、胁、谢”完全可以反衬周氏聪明机智的性格。教师的鼓励,教师的耐心等待,收获了课堂的惊喜,收获了课堂的精彩。
4.结束语
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教师应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兰新. 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语文诵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8(33)
[2]曾令浩. 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J].课外语文,201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