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兒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在打击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感: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跟着老师模仿,缺少想象与创造。为此,我们尝试赋予音乐一个故事情节,营造一定的氛围,从而使孩子置身于自由、轻松、愉悦的情景之中,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学习。
一首曲子创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每一首曲子都能表达作者的一种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先要将音乐放给孩子们听,让孩子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把自己想象的故事与大家分享,然后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不断丰富故事内容。如乐曲《拨弦》,有的孩子说是大象在走钢丝,走不稳,好像要掉下来;有的说感觉是像农场里的挤奶工人在挤奶,很累,很辛苦;还有的说像是小红帽采蘑菇的故事。于是老师根据这些内容,丰富了故事情节,根据整首乐曲编了一个完整的故事。A段——因为小红帽的家离森林很远,为了在天黑之前采到更多蘑菇回家,所以她走得很快,一边走一边找。间奏的时候,小红帽走累了,休息一会。紧接着小红帽又出发了,下一个A段。小红帽终于找到小蘑菇啦,她一边走一边采,小动物们看到小红帽采蘑菇,都来帮助她,他们采了很多很多蘑菇,于是高兴地跳起舞来。B段——小红帽和小动物们一起开心地跳舞。跳过舞之后,又是A段。小红帽和小动物一起开开心心地把蘑菇运回家,小红帽热情地招待客人们。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间ABA,老师根据不同地乐段的风格创编了不同的故事内容,故事与音乐的巧妙结合,可以有效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的结构。
故事内容应围绕音乐活动的目标
每个音乐活动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我们在创编故事时,还要考虑活动的教育目标。比如《俄罗斯舞曲》,重点目标是依据曲式进行律动与演奏,感受音乐的特点(重音)。老师根据这个目标编了一个喜羊羊大战灰太狼的故事,当听到重音时,引导幼儿做投手榴弹的动作,让幼儿感受重音的音效,完成教育目标。
故事应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或内容
故事创编还应该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或内容,这样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易于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创编的故事一要有情景性——故事本身的情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物角色;二要有曲折性——故事的微调,意料之中的开始,意料之外的结局;三要有夸张性——在适度可信的情境故事中进行夸张,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也会高度集中注意力。
创编故事应结合乐段的特点
乐段是音乐作品中表现完整乐思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结构,是建立在单一主题上的、最小的完整曲式。每个乐曲都有不同的乐段,有的是活泼欢快的,有的是轻松舒缓的,有的是慷慨激昂的,也有柔美抒情的。为此,我们要根据乐曲的乐段特点去创编不同的故事情节。每个乐段编了不同的故事内容,能让幼儿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乐段的结构。
创编故事时应增加语词节奏
为了让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个乐段的节奏,我们在故事创编基础上,增加了语词节奏。例如:在“挪威舞曲”教学活动中,A1段:鸭妈妈说:快跟 上,快跟 上,小鸭子说:嘎嘎 嘎嘎 来了,鸭妈妈说:伸伸 胳膊 点点 头,小鸭子说:伸伸 胳膊 点点 头。妈妈和宝宝说:摇摇 摆摆 去散 步,摇摇 摆摆 去散 步。B段:猎狗:猎狗 猎狗 抓,小鸭:小鸭 小鸭 躲,重复三遍即可。A段:鸭妈妈:一二 三,数一 数,小鸭子:我们 我们 在 这,鸭妈妈:一二 三四 五六 七,小鸭子:一二 三四 五六 七。鸭妈妈和小鸭子:摇摇 摆摆 回家 去,摇摇 摆摆 回家 去。
打击乐节奏与故事语词节奏一致
创编故事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顺利完成最后的打击乐教学环节。如乐曲《拨弦》,大班老师根据这首音乐的A间ABA的曲式结构,赋予A、B段不同的故事角色,A段是小矮人,B段是白雪公主。前奏是小矮人背起柴火准备回家,招呼着伙伴踏上回家的路,动作是招手,语词节奏是:走走 走走 回家了。间奏是小矮人发现楼上有动静,站在楼下竖起耳朵听声音,动作是聆听状。A段小矮人结伴一起悄悄地上楼查看情况,动作安排是边走边看,语词节奏是:哒 哒 哒哒 哒。B段是白雪公主从睡梦中醒来,动作安排是洗脸、抹油、化妆、梳头等,4拍做一个动作。最后一个A段是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一起跳舞的动作,语词节奏是:来 来 来跳 舞。为了让幼儿将故事中的语词节奏顺利迁移到打击乐演奏环节,我们在乐器演奏时是这样设计的:扮演小矮人的幼儿使用的是铃鼓,白雪公主是手摇铃。A段由小矮人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演奏,节奏是XX XX XX X,间奏聆听动作,不用乐器进行演奏;A段演奏节奏是X X XX X。B段由“白雪公主”跟随音乐演奏,节奏是X- - -。最后一个A段是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一起跟随节奏X X XX X进行合奏。
总之,给乐曲编排故事既要是一个完整的、幼儿熟悉的内容,还要考虑到活动目标、乐段特点。并且在创编故事的基础上应增加语词节奏,让打击乐节奏与创编故事语词节奏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不断去表现与创造。